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降低退貨率,提高速賣通賣家利潤?

怎麼降低退貨率,提高速賣通賣家利潤?

售賣產品,不僅要時時考慮什麼時候進貨,什麼時候要做活動,還要隨時處理用戶提出的退貨難題,一旦處理不好,要麼得罪買家,平白得到差評,要麼自己虧本維護用戶利益,當然即使這樣做,也難免又得到差璾。

面對退貨難題,怎麼做才能更好的降低損失?

以下是移步電商總結:

一、先了解買家要求退貨的理由

如果說與產品質量和發貨有關,我們可以這樣:

(1)產品質量問題

用戶在收貨後使用,發現產品用不了,做工粗糙,我們就得認真的想想。是我們P圖過度提高了用戶的期望值,還是說產品在發貨前沒有仔細檢查,亦或是這批次產品本身就存在問題,我們抽查時沒發現導致?

(2) 產品實物與描述不符

產品實物與描述不符導致買家退貨,發現產品材質不是文中所說,顏色也不像圖片顯示那樣,我們就得認真的想想。是我們P圖過度,還是發貨前沒有仔細檢查,還是說抽查時數量與標本不對?

適度誇張沒問題,過度則不行。買家在收貨前對產品都有期待的,若看到後發現並非如此,一定會感到被騙了且要求退貨。

稱步電商學院建議:

關於產品描述,真實地、詳細地描述產品,有助於買家挑選產品,同時也可以降低退貨率和提高下單率。不要忘記在尺碼圖旁邊標上誤差說明。

(3)產品包裝過於簡單

產品外包裝簡單,導致在運輸過程中的變形,破損問題,買家收到貨,看著心中不會舒服。

用質量好的的箱子,運費又往上走,所以取得平衡最重要。為防震防摔可以考慮汽泡柱,不僅重量輕而且防震性能好,運費上漲還是可控的。不管怎樣,多付些運費,也比被退貨強。

(4)發貨流程不規範

在出貨之前,產品沒有檢查、沒仔細核對訂單信息,出現錯發、漏發情況,或將有明顯使用過的次品當成新品發給買家。

這種情況容易令買家退貨或者給差評,其實只要我們在發貨前有過認真檢查,制定嚴謹的發貨流程並嚴格執行,這種情況可以避免。

(5)發貨不及時

要麼是因為忘了,要麼是因庫存不足,進貨週期估算有誤,無法按時給買家發貨,導致成交不賣或買家嫌時間長取消訂單。

2.買家原因

(1) 買家下錯訂單

買家自己多拍了。只要我們沒發貨,在此之前取消的話還好,若是已發貨後取消的,我們需要與物流公司溝通,看能不能截回包裹。

(2) 產品不適合買家使用

買家依據自己情況挑選了產品。但在收貨後,發現自己不能駕馭想退貨。

(3) 無理由退貨

比如,有可能是收到後不想要了,也有可能使用一次後“不喜歡”, 繼而對產品“沒好感”或“覺得用不上了”,於是申請無理由退貨。

(4) 買家嫌貴反悔

買家下單之後,又在別的平臺或店鋪發現了價格比較優惠的同款產品。覺得買貴了,從而取消訂單。

二、退貨對賣家造成的影響

用戶選擇退貨、退款很正常,在服裝、箱包行業上發生此類事情更為常見,因此部分類目如服裝類目的退貨率一直居高不下。

退貨對賣家來說並非全無壞事:

(1)幫助我們發現產品缺點,為後續優化提供意見。

品質不好、質量不高的產品,退貨率肯定會偏高,我們可以著手改進,或調整產品生產線。

(2)提升運營能力,包括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物流渠道管控、運營效率、客服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力,進而提高賣家的市場競爭力。

需要注意的是:

退貨率太高會影響賣家的績效,降低店鋪的信譽度,影響店鋪的銷量與業績。除此外,還增加了我們的退貨成本,對產品也造成一定損耗,增加了二次銷售的壓力。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可能會遇到寄回和寄出的不一樣。

所以,我們自身的失誤要減少到最少,理性處理,在不損害用戶利益情況下,最大化的維護自身利益。“兩者相害,取其輕;兩者相利,取其重”這是處理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