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01、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国学班教给他们的孝道,而是父母真真切切的爱。

最近,孙楠一家在徐州租房上了热搜,月租仅700,从繁花似锦到归于平静,这样的生活状态自然引来无数人围观。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画面中,一家人在一起,画风看起来温馨又舒适。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在徐州生活三年多了。用孙楠妻子潘蔚的话说,最初来到这里,是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孙楠和潘蔚是重组家庭,潘蔚口中的女儿宝瑶和儿子都是孙楠和前妻买红妹所生。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从北京到徐州,她觉得不能再享受生活了,决定搬家送孩子去传统国学学校。

但看似“岁月静好”的生活,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孩子们上学的学校,所谓28年的传统文化学校“华夏学宫”,压根没有办学的教育资质,学生无法拿到国家认可的毕业证,也无法参加高考。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宝瑶大概在15岁时来到这里学习,但在去年6月,才从这里的初中部毕业。18岁,在普通人家长大的孩子,明明是上大学的年龄。而在明星家庭,一个正常的孩子,居然才初中毕业,而她曾经想要去的中戏和北影,已经离她非常遥远了。

对于这一切,潘蔚无疑是满意的,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很成功,生活也很幸福。但她可能忘了去想,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02、更加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种教育和生活之下,孩子形成的价值观。

潘蔚接受采访的视频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孙楠和弟弟在吃饺子,而潘蔚带着女儿在一旁包饺子。明明同坐在一张桌子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区别。难道这才是这所国学学校校长所说,“男生就要有男生的样子,女生就要有女生的样子”?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国学班的教育模式,是:男生主修武术,女生主修女红。招生简章中,更是出现了“我校以女德教育为社会良药”这样荒谬的措辞。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这就是潘蔚和孙楠放弃北京的生活,来到这里为孩子寻找的教育?

不止这样,潘蔚还是这所学校的女红老师,她说,她们将来要为人妻,为人母,要学会用针线传递爱。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到了9102的今天,女性的价值还需要用针线传递爱?那些从来不会用针线的姑娘是不是应该一头撞死?

潘蔚还认同学校推崇的女性“坤德”一说,并且打电话跟孙楠忏悔,以后家里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她缺德。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虽然没有提及“女德”这个词,但这不就是“女德教育”吗?其倡导的所谓的女孩子该有的样子就是相夫教子,如果做不好,婚姻不幸福,孩子不听话,就是你缺德。更荒谬的是,不少女性认为这是对的。

2014年,谷爱琳说:“我的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2017年,另一个名女人丁璇在江西九江学院发表演讲:“女性穿着暴露,是上克父母,中克丈夫,下克子孙的破败相,世人不得不防……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

总体说来,说法都差不多,核心只有一个:女人不应该有自己,要听男人的话。当这些可怕的价值观,被父母奉为真知呈现在孩子面前,并强行灌输到孩子的脑中时,造成的是孩子一生的悲哀。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03、回到潘蔚和孙楠最初来到徐州的原因,潘蔚认为孩子应该优先学会感恩、孝道和惜福。

显然,父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对孩子不满意。就像潘蔚所说,女儿厌学、喜欢玩游戏,儿子喜欢抱怨、遇事不愿意承担。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尚不知情,但是即便真的如此,又能怎样呢?这两个孩子在父母婚姻的解体中,受到了伤害,作为父母,难道不应该去用“爱和关心”去耐心地回应和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吗?

但是,他们为孩子选择的教育方式是,送到国学班,让孩子变得感恩、孝顺、惜福。在这三个词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作为家长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听话。

​哪怕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将来甚至无法去正常滴融入社会,但他们认为这不重要。不想去否认孙楠、潘蔚为孩子费尽了心思,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着孩子,可惜的是,用错了地方的爱,越用力,越有害。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父母才是对孩子影响最重要的那个人,孩子的行为、习惯、品性,都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真正爱孩子的方式,永远是给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并且带着尊重和理解。这才是孩子需要的。

在徐州的生活,孙楠和潘蔚是满意的,甚至带着骄傲,这种骄傲,是孩子放弃了接触大千世界的代价,是孩子在本来应该全面发展的时候学习着那些被我们称为“时代糟粕”的东西,(我从来不认为国学是糟粕,但是打着国学的旗号教育“女德”的,就是糟粕),更有可能的是,孩子失去的是未来的选择和可能。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国学班教给他们的孝道,而是父母真真切切的爱,和一扇扇被打开的门。

开百万悍马的孙楠,让女儿上女德班,住700元租房,他图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