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人物:以身殉國的東阿籍英烈劉幼林

抗戰人物:以身殉國的東阿籍英烈劉幼林

劉幼林(公元1916年--公元1941年)字繁森,乳名大名,原籍山東省東阿縣。其父劉慶甲於公元1920年就任黃河河務局濮陽河務段副段長時,全家遷居濮陽渠村集。劉繁森幼年讀書於濮陽渠村、桑村及滑縣第十七完全小學。

公元1933年,劉幼林在濮陽壩頭高等小學讀書時,由張輯武、汪繼庭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劉幼林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印發傳單,張貼標語,宣傳黨的主張,號召人民團結起來-,抗日救國,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統治。公元1934年8月,劉幼林到北平,就讀於燕京大學附屬的精業中學,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成為該校抗日民族先鋒隊的領導成員。

抗戰人物:以身殉國的東阿籍英烈劉幼林


公元1937年七七事變後,劉幼林為民族義憤,毅然拋棄學業,專事革命工作。同年,劉幼林受黨組織的派遣返回家鄉,領導抗日救亡運動。與當時中共滑縣縣委書記李廣錄接上關係後,便和牛萬里、李春林等負責救國會工作。1940年,劉幼林任中共濮陽縣委宣傳部長,後調任中共東明縣委宣傳部長。

公元1940年6月16日(農曆五月五日),日軍對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環境急劇惡化。中共活動轉入地下,組織人民與敵人周旋。劉幼林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靈活的鬥爭藝術,堅持敵後鬥爭,領導東(明)、濮(陽)、滑(縣)、長(垣)、浚(縣)邊區的反"掃蕩"工作。其父劉慶甲為支持兒子革命,隨時保護革命隊伍,未隨河務局南遷,是年秋不幸被敵人以抗日家屬罪抓走,在日軍老岸集據點受盡折磨,英勇不屈,一直痛罵日偽軍,終被活埋。劉慶甲為國殉難後,劉幼林及其戰友悲憤交集,怒火填膺,更加英勇地同敵人進行鬥爭。

抗戰人物:以身殉國的東阿籍英烈劉幼林


公元1941年冬,劉幼林與楊北征(渾號楊卡殼)在金堤北向地委彙報工作返回途中,在尚寨村被偽頑軍頭目閻鴻玉查捕。閻匪動用各種酷刑,以圖劉幼林、楊北征就範,然而劉幼林、楊北征始終堅貞不屈。劉幼林之繼母攜其妻與堂弟劉長海前往探視時,血肉模糊的劉幼林囑家人說:"救我已無望,希多自保重,繼續革命……"劉幼林、楊北征在押期間,地委負責人唐克威多方營救無效。不久,劉幼林、楊北征被殘殺於長垣縣西角集村,年僅2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