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一起去觀察世界,見證歷史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一起去觀察世界,見證歷史

12月17日,我忙裡偷閒來到大同大學,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在生活上、在職業生涯中的感悟。終於趕在了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能和可愛的同學們一起面對面,算是十多年來從事新聞工作的一個小總結!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_-)

親愛的同學們:

非常高興來到這個講臺,我五年前,專門在大同陽高縣錄製過一次節目,是陪著阿寶一起回老家,探尋了他成長的足跡,節目收視率很高,總覺得大同是一個很神奇的城市,帶給我很多好運氣。事實上,我曾經多次來過大同大學,見證了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同學越來越棒,因為我的外甥李橋,就畢業於這個大學新聞專業。今年他在北京結婚買房,找的人生的另一半,也畢業於大同大學新聞系。

所以,我和你們在座的各位天生就有親切感,是一家人。特別希望今天下午的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特別有用的東西。無論是一點點鼓勵,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社會知識,都希望能夠讓大家有一些改變。這也會讓我很感動,覺得不虛此行。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在2018年,最後一個月,終於忙裡偷閒,在我去過了雲南香格里拉、德欽,在海拔兩三千米的維西縣,調研美麗鄉村的精準扶貧工作之後,在海南博鰲參加了一個美麗鄉村國際論壇之後的第二天,回到北京,馬不停蹄,再次收拾行李來到大家的面前。感覺時光,特別快!但不管怎樣,我們坐到了一起,我就想把年輕時最應該珍惜,最值得交流的一些,課本里有可能沒有的東西跟大家聊一聊,探討一下。

聽說在座的同學們大多是學習新聞和新媒體專業的,我想先從記者說起,也講講我自己從事記者職業的感悟,講講我的故事。因為我曾經也是你們中的一員,特別理解大家,希望我能像朋友一樣與大家交流,貼近大家。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記者,任重而道遠,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著名的新聞人普利策曾經說過,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記者是船頭的瞭望者,普利策新聞獎也是新聞領域裡的奧斯卡,輿論領域裡的諾貝爾獎。那我們這個國家,這艘有著五千年曆史文明的文化巨輪,正在邁入一個新時代,也希望有更多有新聞理想,有社會責任感的新聞守護者和船頭瞭望者。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那你們心目中記者的形象是什麼?是戰地記者,敢於在硝煙瀰漫、炮火洶湧的戰場上衝上前去,報道一線新聞的戰士?是走基層的記者,能夠和老百姓心貼心,傾聽基層普通同胞疾苦的新聞農民?還是兩會記者,在人民大會堂,既能向總理提問,也能和代表們親切交談?

是的,這都是記者,戰場、會場、有危險的地方,有新聞的現場,都是記者這個職業會去到的地方。有一句話很流行,“記者永遠在路上”,在路上就要朝著目標前行。

無論你在哪裡,這個職業都不輕鬆,都需要專業的新聞素養。要做有準備的人,才能在眾多的新聞戰役中勝出,成為海量新聞領域裡獨樹一幟的佼佼者,要有足夠多的積累,足夠敏銳的新聞眼光,足夠獨到的見解。當然,還需要勤奮和努力。才能當新聞發生的時候,當鏡頭對準你的時候,能夠及時把想要提出的問題,精準地傳遞出去。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我是怎樣選擇了記者這個職業呢?當年上大學,我是北京廣播學院學的廣播電視工程專業,當年我們這個專業簡稱“電工”,大學畢業以後有思念在技術領域,擔任工程師的經歷。我想總結的是:每個人的人生,“一切改變皆有可能。”在座的各位,都有無限想象的空間,去充實你的未來。只要你對記者這個職業感興趣,有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就會在這個職業上堅持和努力。當然,你也可以對任何你喜歡的事業感興趣。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小學、初中、高中——我是在晉城市、陵川縣。和很多在座的同學們,可能有一樣的成長環境。我讀書時的理想是當醫生或者老師。我上小學的時候,感覺學校校長就是最厲害的。因為老師管我們,而校長則可以管老師。

後來,上初中的時候,有一位同學說,“你寫字這麼快,將來可以當記者。”那是我對記者的第一印象。大概,那個時候瞭解的記者就是“記”東西,寫的快,就可以速寫、速記。這個功底確實在工作中會很有用。

高中,我上的是晉城一中,今年11月7日,校慶當天學校成立了校友會,我還擔任了校友會的理事,與眾多企業家一起商討如何更好服務家鄉,服務學校,感覺很有責任感,十分想念那些青春年少的時光,十分珍惜和高中同學一起在學校度過的美好往昔。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最近我翻開了高中、大學時寫的日記,也有很多煩惱。比如,考試考不好。還有住校的不適應。看到那些記載,我突然想起一句話想在這裡分享,就是張愛玲說的:“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但我要說的是,年輕時可以經常寫日記,經常在日記中總結,回味和思考。可以不斷地給自己鼓勁。就算是定了一個學習目標,沒有執行多少天就堅持不下去了。那鬆懈兩天,我們再製定計劃,有目標。總是可以指引你往前走。

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可以讓你的青春隨時套現!隨時回顧細節,就連踢足球,誰贏了幾比幾誰都記得。還有我們上高中的入學時間,是9月12日,都在日記裡寫的很清楚。而我也是把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現在,很多朋友都說我記憶力好,很多被大家遺忘的往事,我卻經常可以說得很清楚,這主要得益於記日記的好習慣,同時愛思考,愛回憶,愛總結。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上大學,我覺得我讀的廣播學院,特別注重實踐。每個學年放假,老師都會給我們發學校的介紹信,介紹同學們去各地電視臺去實習,當然還主要取決於每個同學的積極性。

從大一暑假開始我就去了晉城電視臺實習,教我的老師現在還是我的好朋友,她後來還考了博士去了中國傳媒大學當教授。事實上,我們的學校贏在實踐上。就是每一位同學畢業以後到各地電視臺去工作,上手很快。

1997年,香港迴歸直播,我們剛好大三暑假,第一次正式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央視第一次連續三天不間斷直播。當時關注的只有技術,我工作的時候,只看到了技術背後的責任和辛苦。每一位負責人都是緊繃了已跟弦,絲毫沒有懈怠。確保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直播信號沒有任何差錯。部門主任聯繫72個小時,感覺他都沒怎麼休息。後來直播結束,直接就在機房裡隨便找了一個角落就去睡覺啦!後來,當我有機會去聽當時的新華社駐香港分社記者周南,講香港迴歸背後的故事,歷經了21次談判等等,所以,重大事情發生的時候是要帶上時代背景去分享!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一個歷史時刻就在眼前。在這樣的時刻,當時的我,還沒有這麼深刻感受到“歷史性”這幾個字的分量,更多的感受,是來自於以後的成長。如我自己在朋友圈中分享所說,多年之後,聽很多人說起香港迴歸的政權交接細節。當年我最關注的是技術的保障,直播如果不出信號如何應急。而全世界觀眾關注的是,五星紅旗和紫荊花旗是不是不差一分一秒,剛好升起。

香港迴歸第一天,英國媒體報道:香港迴歸第一天,賣油條的賣油條,賣豆漿的賣豆漿,沒有出現預想中的繁榮!

新華社的報道是:香港迴歸第一天,賣油條的賣油條,賣豆漿的賣豆漿,跟過去一樣平穩繁榮!

同樣的現象立場不同結論不同!但是,大事面前,生活場景作為報答切入點。有興趣的同學,大家可以去網絡視頻上去看這期間的新聞。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大學畢業以後,我加入了中央電視臺播送中心,在播出部負責播控值班。關於新聞聯播主播的背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監視器,而且出現的是同一個畫面?這其實是每一個監視器都是監看來自於播出系統,不同設備的信號,當任何一個監視器出現畫面問題,就可以及時找到問題所在,從而通過應急播出而排除技術問題。

即使是技術崗位,我們在中央電視臺接受入臺教育:也要有政治性,比如給我們講李瑞英的故事,她總是堅持“我的聲音和形象只屬於新聞聯播,”拒絕其他商業活動邀約。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關於全局性,有這麼一個案例,《焦點訪談》——暗訪上海某國產品牌化妝品,一位資深記者用二十多天的時間,暗訪到該企業,在製假造假方面的畫面。最後,記者自己在節目播出前斃掉了這個節目,考慮到國產化妝品企業的剛剛在那幾年展露頭角,報道出來之後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最後直接把節目郵寄給企業領導,讓他們來整改,而不是通過電視廣而告之。這是我們將來可能會遇到的暗訪曝光的案例,那總有一種更大更多值得考慮的全局觀,值得去掂量和思考責。

關於新聞報道本身,還要文章如何寫,我想大家專業的課堂上都會學習,新聞簡單說就是把看到、聽到、感知到的一些事件通過文字、圖像、聲音、視頻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大家。新聞每天都有,角度各有不同。這句話更是適合我們每個同學,比如我們要在社交平臺去發佈一條消息,使用什麼樣的圖片,用什麼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一定會有不同的角度。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有一個節日,就是每年11月8日的記者節,我們學新聞的同學一定要一起慶祝。去年11月5日回中國傳媒大學母校參加了一次記者節的慶祝,這臺晚會以“一個記者的日記”,講述了這個職業的人生過程,節目本身是學校的一堂公開課。邀請了28所高校的學生記者代表出席,從外聯、策劃、統籌、直播到新聞報道,全部都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特別專業和讓人感動,在那樣一個環境的感染下,我們都深深地為我們從事的這個職業深感驕傲和自豪,願意為之付出畢生的精力和一切。

“記者永遠在路上”是一個充滿理想色彩的表述,表達著走遍世界、四處奔波的人生苦樂。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經歷,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雜家”,各個行業,我們都可以涉獵。社會生活,五彩繽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七十二行,行行有道。面對這些,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不能當外行人、說外行話,詞不達意,貽笑大方。因此,在學好新聞業務,打好文字表述功底的基礎上,學政治,學理論政策、學科技法律;向向人民群眾學,向被採訪對象學,學而不厭。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與人交往:自信是最重要的前提。怎麼樣的溝通和採訪才可以給人留下良好印象?幾個關鍵詞:信任、友情和真誠。大家都是心有共通,情有共生,唯有如此才能獲得認可和共鳴。希望每一個曾經採訪過的對象,都能對你留下良好印象。學會傾聽,學會用眼神交流,提問有準備,又恰到好處。

同時,練就一副善聽八方的順風耳。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新聞記者最致命的忌諱就是偏聽偏信,以偏概全。因此,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聽覺器官,隨時隨地做生活的有心人,確保報道的客觀、公正、真實、全面。

再一個,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巧嘴巴。新聞記者的職能就是傳播信息,搞好宣傳。為了宣傳工作的需要而去採訪,在採訪中也要藉助宣傳工作的效果,去增強和提高對客觀事物所蘊含的新聞價值的發現和發掘能力。那怎樣迅速打破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防線,儘快建立信任,讓被採訪者樂於回答,敢說真話,這也是需要在生活的實踐中去總結和鍛鍊。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重要的是,要有一雙樂此不疲的妙手。一是養成隨手筆記的職業習慣。蒐集資料信息,記錄點滴心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二是勤於寫作,把所見所聞所感儘快付諸文字,努力縮短新聞事實的發生與受眾感知之間的距離,力求最大的時效性。三是精心修改。大家都說,“文章不厭百遍改”,“千錘百煉出華章”。要按照“短些、短些、再短些”的要求,刪繁就簡,多出精品。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進入了“人人都是記者”、“到處都是報道者”的自媒體時代,每個人拍攝現場照片比職業記者更便捷、更快速,當事人的網絡直播比任何傳統媒體的跟蹤報道更直觀、更有震撼力。

我們可以解釋,傳統媒體的記者更具“專業性”,他們描述的事實更客觀、更具公信力。內容永遠為王。作為新時代的傳媒人,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刻苦學習,勤於實踐,練就採寫、編評、播、拍、做等紮實基本功,為走向社會一線打下堅實基礎,做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在偉大的新時代中勇擔使命,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讓我們一起去觀察世界,見證歷史!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與大同大學寇福明校長一起暢談大同大學的變化)

演讲|一起去观察世界,见证历史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為你推送最暖心的文章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