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崔永元?

陳虻去世的時候,很多人去八寶山送別,我忍了又忍,沒去,只是在自己的地盤寫了一篇文章紀念了一下,受不了那種場面。某種程度上說,那是一代新聞理想主義者夢想死亡的標誌,一個旗幟性人物的去世,象徵著曾經在那杆大旗下嘯聚一方,為了冥冥中讓人熱血沸騰的一些東西而吃苦受累的群體正式風流雲散。葬禮上時間痛哭不已的時候說了一句:如今戰壕沒有了,兄弟也沒有了。這是那一代新聞理想主義者的宿命,儘管如同堂吉訶德衝向風車時就知道會敗,但結局到來的時候,還是讓人不忍卒睹。

如何評價崔永元?

那一代人中,臺前的崔、白、水、敬為人所熟知,但在臺後掌舵的陳虻、李挺、梁建增等人是更厲害的大拿。只是有句話說,形勢比人強。分而治之的策略下,理想慢慢被稀釋,腳步慢慢變凝滯。陳虻的去世,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大不幸,但對他自己來說,也許是個好一點的結局,至少他不用看到這個悲傷的結局而憤懣不已,就如同據說領了央視醫藥報銷份額中七成安眠藥的崔永元,他的痛苦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是2002年入的行,略晚,但入行沒幾天就看到了《分家在十月》和《糧食》,以及更加氣勢宏大的《東方紅》,當時就傻了,這些平時在屏幕上憂國憂民,苦大仇深的前輩還這麼搞過?而且搞的是自己?這太牛逼了。要知道,人把自己裝高貴了容易,但往低裡走可就太難了,“別太把自己當根蔥,地球少了誰都轉。”這道理人人都懂,卻只有少數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實行。同樣是央視,芮成鋼就敢大言不慚代表亞洲,放崔永元那裡,最多就代表到CCTV這一級,恐怕還必須要標明是新聞頻道的。

如何評價崔永元?

崔永元在那裡面配他自己,崔永元斯基。那句“我一顆平常心我一根簽字筆我走遍大江南北照樣吃香的喝辣的”,只有崔永元才能配出那種世俗的味道。據製作這片子的楊樹鵬說,當時大家對他這做法都很感興趣,但敢上來配音的真不多,楊樹鵬自己配了絕大部分,唯一從開始就毫不猶豫並徹底執行的,就只有崔永元。“”他真是混不吝“。

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這種混不吝的勇氣成就了那一代前輩,敬一丹放棄已經有自己個人品牌的《一丹話題》來新聞評論部,崔永元一心兩用從廣播臺跑這裡來沒名沒分打工,白巖松又瘦又幹又二的就上了焦點訪談後來自己都覺得丟人,當然最狠的還是陳虻、李挺幾個人,各路牛鬼蛇神他們都收,都用,才有了那個形態各異卻至今被人懷念的新聞評論部。

如何評價崔永元?

崔永元的王牌欄目是《實話實說》,這欄目成就了他也毀了他。當年我參加過一期,作為臺下觀眾,我見識過他是怎麼墊場,怎麼圓話,怎麼帶著嘉賓往預想的道兒上走。我自己也做過不少面訪,我控制不到那個地步,我投入的不夠。他不像朱軍那樣套路明顯,關鍵時刻必起煽情的音樂,而是誘著你真實起來,如果不真實他就招呼臺下觀眾,通過他們的反應來刺臺上。總之我能看明白他的用心,但我做不到。所以我很佩服他,他做的準備太細緻了。不過後來他最困惑的就是這個”實話“卻不能實說了,節目的收視率節節攀升,影響越來越大,但必然會有更多的人看了不高興,上臺的人顧慮也越來越多,他一個人的智慧終究頂不住老大哥的目光。我覺得相對於什麼收視率的問題,這對他來說才是最讓他睡不著的東西,實話不能實說,那還叫什麼《實話實說》?。這也是後來那一代新聞評論部出來的人,乃至受他們引導進入新聞行業的人所最絕望的問題,報道的影響越來越大,事業看上去蒸蒸日上的同時,實際距離當初的目標卻越來越遠,我們到底是哪裡錯了呢?

如何評價崔永元?

崔永元嘗試過改變,他轉身去弄《電影傳奇》,這個純屬個人興趣而起的節目在一段時間內竟然能進入央視收視率排名前十,讓我們都很驚異。老電影對於在美式大片視聽轟炸的新一代來說,實在是沒法比,但這節目硬是讓他結合那個年代的臺前幕後,做出了歷史紀錄片的幽然韻味。視聽我是外行,但文字上面,我對他們的腳本非常佩服,《冰山上的來客》那一集,讓我那在新疆戰鬥了一輩子的老爹看的讚歎不已,但讓我從沒去過新疆,沒看過這電影的表妹也不時驚呼”原來那時候是這樣啊“,能抓住兩代人的視線,因為小崔的節目抓住了一些人心底的東西。從新聞業務角度來說,他對選題的發掘高人一籌。

如何評價崔永元?

也許就是《電影傳奇》的成功,讓他意識到了民間口述史的威力。”真實就是力量“,這是新聞評論部建立伊始就篤信的原則。但如何表現真實?是按住你給你本教科書告訴你這就是真實,還是帶著當事人讓他來說說它的人生,讓你自己去思考什麼是真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做法。當然,需要費的力氣也不在一個量級,一個人不是全部的歷史,即使是拼湊出一個歷史的碎片,也需要大量的採訪和整理,遠不如提綱挈領扔個文本出來告訴你這就是歷史來的容易。另外,後面那種做法很容易吃力不討好,因為只是講述,未必能形成一個有效的結論,需要人自己去思考,來尋找一個答案。可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是懶得思考的,他們只習慣接受一個結論,所以從我知道他開始做《我的抗戰》開始,我就知道他又要當堂吉訶德了。結果亦如我所料,叫好不叫座。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說的對,當我們每天浸泡在各種美麗、光鮮、快樂的信息海洋裡的時候,誰他媽願意去再主動去看那些痛苦的回憶來找不自在?大多數人還是世俗的,面對這些真實的痛苦他們只會說”快把這個悲慘的混蛋弄走,他讓我的心都快碎了“

如何評價崔永元?

想來上躥下跳推廣《我的抗戰》的小崔,只能再一次歪著嘴苦笑了吧,笑的比哭還難看。他是個在新聞上有理想有追求,很看重職業的社會責任感的新聞人,但現實不允許他發揮,而民眾也未必能接受他的真誠。娛樂時代,他已經落伍了。

所以崔永元從央視離去,到傳媒大學搞他的口述歷史研究,我覺得是好事,能容納他施展才情的環境已然不再,不如歸去,在江湖上留下一些希望的種子。作為一個曾在那一代人精神啟發下投身於新聞行業的人來說,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但也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