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他的薄情都是基因惹的禍

可能大家都會注意到,被爆出軌的多為男性,當然我並沒有詆譭任何人的意思,只是看到《自私的基因》才明白,其實,這些都是基因決定的。

《自私的基因》:他的薄情都是基因惹的禍

《自私的基因》是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創作的科普讀物。理查德·道金斯,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科普作家,生物學家。200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曾經被評選為在世的全球100名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基因的天性是自私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道金斯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力求淺顯的講解出來,內容涉及社會學、生物等多種領域,提出了很多新的見解,一經出版便在業內外引起極大的反響。它有助於於我們窺探生命的本質,讓我們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處理家人、親友之間的關係。

《自私的基因》:他的薄情都是基因惹的禍

其中對於兩性的關係,他也做了有理有據的說明。

他認為基因的天性是自私的,大自然的優勝劣汰,需要生物不斷地想方設法存活下來。這需要不斷戰勝更多的生物,無論是同類,還是異類。而我們生物,都是由基因構成的機器,因此優秀的基因就有自私性,支撐著自己,支撐著生物不斷進化,努力生存。

雄性基因的使命就是繁殖

基因想要自己存活下去,就需要不斷繁殖,尤其是雄性,他想要自己的基因不斷複製,就需要不斷交配。在繁殖過程中,父親貢獻的精子同母親貢獻的卵子分別為新的個體提供數目相等的基因,但是在提供食物存儲方面卵子遠遠超過精子。

《自私的基因》:他的薄情都是基因惹的禍

實際上對於精子而言,它只是把自己的基因儘快輸送給卵子而已,並不提供任何食物存儲。因此,在受孕的時刻,父親對子代的投資比他應付的50%的資源份額少。由於每個精子都非常微小,一個雄性個體,每天能夠製造千百萬個精子,這意味著他在短時間內可以利用不同的雌性個體使一大批幼兒出生。根據基因的自私理論,它們的目標就是去不斷繁殖大量的後代,因此在進行了一次交配後,雄性個體在本能的驅動下,往往會拋下妻子、兒女去尋找更多的雌性個體繼續完成繁殖使命。

母愛超於父愛也是有理有據

由於雄性基因在最初的時候,貢獻的少,自然在後期它也就表現出對子女,並沒有像母親那麼用心,或者說沒有母親付出的那麼多。

《自私的基因》:他的薄情都是基因惹的禍

我們經常會聽到母親講生了孩子,感覺都是自己在照顧孩子,這其實是從基因上已經決定了,因為在受精卵形成的過程中,父親貢獻的基因相對少,自然後期對另一個體中存在的複製基因,關照會少一些。

當然,自然界也不乏很多顧家、照顧孩子的好爸爸,我們這裡只是從基因角度去分析,畢竟影響照顧子代的因素還有很多。

多付出才有更多歸屬感

為了讓一家其樂融融,我們就要讓父母都多投入,因為根據基因的自私理論,只有付出的多,才會更加珍惜,更加重視。所以,媽媽們不妨給爸爸一些照顧還孩子的機會,讓父親們在不斷的付出中得到更多的滿足感,在不斷的付出中,感覺到更加需要孩子,更加有責任感。

基因是自私的,但是我們的大腦是豐富的,我們在不斷的判斷是非對錯,不要用基因的自私性做藉口去做一些背叛愛情,背叛家庭的事。畢竟我們是有思想,有道德的,大腦才是自己的主宰者。

(這裡是我們的底線,記得不要越過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