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走了,想當年他的《康熙大帝》就是如今《三體》般的神作啊

2018年12月15日,《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作者,以寫帝王小說聞名於世的作家二月河走了。

二月河走了,想當年他的《康熙大帝》就是如今《三體》般的神作啊

影視經典《康熙王朝》就是根據《康熙大帝》改編而來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二月河”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想當年,二月河的小說幾乎是風靡大街小巷般的存在,就跟如今的《三體》熱、《明朝那些事兒》熱,《盜墓筆記》熱一般。

但對二月河的評價與這些優秀的作家不同,劉慈欣和當年明月一人從文為科幻小說領袖,一人進入官場春風得意,相比而言,二月的作品的進程和南派三叔有點相似,都是一文傳世,後續的作品卻很難再推上一個新的高度。但二月河更特別——

他的前四十年基本不見創作記錄,四十歲的時候開始進行創作,但一舉成名。

二月河走了,想當年他的《康熙大帝》就是如今《三體》般的神作啊

為什麼會出現一個人,四十歲才開始創作,然後一鳴驚人呢?

二月河這麼解釋道:

“一是絲瓜、豆莢長得快,一晚上就能長一大拃;水杉長得慢,但最後長得高、長得壯的是水杉。人不怕成長慢,只怕不努力。

“二是絲瓜、豆莢儘管長得長,卻靠攀附樹木,沒有對別的樹木的攀爬,它就長不成。人不要靠攀附別人,得靠自己。

“三是桂花不嫁接,就會叢生,長不成大樹,嫁接後,才能長成桂花樹。人要學習,通過學習,去轉換自己,發展自己。”

上面的三句話是二月河母親的三句話,比喻淺顯易懂,卻是老人家用一輩子換來的經驗教訓。

《康熙大帝》是可能是很多人讀的第一本二月河作品, 大氣凌然,氣貫山河。

不過這也有賴於康熙一生功勳顯著:八歲登基,十五歲擒鰲拜,十九歲平三藩,三十二歲收復臺灣,三次御駕親臨西征蒙古。

二月河走了,想當年他的《康熙大帝》就是如今《三體》般的神作啊

後續的《雍正皇帝》就有點感到力不從心,文內前一半的內容與康熙大帝歷史高度重合,而且還多有矛盾之處,筆力雖然成熟,官場勾心鬥角也足夠老道,但是靈氣卻感到多有不足。

二月河遭受了很多罵名,百度他的名字,罵他的總比稱讚他的要多,取決於兩個原因:

第一、在他的年代與位置可以考據的歷史資料較少,他盡力的去完善,在小說中也能感受到考據歷史的味道,但是實際上還是存在很多歷史的漏洞,和個人腦部臆想。

實際上他是個歷史作家不是歷史學家,如同《三國演義》《三國志》區別,符合真實的歷史固然最好,但是架空和改寫細節也是正常的,歷史作家的目的在於故事好看,想要表達的東西能夠表達出來,就足夠了。他在書中塑造了大量可愛生動的歷史人物,甚至一度引發了清穿大潮。作為一個作家,他無疑非常成功,也是很多人把它稱為歷史小說第一人的原因。

曾有人問他:“一代名相,當朝戶部尚書陳延敬,為什麼書中隻字未提?

他回答道:“當時沒錢,借書很難,我借來了一本《清史稿》還沒看完就被人要了回去,還沒來及看到陳延敬的傳”

第二,因為把皇帝作為主角當然也有侷限性,你自己看周圍的親人也不可避免帶有濾鏡。你自己經歷一件事情和旁觀評論總是有區別的。就像文中皇帝和朝堂視角認為自己幹得不錯。但雍正皇帝中狗兒還是坎兒在黃河大水過後唱的那首民歌你還記得嗎?

“殺人放火的享著榮華,吃素唸經的活活餓殺!老天爺,你不會做天!你塌了吧!”

百姓和官員視角不一樣,懷念大明的讀書人和滿清皇帝的視角也不一樣,作者其實都寫了,只不過因為書名就是皇帝,所以皇帝視角多些。

第三,他不會寫女性,這是由於作者生活經歷造成的,他本人也承認這一點。由此導致他筆下所有和女性和情感相關的劇情都十分單薄,感情戲也很單薄。這算個缺陷吧。

一個普通人努力的極致了。

斯人已逝,無需他人評說,我們只能在此感謝他為當年的我帶來的成長和快樂。

老先生走好。

本文大部分觀點整理自知乎作者willwi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