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比国外晚了一个月,由彼得·杰克逊制作、根据菲利普·瑞弗2001年畅销小说《掠食城市:致命引擎》改编的科幻冒险巨制《掠食城市》上周末终于在国内影院上映,而正如所有人所预期的那样,这部电影的市场表现……很不好。非常惨淡。

此前,国外媒体对这部青少年大片的评价也普遍不佳,尽管有彼得·杰克逊的热情参与和一些壮观的视觉效果,但组装拼凑式的剧本(杰克逊本人也是编剧之一)从根本上宣告了这部电影的失败。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题材绝对有潜质拍出一部好电影。但可惜主创缺乏判断力,没能避开该类型电影的种种陷阱,最终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华丽又沉闷甚至根本没有发挥其潜力的电影大片的空壳。

随着压倒性糟糕口碑的可怕蔓延,这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票房一片黯淡,有四部小说做基础、明显意在打造成新电影系列的《掠食城市》基本上没有机会拍续集了。

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我建议不要浪费电影票,花钱买不开心,但如果你是非看《掠食城市》不可的好莱坞大片影迷,那么你一定要选择最大的银幕,如此你才不虚此行…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7. 套路化的情节和人物

从始至终,这部电影充斥着大量先前你在许多大片里已经看到过的人物和情节元素,从像《星球大战》这样的经典到近期更讽刺的试图复兴青少年类型电影的《黑暗心灵》,不一而足。

为了各种无关紧要的过场情节,影片给观众介绍了无数的人物和名字,而这些只给影片绘制了光鲜的外壳,实质上并没有特别的新鲜感或创造性。

主角是“天选之子”,形单影只,身世成谜,背负血海深仇,反派则是一个留着脸面胡,试图拯救世界的唐纳德·特朗普式的行政长官,再后来这部电影又加入一些很酷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救世英雄,形形色色不一一列举,总之这些都能在他处找到原型。

因此这部电影总体感觉过犹不及:有许多次要角色完全可以删掉——特别是邪恶的撒迪厄斯·瓦伦丁(雨果·维文)的女儿凯瑟琳(莱拉·乔治)——更不用说过量情节剧式的支线剧情导致整部影片极度膨胀完全失控。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6. 过于一本正经

这是青少年类型电影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掠食城市》也不例外。

这部电影大多数时候都非常郑重其事,希望观众能够深深地投入到忧郁的人物和背景设定中,尽管这些设定脑洞很大。

这部电影中甚至匆匆展现了《神偷奶爸》吉祥物小黄人的雕像,并称之为旧时代的“文物”——当然,小黄人也隶属于环球旗下——但却要求我们板着脸认真严肃地接受这个末日后的蒸汽朋克未来世界。

而且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在说了一个形容自慰的黄色笑话之后,不到5秒内,用霰弹枪轰掉了许多人的脑袋。

可惜,新手导演克里斯蒂安·瑞沃斯并不知道如何协调这些严肃的和可笑的元素,这些场景如果能更有意识地发挥戏谑风格,肯定更容易让观众融入其中,也会更有趣。

即使雨果·维文,似乎也做好了再次重复史密斯特工的准备,对反派角色的刻画基本上一成不变的冷酷单调。实在令人失望。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5. 糟糕的剪辑和导演

《掠食城市》是克里斯蒂安·瑞沃斯的导演处女作,这位新西兰导演曾担任了彼得·杰克逊绝大多数电影的分镜师或视觉特效总监。

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环球敢于给一个新手导演开出1亿美元,哪怕他有一个像彼得·杰克逊一样有才华的朋友,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当然《掠食城市》中有很多吸引人的视觉场面,但克里斯蒂安·瑞沃斯无法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导致无数的场景因为粗糙、空间混乱的剪辑而变得难以令人消受。

安娜方(智海)参与的动作戏尤其凸显了这一问题,克里斯蒂安·瑞沃斯在特写镜头之间部署了太多次剪辑,导致原本非常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几乎完全索然无味了。

甚至一些基本的对话场景也因为不必要的频繁剪辑而造成了干扰。

虽然没有人说克里斯蒂安·瑞沃斯应该回去继续干他的老本行,但下次他应该先找一个小规模的项目磨练磨练手艺,因为《掠食城市》这样的大片显然他还掌控不了。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4. 充斥着笨拙的对白

这部电影里充满了大量烦人又笨拙的机械式对白,甚至不多数的这些对白都不是出自其中的机器人角色之口。

这也是该类型电影的一个通病,《掠食城市》中有许多人物角色倾诉往事、解释背景故事的场景,为了使观众尽快有效地接收这些内容,有时还伴随着不必要的闪回镜头。

而且,角色们不断直白地倾诉他们的感想,显然是为了迎合那些不愿动脑子的观众。

同时,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陈词滥调的样板式对话,例如雨果·维文饰演的反派角色跟主角海丝特(海拉·希尔莫)交谈时“你和我没有什么不同“的一番说辞,只不过是对套路化对白的一次轻微改版。

这部电影的脚本由彼得·杰克逊参与创作,但从台词对白来看完全就像一版粗略的初稿,实在令人困惑。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3.生硬又没必要的爱情戏

因为这是一部青少年电影,所以命运多舛的男女主角之间必须得产生浪漫爱情,尽管相比其他类似的很多影片,这里的爱情故事已足以令人接受,但仍然完全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在故事开始之初,海丝特和汤姆(罗伯特·席安)自然而然地彼此排斥,尤其是海丝特对汤姆非常冷淡。虽然我们作为观众相信这种关系必然会发生改变,但最终两人的情感转变却来的非常廉价,毫无触动可言。

到了第三幕,海丝特冰冷的内心已经迅速融化,而且产生了一丝爱情,但这种强制性的剧情发展只会让你对这种刻意的安排哭笑不得。

这也让海丝特本就不牢靠的角色形象更加感觉不真实,老实说,让两个主角单纯成为朋友,又有什么问题?

只要故事够精彩,无需错综复杂的腻歪爱情,观众也绝对会买账。故事精彩是最基本的需求。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2. 时长太长&节奏失控

尽管作为一个新电影系列的首部大片,《掠食城市》128分钟的时长并不为过,但由于累赘内容太多,让人真的感觉很漫长。

过多的人物角色以及他们自己的背景故事,再加上大量半吊子的次要情节和各种拼凑而来的故事设定,导致这部电影的观赏过程非常难以为继。

直到最终正片结束,你也很难为这部空洞冗余的大片所振奋,只会感到筋疲力尽。

显然这部电影如果能够删掉大部分敷衍了事的对白陈述,简单地加快节奏,将时长保持在110分钟左右,这种情况会立即得到改善。

就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来说,2个小时多一点儿的时长看似非常合理,但问题在于,它的节奏完全失控了。

不吐不快!《掠食城市》让人大失所望的7个原因


1. 结尾崩坏

这里不做具体剧透,总之相比开场片头,这部电影的结尾简直不值一提。

虽然,在疯狂夸张的大结局中确实有一些吸引人的视觉场面,但你必须得忍受一些司空见惯的视觉大片通用套路,还有一个至少一个小时之前你就已经知道的滑稽剧情转折,而且最后非常乐观的告别也不会带给你一丝情感触动。

在一定程度上,结尾正是这部电影众多问题的一个缩影:基本上从没考虑故事的基调或连贯性,只希望观众会沉浸在大场面和视觉特效中,而不会花一丁点儿的时间批判性地加以思考。

所以,《掠食城市》空有一个华丽的科幻外壳。当然在这部缺乏价值的空洞大片中也有一些好的元素,那就是它的看点所在了……

你会去看《掠食城市》吗?或者问你看了吗?如果看过,你觉得怎么样呢?请在留言评论中说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