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居民區裡尋訪當年著名的“公社大樓”,60年前寄託美好社會理想

從1958年“公社大樓”的陸續開工,到1960年至1961年的相繼建成了東城區的北官廳“公社大樓”,西城區的福綏境“公社大樓”和崇文區的安化寺“公社大樓”,追隨歷史的記憶,讓我們一起尋訪當年宣武區的“公社大樓”。

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人民公社建立的進程中,中共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提出了人民公社“在城市中應當繼續試點”,以配合全國農村普遍成立的人民公社。

在這種形勢下,北京市的東城、西城、崇文、宣武這四個老城區在各自的轄區內興建“人民公社大樓”。從1958年這幾棟“公社大樓”的陸續開工,到1960年至1961年的相繼建成,在北京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就是東城區的北官廳“公社大樓”,西城區的福綏境“公社大樓”和崇文區的安化寺“公社大樓”。

老居民区里寻访当年著名的“公社大楼”,60年前寄托美好社会理想

菜園街2號樓(原宣武區“公社大樓”)

在當年北京市一片灰色海洋的平房群中,這幾棟“公社大樓”以拔萃的高度、亮麗的色彩、新穎的外形及鶴立雞群的姿態,出現在老百姓的視野中。在當時的老百姓心目中,大樓中配備的公共食堂、幼兒園、俱樂部、放映室、圖書館、公共浴室等公共設施無不體現著共產主義的生活模式和理念,是件引人嚮往、憧憬、遐想和激動人心的大事。多少年之後,著名作家史鐵生寫過一篇名為《九層大樓》的散文,從一個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視角,對新的“公社大樓”憧憬作過精彩的描述。

在這四個老城區中,東城、西城、崇文三個區內的三座“公社大樓”先後拔地而起,媒體也紛紛跟進報道。唯獨沒見過宣武區“公社大樓”的建成和有關的報道。難道當年的宣武區沒有“公社大樓”嗎?

身為出生和成長在宣武區的人,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孫興亞老先生的遺作《宣南憶舊》一書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在這本書中,孫先生寫到:“在1958年‘大躍進’的日子裡,市裡為了再掀城市人民公社的新高潮,為四個城區即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各建一所‘公寓式’的樣板樓。所謂‘公寓式’的居民樓,從設計上看就是住房是單元式的,而廚房、廁所是公用的,意味著這種樓房帶著‘共產主義’因素。所謂‘公用食堂’,就是不用一家一戶的做飯了。東城建在北新橋地區,西城建在福綏境地區,崇文建在廣渠門內安化寺地區。唯有宣武區對‘樣板樓’,經過再三考慮,沒有完全照搬。而是‘一拆為三’即建了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非公寓式)。另在菜園街北頭建立了一幢五層公寓”。

孫先生文中描述位於菜園街北頭的一幢五層公寓樓,就是現在的菜園街2號樓,位於菜園街北口內的路東。我上中學的時代,在這幢樓的三個單元裡,住著一女兩男三個同學,因此我對該樓比較熟悉。此樓結實墩厚,房間高大,一層雖是公共食堂,但始終沒有派上用場,後改為每層單設一間公用廚房。在那個年代,這幢樓房的質量屬於上乘。但從規模上看,顯然比其它三個區的“公社大樓”要小得多。這幢樓房處於白紙坊棚戶區的改造地段,據說是不拆除,改作他用。

多年前負責過菜市口大街拆遷工作的鄭康(他是居住過此樓一女兩男同學中的一位男生)告訴我,此樓一門五層居住過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張君秋的琴師何順信。大高個的何大叔和藹可親的性格,令老鄰居們至今難忘。二門二層居住過至今活躍在雜壇的藝術家秦明曉。成長於雜技世家的秦明曉,每天清晨,與五個弟弟在父親督導下,在樓下空地上練功不輟。此樓一門還居住過著名京劇演員郭新生、李世英,一個武生,一個青衣。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的時候,夫妻倆的女兒在此出生。

那麼,孫先生文中提到的另兩座“公社大樓”的地點,在原宣武區什麼地方呢?根據文中所說的那兩幢樓叫“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我在白紙坊地區展開了查找。同學鄭康再次給我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這兩幢樓有可能在白廣路南側路西的一片樓群中。

因為自小成長在這一帶,我對這些舊樓並不陌生,沒太費勁就找到了。可“模樣”差不多的這片老樓中,哪兩座是當年的“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呢?世事滄桑,輪迴已變。過往的匆匆路人和樓群裡住的市民,對我的問題連連搖頭,以審視的目光打量著我。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尋找的過程中,在白廣路43號樓前,遇到一群正在聊天的老人。看他們彼此熟悉的程度,能感覺到,他們一定是多年的鄰居,樓前空地也是他們經常聚會的“據點兒”。

對於我的問題,其中頭戴白帽,85歲高齡的回族老人張大伯,抬手指向不遠處的兩座舊樓,十分肯定地說:“白廣路41號樓、45號樓就是當年的‘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也就是你要找的“公社大樓”。我順著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這是兩座四層高的樓房,從外表看不出與周圍的樓房有什麼不同。我問張大伯為何如此清楚,曾在市政設計院下屬測繪部門工作一輩子的老人說:“我是看著這兩棟樓蓋起來的。當時的‘白紙坊公社一號樓’準備建六個單元門,但旁邊的一個小教堂不肯搬遷,只好砍掉計劃中的兩個單元門,成為今天的四個單元門。”我問張大伯:“這兩座樓為什麼叫‘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呢?”張大伯說:“1954年成立白紙坊街道,1960年改稱白紙坊公社,而這兩棟樓是在1961年建成,就被命名為了‘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後來白廣路兩側建立的居民樓多了,重新編排了順序號碼,這兩座樓就被編成了白廣路41號樓和45號樓。

老居民区里寻访当年著名的“公社大楼”,60年前寄托美好社会理想

白廣路41號樓(原宣武區“公社大樓”)

老居民区里寻访当年著名的“公社大楼”,60年前寄托美好社会理想

白廣路45號樓(原宣武區“公社大樓”)

如果細看白廣路41號和45號這兩幢“公社大樓”,與其它居民樓最明顯的不同是:因為首層沒有陽臺,二層陽臺兩外角底部被從地面砌起的兩根紅磚柱子支撐,以防止二層陽臺下沉。二層、三層的陽臺也是紅磚柱子銜接支撐,直至四層陽臺外角的底部。

說起這兩棟樓的典故,老人們七嘴八舌來了精神。京劇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住過41號樓3單元,當時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任職的李瑞環同志,常到41號樓的張家串門品茗下棋,欣賞張派的名劇名段,兩家幾十年的交往。居住在45號樓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婁振奎,是金(少山)派傳人,中國京劇院主要淨行演員,早年與譚富英、楊寶森、李少春、李和曾、葉盛蘭等合作演出,在京劇樣板戲《沙家浜》中是飾演胡傳魁一角的B角演員。

現在這幾座當年建成的“公社大樓”,除了北官廳“公社大樓”前些年被拆除外,福綏境“公社大樓”(據說居民遷出後,改造他用)和安化寺“公社大樓”、菜園街2號樓、白紙坊公社一號樓、二號樓依然健在。看著這些大樓如今佈滿滄桑的身影,可以想象它們曾經有過的輝煌。它們身影中留下了一段共和國的歷史,也留下了一段值得我們記住的回憶。

(轉自西城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