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什麼資格罵二月河?

你們有什麼資格罵二月河?

你們有什麼資格罵二月河?


1)

二月河去世了,消息炸裂網絡。

憑弔、祭拜、思念、追憶......

但也有一種聲音:罵!

罵誰?

罵二月河,罵二月河的作品。

這種罵和“黑”,沿著無知之丘的屁溝流淌,淅淅瀝瀝,零零散散,羞羞答答,不合時宜......

2)

嚷嚷得厲害的,是一篇自媒體文章。

摘句如下:

“二月河就是個文學投機犯,綿延不斷皇帝夢,卻能改變苦逼命,終於把自己從一個街頭就大蒜啃燒餅的,硬是投機成了文學廟堂裡就大蒜喝紅酒的,最後,除了滿嘴的大蒜味沒變,其他的都變了,連河南的燴麵也不怎麼愛吃了。”

這麼說二月河的人,不會沒有吃過大蒜吧?

你吃著大蒜批評二月河的大蒜味兒,也太呵呵呵呵了吧?

我們不反對文學批評,但不可以指手畫腳;你可以不讀“落霞三部曲”,但不可評判二月河的人格!

3)

當下,不少名人的身後,總有罵聲尾隨。這些人就是靠罵人生活,靠罵人蹭熱度。他們的眼裡,沒有好人,他們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著你身上的毛孔粗細,雞蛋裡面挑骨頭,挑不出骨頭就挑雞蛋皮。

這不?二月河屍骨未寒,就有人開始“扒”了,“扒”出身,“扒”經歷......

說什麼,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是“媚上”;二月河宣傳南陽,是“媚俗”......

二月河初心不變,有錯嗎?二月河深愛他生活的熱土,有錯嗎?

這,恰恰是二月河的高度!罵人者對二月河仰視才對!

須知:否定別人,是裝逼者的慣用伎倆。用罵人、否定人來蹭熱度,最是不要臉。

作品可以百家爭鳴,但不能人身攻擊!

4)

有個大V說過,現在網上有幾種人,慣於亂帶節奏。

一種是槓精,沒有自己的觀點,就是好抬槓。你說太陽從東邊出來,他偏偏說陰天就沒有太陽。

一種是姨媽精,這種人就是一張衛生巾,“大姨媽”來了,專門吸帶血的流量。

姨媽精擅長用文字撩撥社會情緒,符合無腦之人的閱讀興趣,專門炮製一些錯誤、偏頗的事實,製造“興奮點”,然後吸流量。

極其不道德的是,他們連二月河的粉絲也敢“戲弄”和“策反”!

5)

二月河是俠之大者。

二月河最欣賞“寧願做大事,不願做大官”。

他的座右銘來自臥龍崗上一塊石碑:務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

布衣身而有家國情,這是他人格底蘊之所在。

二月河名氣大,又是一位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作家,沒按著槓精和姨媽精們的要求昧著良心作文做人,他們當然會不滿意。

我抱歉的告訴大蝦們,討論二月河作品,可以善意的理解為“百家爭鳴”,但開口就“屁話連篇”的人,您還是請回吧!

你再兇再狠,二月河還是二月河。他在文學界的地位,他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他為推介河南和南陽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

6)

歷史已成風塵,現實才是當下。

喜歡二月河著作的人,懂之則明如今時態,不懂則噴竄改歷史。

杜甫在《天末懷李白》中寫道: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意思是說,文章寫的好的人命運不好; 小人喜歡尋找正人君子的過錯,以便進行誹謗和攻擊。

二月河的作品寫的是帝王,著眼在人民,飽含民生民情。

我們誰也沒有資格給二月河“蓋棺定論”。

故人千秋,二月河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