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

兒時的年味


兒時,每當進入臘月,一陣糯米香味便在村子瀰漫擴散,那種誘人的香味足以將我們這些在曬穀場上瘋玩的野孩子,吸引到那加工餌塊、米花的小作坊裡。

在農村老家,臘月是加工餌塊的季節,有餌塊加工作坊的人家,總要請幾個揉餌塊的幫工師傅做個把月的短工,幫助作坊裡揉捏餌塊。家鄉的餌塊揉捏的像一塊磚頭那麼四方,重量也基本差不多。揉餌塊的漢子有些心靈手巧的還能夠從揉捏的餌塊上取下一小坨餌塊頭,揉捏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小鴨子、小公雞等模型,我們這些小孩,每當得到一個小動物模型的餌塊,那種高興的心情無法言表。有時一個餌塊小動物模型,總要拿著玩耍幾天,晚上睡覺都會拿在手裡,直到這個動物模型變形出裂口,才會把它放在炭火上烤吃。

兒時的年味


臘月裡,最讓人感覺年味的莫過於每年的殺豬飯。那些有在外工作或打工的人家的兒女,不管路途有多遠,都會趕回家中吃一年一次的殺豬飯。趕上年成好些,有的人家一年當中能養出兩頭體重都達三百多斤的豬,一頭自己宰殺做年豬,一頭出售給親戚朋友賺錢做一年家中購買農具、糧種、化肥等的費用。

兒時的年味


吃過殺豬飯後就到年邊了,各家各戶都在為過年做準備。到除夕的早上,幫著大人粘貼對聯門神,是小孩子一年中最喜愛做的事。男人們忙著殺雞宰鴨,女人們則忙著生火熬豬腳、炸酥肉。家中經濟寬裕些的,將新買的錄音機放在神龕上,一邊聽著動聽的音樂,一邊貼著門神、對聯,心裡別提有多愜意。到了傍晚,人們在神龕前祭拜祖先,小孩子則搶著燃放鞭炮,享受一年中最肆意的快樂時光。

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吃著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飯後,長輩就給孩子們每人貳角、伍角、一元不等的壓歲錢,那時雖然錢少物質匱乏,但我們卻覺得那樣的“年”才是最快樂、充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