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资本,败也资本,留给 ofo 小黄车们的时间不多了

随着近期大规模 ofo 债务危机的日渐披露,曾经共享自行车市场的王者也迎来自己的暮年,从诞生到辉煌再到落幕,用了不到 4 年时间。ofo 共享小黄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ofo 的诞生: 限制在校园内部骑行的共享自行车成就了 ofo

2014 年,一个从北大博士班退学的学生和他的四位同学联合创办了名为 ofo 的学生自行车骑行项目,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ofo 的名字灵感来自于自行车骑手骑行时候的形态。最开始的 ofo 自行车只是在学校校园里面提供小范围的短途服务,当时是不允许用户将自行车骑出校园的。这 ofo 的前身。

ofo 大象养成之路:共享市场前景和资本助力 ofo 走向全国和世界

得益于校友的帮助和资金投资,2015 年 6 月 ofo 在北京市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到了 10 月份的时候当时的 ofo 已经有了将近 2 万名用户和约 2 千部共享自行车了,在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的投资下,2016 年的 ofo 不再甘心仅仅在北京这个市场发展,ofo 管理层做出决策决定将其共享自行车业务推向全国主要城市,并且宣称将在 2016 年底之前要向市场投放超过 8.5 万辆自行车,随着 ofo 的声音和生意越做越大,ofo 从小米公司和滴滴公司手中融资到了 8.9 亿人民币左右用于市场扩张,大量资金的注入加速了 ofo 的 “大象” 长成之路。随着资金的注入 ofo 很快就将自己的新车投入到了全国的其他城市市场,同时市场中还有另外一个共享单车巨兽摩拜也在摩拳擦掌和 ofo 争夺市场。

市场的良好反应以各路媒体和投资者的看好,2017 年 2 月的融资当中 DST 投资集团,滴滴出行,中信产业基金等领投的投资者再次向 ofo 投资了 30 亿人民币左右,随后 ofo 开始了它的海外扩张之路,而首个城市选择了现如今正在向他讨要约 51 万物流费的新加坡,2017 年 ofo 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的约 4800 万人民币的投资再次助力其扩张之路。

根据相关统计机构资料显示,截止到 2018 年上半年 ofo 已经投放了大约 1000 万辆共享小黄自行车,投放市场涵盖了 21 个国家 / 地区的 250 个城市左右,ofo 用户有大约 2 个亿左右。看到这里似乎感觉很正常,融资—扩张—缺钱——再融资—再扩张 - 再缺钱 - 再融资的这条路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ofo 那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

资本注入加速助力捧杀小黄:盲目扩张 + 不把投资人的钱当做钱花 + 模式本身问题。

据第三方的统计,2017 年摩拜和ofo 等共计想市场投入将近 2300 万量自行车。ofo 在这 2017 年还曾表示计划在 2017 年底投放 2000 万辆小黄车,只是投入新车,旧车进本没人维护的烧钱模式加速了摩拜的融资 - 烧钱 - 再融资之路。 这样的资本扩张和投资密度,融资密度,烧钱速度都创造了记录,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ofo 共享单车的烧钱模式在投资人看来就是人傻钱多速度来投, 不投资他就是错了风口,从最开始的滴滴出行的强势入驻,到后来的戴荃将一个个投资人纷纷踢出局,一顿拳打脚踢,基本差不多的投资人全部被扫地出门,从滴滴出行到阿里巴巴负气出走转而支持哈啰单车,共享单车曾经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和支付宝等并排走向世界。他们曾是中国国内最受资本投资追捧,曾经融资速度最快的中国互联网时代新型产物的共享单车们怎么了?虽然融资快,发展快,但是今年似乎都感受到了 2018 年的凛冬之怒。摩拜卖身,ofo 在死亡边缘疯狂挣扎,曾经全世界都投来看好,赞许眼光的,到现如今的人人都怕当接盘侠的烫手山芋。

2017 年是摩拜和 ofo 2 个 “难兄难弟” 的蒙着眼睛狂奔之旅,我还依稀记得 2017 年我和我的室友分别骑着共享单车从学校本部一路到了武汉的东湖绿道,那一天真实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资本的力量,我们骑行的路上,看到的全是一排排新的 ofo 和摩拜,这已足以见得在资本的助力下 2 个共享经济产物为了争夺市场早已杀得两眼通红,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靠这种掏钱补贴,快速抢占市场逼死对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赢家。可是谁有真正的想到过当他们在厮杀的同时,人身在局中是看不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我们聪明的投资人早已看清一切。

朱啸虎在 2017 年下半年说过 “摩拜和 ofo 只有合并次才能够盈利”,直到朱啸虎兜售 ofo 的全部股份为止,朱啸虎一直助力于将 2 加合并,但是从兜售行为可以看出她看到了 ofo 的危机,还有为来共享单车的 “寒冬”,此前 ofo 已经被各新闻媒体传出自今年断裂,但是 ofo 都一一否认了。

2018 年 1 月份,ofo 的领投者朱啸虎将自己已经持有的的所有 ofo 股份一点也不保留的全部卖给了阿里巴巴集团,按照 ofo 估值 100 亿美元算,朱啸虎套现将近 30 亿美元。在此前,阿里巴巴已经投资了哈啰单车,而且根据有人传闻,哈啰单车和永安行共享单车的合并就是阿里巴巴在后面推波助澜。而朱啸虎将全部的股份兜售给阿里巴巴,也是满足了 ofo 想制衡滴滴出行,除了朱啸虎意外,滴滴出行也是 ofo 的大股东之一,因为之前有了滴滴和快的打车资本战,基本阿里巴巴是以下风收场的,虽然互联网打车烧钱战刚刚结束但是阿里巴巴认为共享单车将是下一个战场,吃了亏得阿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很显然阿里巴巴的入局并不是拯救了 ofo, 你们都以为阿里巴巴是来就 ofo 的吗?想的太简单了,根据阿里巴巴的投资来看,阿里是希望掌控试剂控制权的,但是 ofo 的不配合,似乎加速了 ofo 的危机。阿里真的不喜欢不挺话的孩子。接着往下看。

所以在后来的曾经传闻滴滴出行这样的投资大佬很快也看到了共享单车如果继续烧钱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曾尝试撮合摩拜和 ofo, 但是阿里巴巴极力反对等传闻。此时的问题已经初见凸显了。但是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ofo 早期为了市场份额推出的 ofo 小黄车现在也到了更新换代,加大维护费用的时候了,如果滴滴没有新的资金投入,将会很难受,于是在各方助力下 ofo 2018 年 3 月阿里巴巴领投,蚂蚁金服跟投 8.6 亿美金 e 2-1 轮融资。但是阿里巴巴对于听话的哈喽单车似乎更喜欢,现在的哈喽单车已经是中国第三大的共享单车企业。阿里里巴是其第一大股东。

到了 2018 下半年的时候,ofo 的海外市场加速的缩水,2018 年 8 月 31 日 ofo 宣布全面退出了西雅图市场,并且就在此时宣布关停澳大利亚的共享自行车业务。

又要钱又要权,惹怒投资人没有好下场。

不管你的企业做到多大,见到投资人都得喊声大哥。

——周鸿祎

为了完善自己的出行生态,滴滴一直很注重共享单车领域,从 2016 年十月份其滴滴出行相继参与了 ofo 小黄车的 c,d,e 轮的投资,2017 年 3 月份的时候根据《财经》的报道滴滴出行已经占据了 ofo 股份的 30% 左右,

为了对自己生态链进行补充和整合,滴滴近年来十分重视共享单车领域。从 2016 年 10 月起,滴滴相继参与了 ofo 小黄车的 c 轮、d 轮、e 轮融资,《财经》去年 3 月报道称,滴滴对 ofo 持股 30%,已成为 ofo 的第一大股东。但是根据传闻 ofo 和滴滴投资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2017 年 11 月左右根据媒体报道称,滴滴向 ofo 派驻的执行 ceo 和其他的管管们被扫地出门开始了集体休假。至此 ofo 和滴滴出行投资开始传出裂缝和间隙。再加上滴滴后来收购小蓝单车业务,滴滴并且表态将推出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这举措直接宣布了 ofo 和滴滴出行的矛盾放到了台面上。反目的原因有相关人士表示:

“如果 ofo 没有新故事,难有新的投资方进入又希望讲一个切入四轮业务的新故事,但这又与滴滴直接竞争,(就)遭到了滴滴的强烈反对。

五张 “一票否决权” 的 ofo:三个和尚没水喝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挑水喝,2 个和尚抬水喝,3 个和尚没水喝。

究竟是谁杀死了 ofo 这一问题,在马化腾的朋友其称所有文章都没有分析到要点:

真正的原因是 vetoright(ofo 大股东的一票否决权)。一些公司的创始人为了让自己的权利不会在自己慢慢的各种融资中被慢慢的稀释殆尽,加入了在公司和股权结构书中会加入一票否决权,仍然能够在重大决策面前自己有一定的决策权。然而你知道 ofo 有多少张一票否决权吗?答案是 :five. 就是五张一票否决权分别是滴滴,戴威,阿里巴巴,经纬,金沙创投(根据上面的信息这一票估计已经和阿里巴巴的合并了),有相关媒体总结了 “一票否决权” 在 ofo 的关键历史时刻使用的记录:

软银提供的 15 亿美元融资流产,源自滴滴一票否决;与摩拜合并流产,戴威一票否决;滴滴收购,阿里一票否决。再到后来的,滴滴撮合和摩拜合并,阿里一票否决等等。

消费者流逝,挤兑押金风潮是压在 ofo 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用户扫到的都是坏车,用户体验极差,几乎无车可骑。p2p 的互联网金融广告饥不择食,逼得用户挤兑都是自作作受的后果。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交通服务行业,用户体验是多么重要的,此前 ofo 曾因为有时计费系统对用户重复计费或者说扫描了无法开锁但是仍然扣费的传闻等等消极事件导致了用户对 ofo 的形象大打折扣。还有用户投诉在退押金的时候利用押金办理红包年卡,以及 p2p 理财等等饥不择食的吃相。

其实引起用户挤兑的原因主要还是 ofo 基本上没有好的车可以用,当一个消费者骑行共享单车时去扫码,发现第一辆是坏的,第二辆也是坏的,第三辆也是坏的,你还会继续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虽然目前市场上 ofo 有多少车是坏的没人去统计出来。但是我根据我个人体验来看 ofo 扫到坏车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既然这样消费者想为什么不选择不要押金的摩拜或者青桔单车,还有哈啰单车呢?

自行车的维护跟不上,车锁,刹车,轮胎等是坏的之外,还体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素质极差的人恶意破坏 ofo 小黄车,维权成本难。如果说 ofo 死掉了,那些曾破坏小黄车的人,你们也有一只罪恶之手参与这个过程!

如果是 2019 年的 ofo 的模式还是这样,只管投放,不负责维修,只投新车,不管旧车这样的模式是注定走不远,竞争对手摩拜,哈啰车好的比例就比它好太多。不用别人挤压,用户都会选择放弃它!

现在的 ofo 仍然在悬崖的边缘疯狂试探,仍在探索自己的生存之道。阿里巴巴选择扶持更加听话的哈啰单车,美团接手摩拜,迎接 ofo 小黄车的结局究竟是破产结算?还是被同行收购?或者走上人生巅峰路,凤凰逆磐转而迎来大丰收,收购合并其他竞争对手?成也资本败资本,成也一票否决权,用不好败也一票否决权。总之留给 ofo 的时间不多了,2019 年的 ofo 小黄车将会驶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