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亦有道——吾鄉淮安的楊三眼傳奇

淮安人在晚清時代官做得最大的,莫過於直隸總督楊士驤了,此人祖父曾做過漕運總督,父輩也曾有人當過知府,算是出身官宦世家。楊士鑲曾是袁世凱的左右手,其弟楊士琦更是老袁的心腹謀士。老袁失寵後,楊士驤總擔心禍及自己,因此無論公私場合都竭力強調已與老袁劃清界限,以至於每每失態,最後死於憂患中,只有五十歲。

楊士驤對家鄉不錯,在外做官期間每遇到淮安籍人士都能以禮相待,有求必應。對家鄉的公益事業也比較熱心,經常出錢出力。因此,老家人對楊士驤口碑不壞。

盜亦有道——吾鄉淮安的楊三眼傳奇

楊士驤(1860-1909)

卻說楊士驤有一堂叔,排行第三,因為眉心之間有半個銅錢大小的黑痣,人稱“楊三眼”。楊三眼自幼不愛讀書,慣於遊手好閒,舞弄刀槍。長大後成為地方有名無賴,經常詐取別人錢財---主要敲詐對象都是富人,窮人也沒錢嘛。得來的錢財偶爾也會施捨點給窮人,得錢的窮人則交口稱讚他為大俠,富人則又怒又怕,去衙門告官也都不了了之,不僅沒有證據,而且地方官也不願得罪楊家。

官府拿楊三眼沒辦法,不代表楊三眼就能一直高枕無憂。我們知道舊時代的宗族家規是很嚴格的,尤其是楊氏這樣方興未艾的大家族,決不能允許浪蕩子弟玷汙家族聲譽,因此楊三眼沒少受家法侍候。

大約到了中年,楊三眼眼見自己身無餘財,家人又不待見自己,決定北上保定投奔侄兒---時任直隸總督的楊士驤。

見到楊士驤時,楊三眼涕淚齊下,悔恨過往,發誓要重新做人,保證不給家族抹黑。

楊士驤從家人以往來信中知道這位堂叔行為不檢,但憐其已有悔改之心,便接納下來,安排在總督府賬房做個臨時工,每月略微給點零花錢。

盜亦有道——吾鄉淮安的楊三眼傳奇

此後楊三眼痛改前非,對待勤勤懇懇,小心謹慎,對人謙恭有禮,從沒有得罪過一個人,閤府上下無不稱讚他。楊士驤見堂叔果真悔改,心裡也非常高興,不但給他轉為正式工,還加了薪資。

楊三眼平時很少外出,偶爾出去都會買一些舊皮箱回來,幾年下來買了一百多個。見同事們很奇怪,他便解釋說:“皮箱在南方比較少見,而且價格很貴,我把這些舊皮箱帶回南方賣掉,除去成本及運費還可以略微賺點錢。”眾人聽後皆佩服他有生意頭腦。

忽然有一天,楊三眼找到楊士驤說:“老侄,我已經離家三年了,非常想念家人,準備回去一趟,暫請幾個月假可以吧?”

楊士驤眼見堂叔已改邪歸正,如今回鄉省親,當然贊成,不僅額外送了一大筆盤纏,還讓他帶回一些衣物土產饋與家人。

於是楊三眼僱了七八輛大車,將行李及數百個舊皮箱全部搬上車中,讓人略微意外的是,皮箱全部上鎖,眾人私下猜測可能是楊總督饋贈禮物。

車行一日,傍晚時候已離開保定一百多里,距離下一驛站還有四十餘里,此時官道兩旁未見旅店人家,唯有一座極為壯觀的寺廟,廟名“通天寺”。

當時通天寺極其有名,香火旺盛,達官貴人經常前來佈施,廟裡和尚又善於經營。因此寺產豐富,光良田就有上萬頃,更兼下轄數十處寺廟。

盜亦有道——吾鄉淮安的楊三眼傳奇

楊三眼上前敲開廟門,說自己是直隸總督家人,奉命護送總督府私人物品回鄉,因距離驛站太遠,要求在寺廟借住一晚。

廟裡和尚與達官貴人交道打的多了,知道侍候得當自有無盡好處,當然沒有不允之禮。

於是楊三眼將行李皮箱全部搬到自己客房中,又請小和尚為買了幾十張牛皮紙,一罐漿糊,一把剃刀。

等到諸物齊全後,請和尚將浴盆抬到自己房中,然後用牛皮紙粘上漿糊將所有窗子全部貼上。當時正是盛夏,天氣炎熱,和尚心裡奇怪,戳破窗紙偷看客人在搞什麼鬼。

只見楊三眼坐在裸身坐在浴盆裡,拿著剃刀邊剃腿毛,邊自言自語說:“都怪你不好,害得我在直隸無法安身。”

和尚聽了摸不著頭腦,於是跑去跟方丈說。方丈一聽,大吃一驚,連忙讓腿快的和尚前去報官。

原來前些日子有位名叫“飛毛腿”的大盜在京城作案,偷盜了某位王爺家大量財物,王爺大怒,要九門提督府定期交人,因此京城周圍都貼有懸賞告示,方丈一向消息靈通,自然知道此事。

盜亦有道——吾鄉淮安的楊三眼傳奇

當天後半夜時分,地方縣令親自帶兵包圍了通天寺,將楊三眼一行帶回衙門審訊。

楊三眼並不慌張,只說自己是總督親戚,攜帶總督私人物品回鄉,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快馬前往保定一問便知。

縣令半信半疑,將楊三眼下獄,又悄悄派人連夜前往直隸總督府問個究竟。

縣令派出打探消息的人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回來,回說已和總督府管家確認清楚,此人不僅是總督的長輩親戚,而且為人忠厚老實,絕非大盜飛毛腿,所帶行李都是總督私人饋贈。

縣令急忙將楊三眼請出監獄,又在縣衙大擺宴席賠罪,請求楊三眼不要將此事告知總督。席間,楊三眼大發牢騷,說:“這幫和尚聽風就是雨,見財起意。我不在這兩天,不知道我的行李有沒有被他們掉包。我這邊有物品清單,請大老爺將我的行李拿來核對,不但可以為我洗清嫌疑,還我清白,還可以保證我私人財物沒有丟失。”

縣令一聽正中下懷,於是派衙役將行李運到縣衙,連方丈一起帶來。

皮箱一一打開,眾人一起傻眼了,哪有什麼財物,皮箱裡都是破舊袈裟木魚等物。楊三眼看完怒氣沖天,說:“果然將我的行李掉包了,哪有人千里迢迢的運這些破東西,再說總督衙門裡怎會有這些東西?”

盜亦有道——吾鄉淮安的楊三眼傳奇

通天寺方丈也極其驚訝,再三辯解自己寺內不可能有人做出掉包行徑。但楊三眼不依不饒,揚言將回總督衙門告狀。

最後縣令打了圓場,罰通天寺一萬兩白銀與楊三眼。好在一萬兩白銀對於通天寺只是小菜一碟,方丈不願招惹總督府,只好自嘆倒黴。

於是楊三眼心滿意足的帶著銀子回到老家當了富家翁,再不回總督府。

楊士驤聽聞此事後,感慨萬千的說:“沒想到我這堂叔的心思竟如此深不可測,我以後再也不敢輕信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