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界的“佛像热”

近年来,藏传佛教的持续增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藏传佛教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众多的佛教经典,寺庙建筑、雕塑、绘画等,成为凝结着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修养和智慧结晶的宝贵财富。

古玩收藏界的“佛像热”

佛像因其久远的历史、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金铜佛造像种类甚广,从形象上细分,它包括诸佛、观音、菩萨像、罗汉像、明王像、护法神像、祖师像和活佛像等等。从铜质上来讲,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金铜佛像的尺寸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巨型像、大型像、中型像、小型像,但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目前大中型佛像的存世数量已不多,且大多均有归属,一般都存于寺庙或大型博物馆中。我们现在所见的或有可能被收藏的基本上都是小型铜佛像。

古玩收藏界的“佛像热”

佛像各种变化万端的造型样式,吸引了无数有志於佛像的人,可也同时阻挡了许多对佛像了解不多的入门者。很多收藏者分得清佛、菩萨、罗汉,可佛是什么佛,菩萨是什么菩萨,罗汉是什么罗汉,却不甚了了。不但佛教知识不足备的收藏者如此,就是拍卖公司也经常张冠李戴。佛教造像有显宗佛像与密宗佛像的区别。藏传佛教即以密宗传承为主。而密宗佛像神怪众多,造型诡异多变,市场上又是藏传佛像远好於汉传佛像。在收藏金铜佛像时,就不能被繁多的品类迷失了双眼,要抽出其中辨别判定金铜佛像价值高低的基本原则,在这个指导下,分门别类,就游刃有余了。

古玩收藏界的“佛像热”

随求佛母,是佛教尊奉的“五护陀罗尼佛母”之一。据佛典记载,这五部陀罗尼具有非常奇妙的禳灾功德,如果诵持、抄写或将抄写的陀罗尼携带在身上,都有极大的保护作用,可以避免一切灾祸,满足所求一切愿望。因此在藏传佛教中,这五部陀罗尼成了佛像和佛塔装藏的重要圣物。

古玩收藏界的“佛像热”

判断一尊佛像价值的高低并不完全体现在材质上,还应看它在佛教造像史上的地位和艺术价值,看它的工艺和铭文,材质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一般来说,巨型、大型佛像的价值高于中型、小型像;宫廷铸造的高于民间的;在藏传佛像里,愤怒相高于吉庆相;菩萨装高于佛装。对于鎏金铜佛像而言,无论是否有款识证明其御制身份,只要是大尺寸,造型精美的,其价格可说是年年上涨,升值空间很大。

古玩收藏界的“佛像热”

目前,国内不少收藏者在佛像收藏上常常陷入误区,他们把明清藏传鎏金佛像作为首选目标,而对我国早期汉传佛像的收藏价值则认识不足,以至于拍卖市场上常常出现明清佛像大热,而早期汉传佛像却乏人问津。其实早期汉传佛像里也不乏精品,比如南北朝、隋唐、辽代等,中国佛教造像的高峰期铸造的佛像,以及南诏、大理等地所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佛像。这类早期汉传佛像因问世较早和存世量少而具备了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相对而言,西方很多的佛像收藏家则更看重佛像本身所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藏品外观是否漂亮则在其次。从近年来美国纽约拍卖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拍卖价最高的中国佛像还是早期汉传佛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