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奇妙的漢語——“東西‘’這東西,真是怪東西

“東西”這東西,真是怪東西

我們漢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樣的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之下就有不同的意思。先看以前相聲片段。

a:你這是是什麼意思?!

b:沒別的意思,就是意思意思下。

a:那怎麼好意思呢?

b:你懂我的意思,唉,這點小意思都不要,那有什麼意思?

a:那就不好意思了,我就意思意思的收下吧。

b:哈哈,這樣才有意思嘛!

看,多麼幽默,一個“意思”就有多個意思。如果弄不清這個“意思”的意思,就真的沒意思。

前幾天網上看到幾句話,‘’親妹妹和親妹妹是兩回事,愛上她和愛上她是兩回事,長得嚇人和長得嚇人是兩回事,別插嘴和別插嘴是兩回事‘’,這幾句話雖然有邪惡的成分,但也反映我們漢字的博大精深。其實,這都是漢字有歧義的強大功力。我給學生講課時曾經舉過這些例子:‘’理髮和理髮是兩回事,上課和上課是兩回事,看病和看病是兩回事,翻船和翻船是兩回事‘’。漢語的學習,需要下大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再舉一個關於“東西”的例子。

某高校漢語教師教外國學生學習漢語,講解“東西”這個詞時,告訴學生:凡屬物質和精神的一般事物均可泛稱 “東西”,有時也可指人。這個解釋是相當明確的。可是外國學生初學漢語,弄不清“東西”的指代範圍和語言狀況,更不知修辭效用和感情表達色彩。因此,當教師提問時,就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景:

老師問:“什麼是‘東西'?

學生答:“桌子是東西,椅子是東西,我是東西,你是東西。”

課堂內出現了笑聲。老師提醒:“不對,不對。”

學生一聽自己的回答出了錯,連忙更正:“啊,對不起,我答錯了,我不是東西,你也不是東西。”

課堂內又出現了一片笑聲。 老師又好氣又好笑,再次提醒:“更不對了,‘你不是東西’這是句罵人話。”

這時學生愕然,問道:“那麼你到底是不是東西?如果是東西的話,你是個什麼東西?”

課堂裡笑聲更響了, 老師連忙說:“不行,不行,‘你是什麼東西’,這也是罵人的話。”

學生茫然不解, 無所適從。老師耐心地向學生解釋:“‘東西’這個詞一般指非人的事物,指人時有嚴格的語用和修辭限制,一般不說肯定句, 如:‘’張三是東西‘’;而否定句和疑問句則帶有貶斥、責罵的意味,如:‘’張三不是東西“”李四是什麼東西!‘’如果再加感情修飾詞語,則修辭色彩更為豐富,有時加強貶斥意味,如“你這狗東西!‘’有時表示厭惡色彩,如‘’這老東西活得不耐煩了‘’,有時表示詼諧的意味, 如“你這個鬼東西,盡跟我搗蛋! ‘’“你真是個笨東西,我講三句話,你有兩句聽不懂。”有時表示喜愛包彩, 如‘’這小東西真可愛!‘’

學生驚歎道:“呀,那麼複雜!”

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所以語言這東兩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 非下苦工夫不可。‘’

學生更加驚奇,問:“語言也是東西?‘’

老師回答:語言也可稱為東西,前面加個‘這’ 字,表示強調。”

學生若有所悟,感嘆道:“東西’這東西真是個怪東西!”

這段趣文,實在令人驚歎!一嘆漢語語詞的奇妙,二嘆文章構思的奇巧。

“東西” 這個詞確實“怪”,它的用法,文章中的老師已經講解得夠清楚的了。除了它本身的多義性之外,構成上面的笑料還有“修辭”和“邏輯”起作用。學生問話和答話中“東西”一詞標示著多個概念一“東西1”(指物時不帶褒貶色彩的中性詞)和“東西2”(用於罵人的貶義詞)與“東西3”(把人說成不帶褒貶色彩的物也等於罵人)這三種用法,三種用法糾纏在一起,很容易弄錯,難怪外國學生說 “‘東西’這東西真是個怪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