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注会哪个“烂大街”了?

要我说都没烂大街。

全国注会有24万人,会计有多少人,有统计是2400万,注会在会计中的占比是百分之一,这个比率不算高吧。

律师有36万,这些人的服务对象是全国13亿人口(我们每个人都有法律方面的需要,会计只有企业才有需求),这个占比还高么?

为什么会有烂大街一说?因为大家之前对这个两个职业期望过高了,仿佛一拿到证书就能一步登天一样,现在身边考过的人年薪都没过百万,就有点失望。

其实这就是两个职格证书,有含金量,但想拿高收入还得自己努力才行。

注会我还是了解的,这个证书其实一开始是为审计行业准备的(现在也是),但考试内容与财会行业严重重叠,变成了财会审计两个行业都认可的证书,如果再把审计行业包括进来,注会现在的人是太少而不是太多了。

还是一个原因是财务人在企业的地位偏低,公司不重视,大部分会计还在从事低端的核算工作,管理会计需求低,对注会的需求也就提不上去。

随着信息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未来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会快速增加(当然,核算会计的需求也会快速减少)。

以目前注会考试的通过率,还远达不到烂大街的地步。

律师现在的地位好像也和发达国家的律师不对等,这和我们现在公检法的制度缺陷有关。在欧美,某人打官司赢了,大伙会说——你请的律师真厉害!在我国,本来会打输官司结果打赢了,大伙会说——法院有人吧?

这就是区别,这就是差距!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律师到真有可能过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