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这次元旦节回老家,陪好友一起去看房子,这个恒大山水的楼盘我来过好几次,记得几年前刚开盘的时候卖5000多一平米,精装修,小区规模大,环境不错,还有一条人工湖,当时我还有点动心,想买一套退休后回家偶尔住住,或者也可以当投资用,但当时一期所剩的现房并不多,户型也不是太满意,售楼小姐说二期不久就会开盘,让我们留了电话开盘后通知我们。不过当二期开盘后,因为当时房地产低迷,加之楼盘对面有一个磷肥厂,空气受到污染,二期楼盘开盘后价格还低于一期楼盘,每平米只需4000元多,买房人都是买涨不买跌,我也就放弃了在这里买房的念头。

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后来2015年夏天我回老家,一个朋友在这里刚刚购买了一套153米的大户型,那时大户型的房子不好卖降价销售,2900-3000元/平方米,一套近150平米的房子加上其他费用只需50多万,朋友推荐我购买这里的大户型房子,我有点心动了,还特意跑去看了好几套大户型的房子,四室两厅两卫,主卧配书房和衣帽间,精装拎包入住,我一直很喜欢宽敞舒适的大房子,在北京买不起,觉得这里的房子还不错,性价比挺划算,有意向投资,但后来老公和女儿都觉得在老家待的时间不长,没必要买这么大的房子,也不看好老家的房产投资,2比1反对,我只好做罢。

没想到短短的两三年功夫,这里的楼盘已经涨价不少, 这次我朋友看中的这里的大户型房子已经涨到了近6000元一平米了,各种费用算下来近90万了,比当初我看房时的价格涨了30多万。我心里有点后悔当初没有痛下决心买房,其实这些年我们错过了好多次买房机会。

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我们是1995年去的北京,当时老公在北京军区部队一家三产建筑公司工作。1999年老公随公司就地转业安置,我也正式随军安排到老公单位工作,买房成为家里头等重要的大事,2000年购买了海淀区的一套经济适用房,当时市价是4450元/平方米,因为当时收入低,我们家只购买了一套近80平米的大一居。买房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孩子小,加之还货有压力,我们仍在石景山公司平房居住,把新房简单装修用于出租。

2003年,公司附近又盖了很多商品房,记得有一个楼盘当时均价是3300元/平米,最后剩了几套复式的大户型房子甩卖,每平米只需2800元左右,一套150平米的大户型只需要40多万元,售楼处的人给我们打过好多次电话,我们也去看了几次,顶层复式户型还不错,首付只须20%,10万左右就可以付首付买房,现在这里的房价涨到四万一平米,但当时我家刚买了汽车,手里有点紧,十万元的首付都拿不出来,也没有想到去找家人朋友借钱,眼睁睁的错过了一次很好的买房机会。

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2006年我们搬到海淀这套小户型的房子居住,虽然比在平房的时候居住条件要好很多,不过终究是大一居改的小两居,始终觉得住得很局促,老公一直琢磨在同一小区换一套三居室改善居住条件,2010年起就开始看房,寻寻觅觅好几年,看得上的房子买不起,买得起的房子看不上,几年间房价也不断上涨,终于在2013年3月果断出手以278万元的价格卖了原来的小房,添置120多万元用400万元全款置换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期间也是经历好多曲折,总算换房成功。

虽然我们换房后北京房价又经历了大涨,最贵时我买的房子价格已经翻倍,现在略有回落,但我们现在只有这么一套自住的住宅,不能变现,房价的涨跌于我们也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我当时不卖掉的我原来的那套小住宅,现在也价值500万左右,其实当时我们还在石景山看过一个楼盘,当时的价格是20000元左右/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大约220万左右,小区面积不大,环境不错,交通也方便, 现在也升值每平米50000元左右。

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我们家是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不高,也没有什么别的什么投资渠道,如果我们当时不卖掉原来的住房,不全款置换第二套房,而是付50%的房款,提取老公的公积金货款,把原来的小房子用于出租,用公积金和原来的小房的租金偿还货款月供,或者卖掉原来的小房重新再新购石景山的新房,那么我们今天的财富就会成倍增加。

我有时在反思,我们为什么没有抓住几次很好的买房机会,除了本身收入不高,积蓄有限外,更重要的是我和老公两人都比较保守,而且在买房和理账上一直胆小谨慎,不想背负太多的债务,思想不够开放,不懂得利用有限的资金和银行货款来投资房产,加速财富的积累,所以注定错过了很多买房的机会。

这些年,我错过的那些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