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析:男女互換,評論過萬,為什麼那麼多男人得了厭女症?

1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社會新聞,一名司機在駕車經過深圳市羅湖區東門中路時,發現一隻蜘蛛在手上,一時驚嚇急打方向盤,車輛與左側綠化帶發生碰撞導致翻車,四腳朝天。

翻開底下評論一片和諧,突然一條評論讓我不禁黯然。

“如果出事的是女司機,標題,評論,呵呵”

深析:男女互換,評論過萬,為什麼那麼多男人得了厭女症?


深析:男女互換,評論過萬,為什麼那麼多男人得了厭女症?

可不是,如果這個新聞的標題改成【荒唐!深圳一女司機只因一隻“小蟲”導致翻車事故!】,我相信就不只是一個小小的社會新聞了,新聞下的評論也不會這麼和諧。

“女人就是不適合開車!”

“馬路殺手又上路坑人了!”

“國傢什麼時候立法禁止這些坑爹的女司機!”

“不是我diss女司機,如果是男司機遇到這事,什麼事都沒有”

“還好沒出事,如果撞到人了,我支持判死刑!馬路殺手太可怕了!”

同樣讓人想起的是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當時上午10點許一輛公交車與一輛轎車相撞後衝破護欄墜入長江,事發後不到兩個小時,媒體就根據女司機的一張照片,臆想出因女司機逆行,導致公交車墜江。隨即,女司機遭到網友的“圍攻”,似乎毫無疑問的,這場重大事故都來源於萬惡的女司機。

深析:男女互換,評論過萬,為什麼那麼多男人得了厭女症?

直到警察宣佈真正的事故原因,公交客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後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江。

雖然我不認同網絡噴子,但是仍不得不說,輿論並沒有過多的指向那名公交男司機,多數人的評論偏向了中立。

“工作了幾十年,應該是遇到突發事件了吧”

“有可能是身體突然不適吧,不然不可能突然急打方向盤。”

有沒有發現,同樣的事,似乎發生在男人身上,更容易得到社會的諒解。

而發生在女人身上,總是充滿刻板和偏見。

男女互換,評論過萬,這句話實在是諷刺又現實。

2

類似的偏見是前幾天俞敏洪在某會議發表的言論。

在2018學習力大會上,俞敏洪表示衡量和評價的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就像女生挑選男生的標準決定了這個國家男人的方向。“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說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這正是現代中國女生的挑選男人的標準。

然而接下來他得出了這個結論: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


深析:男女互換,評論過萬,為什麼那麼多男人得了厭女症?

此番言論直接遭到女演員張雨綺的批判:北大的教育和新東方的成功都沒能幫你理解女性的價值,沒讓你能理解什麼是平等的兩性關係,甚至沒幫你搞明白什麼是平等。

面對輿論暴擊的俞敏洪,最後不得不做出解釋:

自己沒有表達好,引起了誤解。俞敏洪稱,自己真正想說的是一個國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國家的水平。女性素質高,母親素質高,就能夠教育出高素質的孩子。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

表面上看他在恭維女人,認為女人的地位要高於男人,充分肯定了女人的地位和話語權,所以才能承擔起教育孩子,引導男性的責任。

可是當類似的話出現在男人之於女人身上就明白了。

“因為男人喜歡長得漂亮的女人,所以有一堆女人去整容,一個個整成錐子臉,她們不得不買很多化妝品護膚品包裝自己吸引男性,最後不務正業甚至陷入歧途,導致女性價值觀偏差!如果男性喜歡長得醜的,有內涵的,有才華的,那女人都會把唐詩宋詞背的滾瓜爛熟,所以是因為中國男人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反之則說,男性的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水平,男性強則國家強。”

看吧,這些“恭維”在本質上和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紅顏禍水論有什麼區別嗎?而且,試問一個成年男人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價值觀嗎?為什麼他不能獨立自主的做出判斷,反而依附於女人的擇偶觀?所以社會墮落是因為女人的墮落邏輯壓根不成立。

然而不得不說,在現代社會中,彷彿除了國家大事之外的所有事都可以讓女人來背鍋。

被上司性騷擾?

肯定是你在引誘他。

在地鐵上被鹹豬手?

還不是你穿的太露。

晚上回家被性侵?

為什麼要深夜獨自出門?不是自找的嗎。

看到了嗎,這些男人總是不由自主的將責任歸咎於女人,彷彿那個做壞事的男人只是個沒有腦子的擺設。他們彷彿得了“厭女症”,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對女性的厭惡和憎恨,不惜一切機會對女性進行汙名化、妖魔化。

但當你和他提出這些理論時,他卻瞪大眼睛,分明在說:

怎麼可能?我愛女人還來不及呢,怎麼會討厭?

3

那為什麼男人在愛情中,在家庭中,扮演著尊重女人,深愛女人,可以為愛而死的“痴情”人,但對社會中的女性總是表達出厭惡呢?

我認為這是因為男人內心深處的恐懼。

他們恐懼現代社會的女性越來越獨立,

恐懼女人找到自己剝離男人後存在的社會價值。

他們恐懼這些女人走出家庭的“羈絆”,

恐懼她們不在扮演著“溫良淑德”的妻子或者母親的角色,

恐懼社會的規範將不再由男人書寫。

一如俞敏洪的回應:女人素質高,就能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女人自始至終只能成為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女人沒有自己的“外部”價值,女人只能依附於男人,通過改變男人才能改變世界,而不是通過自己的自我價值實現。如果在家庭中她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母親和妻子,那麼她的價值將大打折扣,更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這種類似言論,不論把女性的地位抬的多高,其背後的本質仍然是厭女症,是男性群體對女人越來越獨立的恐慌。他們希望可以通過“輿論”把女人的價值侷限於家庭中,讓他們沒有脫離男性獨立存在的價值。

究其根本,讓社會墮落的不是女人,而是反對甚至害怕男女平權的思想。

4

其實女人們追求的不是統治男人的權力,而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思想。

這些女人們是要讓社會知道,女人的世界和男人的世界應該一樣廣闊,女性的價值從不應該由她是不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來決定。

她可以獨立於任何人而存在,而出彩。

她可以單身,可以結婚,可以離婚,可以丁克。

她可以是老師,可以是老闆,可以是運動員,可以是宇航員。

社會中的地位和責任不應該由性別粗暴的決定,性別可以不同,但人格必須平等。

男女真正的平等平權,

是每個女人都在等待的那一天,

希望這一天不會太遠。

-END-

更多精彩等你來看!

深析:男女互換,評論過萬,為什麼那麼多男人得了厭女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