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這些,何愁文章不長!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下面給大家說說提高寫作能力的方式。

一、 寫出波折

大家都愛看《西遊記》。為什麼呢?因為它的情節曲折,扣人心絃。

懂了這些,何愁文章不長!

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方取回真經,這其間的故事,個個都被作者描述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以《三調芭蕉扇》為例。師徒四人被火焰山所阻,孫悟空前往翠雲山芭蕉洞借扇,鐵扇公主卻以坑陷兒子之罪不給,一扇子把悟空扇到五萬裡外的小須彌山。得定風丹後,孫悟空又往翠雲山,變成一個蟲兒趁鐵扇公主喝茶之際鑽進了她的肚子,鐵扇公主疼痛難忍答應借扇,哪知拿回一扇才知道是一把假扇。此一調芭蕉扇。二調中,作者把悟空怎樣見到牛魔王,怎樣偷得金睛獸,怎樣與羅剎女周旋,怎樣騙取寶扇訣,娓娓道來,寫得細緻周全。三調中,牛王怎樣返騙孫悟空,八戒怎樣助戰鬥牛王,孫、牛怎樣展神通變幻鬥法,寫得驚天動地,讀來驚心動魄。三調三種寫法,曲中有曲,折中有折,怎能不引人入勝?假使悟空跑去一番好話或一場打鬥就拿來了扇子,這個故事還有何趣?

文章要寫出波折來,在實際運用時還要注意情節安排要合情合理,如一個同學寫《放風箏》,為了寫曲折一些,在買風箏硬硬添上了許多周折,先是到第一家店買,這家店關門了,再到第二家店,第二家店又關門了,到第三家店,第三家店偏又賣完了,好容易在第四家店才買上風箏。這種寫法,第一是不合情理。雖說是無巧不成書,但哪有那麼巧呢?偏你去買時店門都關上了?第二是拖泥帶水。文題是《放風箏》自然是寫放風箏中遇到的波折要好些,如風箏尾巴太長或太短了;幾隻風箏纏繞在一處了;風箏斷線了等等,這些是在放風箏中常有的事,寫出來就合情合理,又能達到興波助瀾的作用。

懂了這些,何愁文章不長!

二、描寫細膩

平淡無奇的作文往往缺少細膩的描寫。描寫有景物描寫,可寫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嗅到什麼、觸到什麼,還可寫看、聽、嗅、觸中的所思所想。如《紫藤蘿瀑布》中對藤蘿旺盛的生命活力的描寫。記敘文中穿插最多的是人物描寫,可寫人物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想。如寫《我的老師》一文時,有兩個同學都寫了上課想發言又害怕舉手的情形。甲同學這樣寫道:老師說了一個問題要我們回答,我知道答案但又怕舉手,我正猶豫,老師看見了,就把機會給了我,我站起來,緊張地回答了問題。乙同學這樣寫:老師微笑著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把海、山塗成什麼顏色?”我腦子裡靈光一閃,真想舉手,但又害怕回答錯了挨批,不舉吧,心裡又憋得慌,怎麼辦?我的手半抬著,欲舉不舉的樣子。老師眼光移向了我,叫我回答,我哆嗦著站起來,心裡像揣了一隻兔子“咚咚”亂跳,喉嚨也像被什麼東西卡住了,半天擠不出幾個字來。老師來到我的身邊,和藹地說:“不怕,老師相信你。”並帶頭鼓起了掌。看著老師充滿信任的目光,聽著這一片熱烈的掌聲,我勇氣倍增,流暢地說出了答案,贏得了老師的好評。

比較一下,哪個寫得好?當然是乙同學。為什麼?因為她把老師的神態、語言、動作寫得很細緻,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細膩地描寫了自己的內心活動。

懂了這些,何愁文章不長!

三、多方選材

寫文章,主題大多比較單一。或歌頌親情、友情,或讚揚好人好事,或表達自己喜怒哀怨的情愫。確定了某個主題,可圍繞主題多方位地選取材料,如表達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某同學選了這三個材料,第一寫老師與孤獨的“我”談心,第二寫老師給“我”最愛吃的桂花糕,最後寫老師鼓勵“我”扎風箏。這一組材料既豐富又不老套,寫出來當然與眾不同。

大家想想,材料齊備了,情節曲折了,描寫細膩了,何愁文章不長呢?

懂了這些,何愁文章不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