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抬来一块老旧匾额,杂项专家鉴定为真品,书画专家一脸不开心

以往的鉴宝节目经常见到持宝人对自己的藏品信心满满,认为自己检着漏了,而经专家认真鉴定后,并不认可是真品时,持宝人也许是因为自己花了大价钱,也许是不相信自己眼光那么差而脑羞成怒,会与专家现场发生些争执,还真没见过专家之间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各执一词,现场争辨起来

藏友抬来一块老旧匾额,杂项专家鉴定为真品,书画专家一脸不开心

到底因为什么争辩呢?那还得从这位藏友抬上来的收藏品说起。这位藏友抬上来一个大大的匾额,这块匾额看上去有点历史沧桑感,整体灰灰的感觉,上面从右至左阴刻四个大字“又一彝斋”。阴刻法就是刻出的字低出平面,还有一种为阳刻,跟阴刻正好相反,字是突出平面的。

藏友抬来一块老旧匾额,杂项专家鉴定为真品,书画专家一脸不开心

这块匾额最后提字为笥河朱筠,朱筠,这个人是清乾隆时期的官翰林学士,非常有名的一个人,曾与纪晓岚等人共同进行过四库全书的编修。

藏友抬来一块老旧匾额,杂项专家鉴定为真品,书画专家一脸不开心

题字为笥河朱筠

彝,在古代是指青铜器,经专家猜测,”又一彝斋“,很可能是古代一文人得到一件心爱的青铜器,于是把放有青铜器的房间命名为“又一彝斋”,此匾属于文人雅士表现自己雅兴的一块文房匾,而且这块匾上共有七枚印章,非常珍贵,最后专家断定此匾为“清代晚期楠木文房匾”真品。但是现场另一名书画专家,一直没有表情的坐在那一言不发,主持人问其原因,原来这位专家站在书法的角度认为这块匾上的字写的太不象样了。另一层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当珍贵文物保留的价值,而鉴定为真品的专家认为匾额上的字和书法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匾额出于工匠之手非写书法本人,肯定会有字体上的差异,不能太苛求,所以依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藏友抬来一块老旧匾额,杂项专家鉴定为真品,书画专家一脸不开心

争辩中

于是乎,一位杂项专家一位书画专家都站在自己领域的角度出发,开始争辩起来,现场专家争辩还是头一次遇到,不过古代的文物都是有当年的历史背景,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评论、去认知,可谓仁都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