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海禁,清朝有闭关锁国,这两个是一回事吗?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是有海禁的。所谓海禁,就是不准出海,不准下海,也不准实施海外贸易。而清朝呢,则是实施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所谓天朝上国,什么都不缺,也就不需要海外的什么贸易了。

明朝有海禁,清朝有闭关锁国,这两个是一回事吗?

明朝舰船

那么,这两者是一回事吗?

初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是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海禁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不让百姓出海,而是政府想要把一些重要的贸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防止一般老百姓去参与。同时呢,实施海禁还能够对倭寇的渗透于侵扰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的倭寇是十分泛滥的,屡屡打劫来往商船与沿岸的百姓。所谓的海禁并不是说与世界不往来了,而仅仅是上层社会的某些人想实施自我封闭,民间的一些交流实际上从未断绝过。比如很早就租借给葡萄牙的澳门,就一个政府与世界交流的门户。还比如,明朝末年的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有海禁,清朝有闭关锁国,这两个是一回事吗?

郑和下西洋

在最初,明朝并不禁止对外贸易,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不禁止,只是不允许百姓对外航海,但是我们都知道政府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在实施大航海,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倭寇的不断骚扰,朝廷才逐步关闭了对外贸易,实施禁海。但是在倭寇被消灭之后,实际上所谓的禁海已经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了。并且伴随着民间对外贸易的扩大,朝廷的税收也大幅度增长,使得朝廷在某些方面算是默许了民间百姓的对外贸易,甚至还允许一些民间的外出航海,那些早期的东南亚移民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了,明面上的政策是,朝廷依旧不允许对外贸易,毕竟这关乎着朝廷的脸面与威严。但上面说了,明朝的海禁伴随着倭寇的消灭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了,特别是一些沿海居民还帮助官军灭杀倭寇,帮助官军战斗,提供粮草等等,因此政府对这一部分也不好管得过严,由此这些在战斗中出了力的人,在战后逐渐开展对外贸易。当然了,税是要收的!别的就没有什么了,而当时世界上诸多的金银都流入了中国,毕竟茶叶、丝绸、瓷器以及漆器等等,都是中国的最好最精美,这些给民间带来了大量的银钱,为政府带来大量的税收!

明朝有海禁,清朝有闭关锁国,这两个是一回事吗?

海禁

至于清朝呢,这是一个对外贸易管控较为严格的朝代,甚至一度寸板不许下海!海师也一度解散了!清朝初期,那些缴获的大量宝船和战舰,竟然都给拆解了!原因竟是修建宫殿缺少好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