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一首定场诗,大有来历,是一位开国皇帝所写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全球。 眼观湖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 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郭德纲的一首定场诗,大有来历,是一位开国皇帝所写

这首诗写得既优美又大气,很有气魄,尤其是一句“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庐山诗》,这首诗的由来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

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大战时, 有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打败,落荒而逃,一直逃到庐山,眼看追兵就要赶上,忽然,在竹林深处出现了一座古庙,朱元璋近前一看,见山门上有破旧不堪的“竹影寺”三个字,便赶紧藏进庙里。

陈友谅的兵马赶到后,只见山谷中烟雾弥漫,根本找不到朱元璋的去向,搜索了半天也不见踪影,只好下山而去。朱元璋在庙里只听得外面人喊马嘶,却不见有人进庙里来,觉得非常奇怪。过了好一会,看见追兵往山下赶去,他才放心了,打算休息一下再走。

这时,从庙里走出个老和尚来,手里捧着一本化缘簿向朱元璋化缘。朱元璋接过那本缘簿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自汉朝以来的历代帝王的姓名和捐款数目,汉武帝刘彻捐银一万两、吴主孙权捐银两万两……,唐太宗李世民捐银三万两等等。

郭德纲的一首定场诗,大有来历,是一位开国皇帝所写

朱元璋看着,心里不禁骂道:“真是个贪僧,等我登帝位后,一定要把他杀了。“但转念又一想,这老和尚以此簿向自己化缘,分明是暗示自己也有帝王之份,心中又有几分高兴。当即向和尚要了笔,在缘簿上写下:朱元璋捐银四万两。

捐完款后,朱元璋随后就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威名远震楚江西。 清风起处妖氛净,铁马鸣时夜月移。 有志驱胡安乱世,无心参司学禅机。 荫荫古木空留意,三笑长歌过虎溪。

老和尚看着壁上的诗,十分不悦地说:“出家之人以慈悲为本,佛寺非杀伐之地,岂可题这等诗。当下命小和尚提一桶水来,冲掉了墙上的诗。

朱元璋笑着说道:“那就待我别题一首吧!”于是挥笔又写了一首,诗云: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全球。 眼观湖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 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郭德纲的一首定场诗,大有来历,是一位开国皇帝所写

老和尚看完点头称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庐山诗》,只是当时没有名字,诗名是后来加的。此诗语言优美,写出了朱元璋的雄心壮志,读来朗朗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欢。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将此诗略作改动,改为: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银月滚金球, 远自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分画中游!作为他的定场诗。

朱元璋的诗写完了,但这个故事还未完,还有一个神奇的结尾。

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一日,他想起在竹影寺避难的事,便亲自书写了“竹影寺“三个大字,做成一块金匾派人送往庐山。

郭德纲的一首定场诗,大有来历,是一位开国皇帝所写

送匾的官员来到庐山后,找遍了全山也没找到竹影寺,他怕回去不好复命,便将匾额丢在一片竹林边的荆棘丛中。可待他走下山回头一看,那竹林中却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那块御赐的金匾已端端正正的挂在庙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