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典藏有道今天说说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葵花牌”茅台的葵花商标分两种,最开始为“大叶图案”,正贴的汉字全部为繁体字,一般称之为大叶葵花,大叶葵花存在的时间极其之短,估计时间只有几个月。1960年代的茅台,经过了一段特殊的时期,披上了很多“红色”的烙印,同时也给茅台留下了时代的痕迹。

事件之一

1966年,贵州省茅台酒厂革委会成立,做出了两项影响茅台酒包装的决定。一是将内销的茅台酒更换了背标的文字。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茅台酒是贵州名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解放后在领导下,开展三大革命运动,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具有醇和浓郁、特殊芳香,味长回甜之独特风格。”这个背标一直用到1982年。这种茅台酒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大革命”。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二是将茅台酒原出口商标“飞天牌”被认为有“四旧”嫌疑而决定停用,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1967年,贵州省茅台酒厂革命委员会宣布“葵花牌”正式启用,到1975停止。“葵花牌”面世仅短短9年,非常稀少,如今在收藏圈也极为罕见。

“葵花牌”茅台的葵花商标分两种,最开始为“大叶图案”,正贴的汉字全部为繁体字,一般称之为大叶葵花,大叶葵花存在的时间极其之短,估计时间只有几个月。茅台酒厂最后选择了一款由山东粮油进出口公司拥有的“小叶葵花”商标进行茅台酒的生产制造。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由于大叶葵花未在海外注册,也未被长期使用,存续时间又极短,普遍认为其并未正式上市,曾一度让人以为这种茅台只是传说,或干脆否定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但在2012年西泠印社杭州春拍中,一瓶由日本老人收藏的生产于1967年的“大叶葵花”茅台出现在了拍卖会上并引发强烈关注,最终该瓶酒拍出了50万元的高价。(如果放到今天拍卖,一定会被拍出超百万天价。)

这是“大叶葵花”首次在国内亮相,50万元的价格也创造了60年代末单瓶茅台酒历史新高。它丰富了茅台收藏中处于特殊时期的一款罕见稀少的品种,成为时代写照的特殊注解。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事件之二

许多酒友以为茅台是白色陶瓷瓶,其实并不是,是白色玻璃瓶。用强光手电照瓶身,可以看到酒量的多少。还是1966年,贵州清镇玻璃厂为茅台酒厂试制乳白色玻璃瓶(乳玻)获得了成功,开创了酱香白酒玻璃瓶包装的先河。

之所以茅台不用玻璃瓶,是因为普通的玻璃瓶透光,会影响酒质,不利于长期保存,而茅台酒是很适合长期保存的高度数酱香型白酒,故舍弃透明玻璃瓶。另外,酱香型白酒中的芳香物质含量大,容易沉淀,玻璃瓶不够美观。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在这之前,茅台一直用陶瓷瓶和土陶瓶来避免以上问题,但陶瓷瓶造价高,土陶瓶容易渗漏,始终不满意。

茅友须知:发生在966年茅台酒厂的两件大事!

新研制的酒瓶美观大气,不渗漏,还能有效防止紫外线,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几经改进后,这种酒瓶被广泛采用替代了易碎易渗漏的土陶瓶和成本较高的白瓷瓶,并沿用至今。这对于茅台酒的包装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