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连续3次说你有病,你能否像蔡桓公那样,优雅地让他滚?

扁鹊:你有病!蔡桓公:滚!扁鹊:你有病!人教社:滚!

《扁鹊见蔡桓公》是n代倒霉孩子的噩梦,不但小小年纪就要背诵全文,还要像模像样地讲出不能“讳疾忌医”的大道理。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喻老》,《韩非子》并不是韩非亲自写的,而是后人搜集综编的。而且,《韩非子》试图讨论的,本来就是些大问题,所以有人说《扁鹊见蔡桓公》影射政治,也不是没道理。

前一段时间有消息说,人教社在最新版语文教材中删掉了《扁鹊见蔡桓公》,引发争论。争论中就有阴谋论者称被删原因是影射。实际上,《扁鹊见蔡桓公》中叙述的事情以及司马迁《史记》中所写的扁鹊这个人,都非常可疑,漏洞百出,不知所云。这才是《扁鹊见蔡桓公》被删的真正原因。删掉扁鹊,简直是100%的英明决定,是中国教育的进步,没什么值得争论的。

如果有人连续3次说你有病,你能否像蔡桓公那样,优雅地让他滚?

扁鹊这个人真的存在吗?

可能存在吧。

《韩非子》中有这篇《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扁鹊或许可能大概也存在吧。《韩非子》并不是史书,不过在史书《史记》中,扁鹊也华丽丽地亮相了。

那么《史记》可以作为扁鹊真实存在的证据吗?恐怕不但不行,反而还起到反作用。因为……

如果有人连续3次说你有病,你能否像蔡桓公那样,优雅地让他滚?

活了300多岁,还能穿越?

司马迁写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据这位史学大咖司马迁的记载,扁鹊先是在公元前530年左右在晋国给赵简子“解梦”,然后又去了虢(guó)国,在公元前655年之前让虢国的一位太子复活。

没错,史学大咖司马迁就是这么写的,时间线是倒着的,扁鹊从晋国穿越至少125年回到了公元前655年就被晋国灭掉的虢国。[1]

这里还有另一个无解的问题,扁鹊活了多少岁?

司马迁说秦武王的太医李醯(xī)因为嫉妒,派人刺杀了扁鹊,大概是公元前310年的事。这样,655-310=345,这还得假设,让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时候,扁鹊为0岁的婴儿。

如果有人连续3次说你有病,你能否像蔡桓公那样,优雅地让他滚?

嗑了药,开了天眼的真·神医

搞不清楚年代,只能算是史学大咖司马迁的小错误。重点是,如果你只看《扁鹊仓公列传》,你会怀疑《史记》是18流网络写手写的玄幻小说。

比如,据史学大咖司马迁介绍,扁鹊年轻时遇到了一个叫长桑君的人(暂且称为人),两人王八看绿豆一见钟情,互相认为对方不是一般人。后来长桑君终于憋不住了,给了扁鹊一颗大力丸和一堆神奇的药方。大力丸让扁鹊开了天眼,比西方的伦琴早2000年发现了X射线,几米开外就能看穿一个人的五脏六腑有没有病,有什么病。而且长桑君留下的药方也能包治百病,这让扁鹊成了全知全能的全科医生。

现在你知道,扁鹊为什么被称为“神医”了吧?神话故事里才存在的医生,简称“神医”。

然后,扁鹊带着这双透视眼,去见蔡桓公了。这时时间走到了公元前357年,因为据《史记》记载(这个时间应该是靠谱的,即使有误差也在合理范围),蔡桓公是公元前357年死的。

如果你是蔡桓公……

换成是你,如果一个牛逼哄哄自称神医的人3次在几米开外说你有病,你是否能像蔡桓公那样,不但不过去揍他,还很有修养地让人把他送走?

《韩非子》不是史书,但《扁鹊仓公列传》也记载了扁鹊去齐国给齐桓公田午看病的事情。历史上有两位“齐桓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公子小白,另一个就是这位战国时期的田午。由于当时齐国已经灭掉蔡国,因此齐桓公也被称为蔡桓公。[2]

上面提过,《扁鹊见蔡桓公》是我国青少年在课堂上最初接触的几篇文言文之一,教育工作者们妄想着通过这篇课文培养孩子们对古文、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但是“朗读并背诵全文”不知道给了孩子们几万点暴击。除了背诵全文外,孩子们还需要背诵关于这篇课文的种种标准答案。

比如,关于这篇课文的意义,最标准的答案就是教育大家不要“讳疾忌医”。扁鹊是神医,是真理的持有者,是男一号;蔡桓公是妄自尊大、讳疾忌医、病入膏肓、死了活该的大反派。

讽刺的是,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而2500年后的今天,是标准答案的时代。

如果有人连续3次说你有病,你能否像蔡桓公那样,优雅地让他滚?

把扁鹊尊为神医,是蠢还是坏?

确实,在这个时代,仍然有人讳疾忌医,不但不愿治病,还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面对自己的错误死不悔改。但是,又有多少所谓的神医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贩卖养生谣言、卖药酒的、卖保健品,哪个不是想扁鹊一样,三句话不离“你有病”?

医学首先是科学,然而扁鹊却是个开天眼的“神医”。古代人科技落后、认知能力有限,信这种怪力乱神也就算了,现在仍然有人(包括在高科技环境中长大,天天玩着智能手机的年轻人)信那些所谓的“祖传秘方”,能说这跟他们小时候背诵的关于神医扁鹊的标准答案无关吗?

百度百科的扁鹊词条,处于锁定状态(有理由怀疑内容争议太大,不断有人修改),最开头写着“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看似是想用一个权威标签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那么词条内容质量如何呢?除了回避了司马迁混乱的时间线之外,扁鹊那些怪力乱神的奇闻异事几乎全部保留。

别拿寓言当历史,别拿愚昧当文化。

每次遇到卖保健品的,我都想问,你说的这些东西你自己信吗?那么我想问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你们编写的百度百科扁鹊词条的内容,你们自己信吗?那些什么换心术、起死回生术、开天眼的神药,你们自己信吗?

信就是蠢,不信就是坏。

有人说蠢就是坏,我完全同意。

汉隆剃刀原则:能用蠢来解释的事情就不需要用坏来解释。

这让阴谋论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里,应该有蠢货若干。

还有真相吗?

2012年,成都地铁挖坑挖出了一大堆竹简,都是医书,其中的《脉书·上经》被认为跟扁鹊的“医学理论”有关。于是有人认为这是扁鹊本人及其事迹真实存在的证据,但这在逻辑上其实更接近于循环论证。“XX理论是扁鹊提出的”这个前提就没有充分证据,然后因为发现了关于XX理论的记载确实存在,就去证明扁鹊这个人存在,这是循环论证。

那么久远的事情,想把真相理清,几乎是不可能了。本文最后只表达一下个人观点,不是标准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更可能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德艺双馨的医生,被人尊称为“扁鹊”。《韩非子》和《战国策》分别以扁鹊为题材讲了两个寓言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和《扁鹊见秦武王》。这两个故事可能是基于一些极为基础的史实,比如两位君主真的见过扁鹊,但绝对不是完全的真实事件。

因黎民和百姓受益于扁鹊的医术,另有一些市井传说,不管有意无意,夸大了扁鹊的事迹。而且,由于古代人极为有限的认知,他们把扁鹊神化。至于扁鹊的医术到底有多高明呢?对比一下战国时代、历朝历代和当今的人均寿命数据,可以很轻松得出结论吧。扁鹊的医术绝对不会高过今天一个非医科专业、只是“久病成医”的普通人。

司马迁根据《韩非子》《战国策》和民间传说,再加上一些不靠谱的脑补,随意攒了一篇《扁鹊仓公列传》,也不列出参考文献。当然,他想列也列不出来。

由于《史记》的特殊地位,历朝历代崇拜权威的蠢文人继续以讹传讹,一直传到今天。

注释

  1. 历史上有东南西北4个虢国,公元前655年最后一个虢国被灭。司马迁也没说是哪个虢国,我们就以最后这一个为准。
  2. 类似的还有《庄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即魏惠王,梁国被魏国灭掉。

相关参考:

  •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
  • 百度贴吧:《史记》中记载的关于扁鹊的事迹是真实可靠的吗?https://tieba.baidu.com/p/5390766141
  • 《华西都市报》:失传的扁鹊绝学?老官山汉墓920支医简震惊考古界http://js.ifeng.com/a/20180917/6886226_0.shtml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