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是成年人,該把情緒戒了!

別讓情緒,

成為心魔。

完美與破碎,沒有一定的界限,全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劉墉

好多年前,我剛創業那會兒,因為經驗不足,接連錯過了幾個關鍵客戶。

你已經是成年人,該把情緒戒了!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整晚失眠,整日不出門,一度陷入焦慮之中。

某天的一個清晨,我爸邀請我出去走一走。

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印度的一個車站上,一個貧民窟的孩子坐在椅子休息,他衣著襤褸,連鞋都沒有。

沒一會兒,車站裡陸陸續續的來了很多等待坐車的人。

在一片的擁擠中,一個富人家的孩子在上車的一瞬間,一隻鞋被擠掉了。

那個貧民窟的孩子,撿著這隻鞋想還給這個富人家的孩子。

可是火車越來越快,那個貧民窟的孩子怎麼也追不上。

這個時候,我爸問我:你猜後來怎麼樣了。

我搖了搖頭。

我記得很清楚,我爸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說:

那個富人小孩,把腳上的另一隻鞋也扔了下來。

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損失也已經造成了,與其誰也穿不了這雙鞋,不如把這雙鞋留給有需要的人,繼續發揮它的作用。

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了,剩下應該做的是讓這些失去的東西更有價值。

在費斯汀格在《衝突、決策和失調》中說:

生活中的 10% 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 90% 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他講了這樣一個經典的故事:

卡斯丁早上洗漱,將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就順手放在了餐桌上。

兒子拿麵包時,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卡斯丁把兒子揍了一頓,並和妻子吵了一架。

卡斯丁去公司忘了拿公文包,又馬上轉回家。家中沒人,他只好打妻子的電話要鑰匙。

妻子急忙往家趕,撞翻了路邊一個水果攤。

結果是:卡斯丁遲到了15分鐘;妻子被扣了當月的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比賽被淘汰。

這真是“糟糕的一天”。

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 10%,後面發生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 90%。

如果,卡斯丁在發現手錶摔壞時,不是訓斥孩子,而是安慰兒子:

“不要緊,拿去修修就好了。”

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我們改變不了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熬了幾個大夜更改了無數次的設計方案終於完成,你把方案交給老闆,這時候老闆說:客戶決定用他們自己的設計。

你為了一個項目,參考了無數的資料,寫了十幾份報告,這個時候,項目負責人說:你把手頭上的資料交給 XXX,以後由他負責。

這個時候你是在心裡大罵老闆,還是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電影《等風來》中,美食專欄作家程羽蒙本來應到托斯卡納進行美食探訪。

她為了去意大利籌備了三個月,做足了各項準備。

但接到通知不讓她去了,給她安排到了尼泊爾的博卡拉。

面對這樣的結果,程羽蒙很生氣,她認為這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

可是面對主編的責難,程羽蒙最終決定去。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這個世界也沒有理所應當的事。

不公平的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重要的不是它公不公平,而是知道這件事不公平以後,我們應該怎樣面對。

你選擇不去,只是一句話的事;但是如果你去,就會有很多的機會。

人之所以有情緒,是因為我們看問題的視角單一,只看見了我們失去了的、不好的一面,而忽視了很多事情背後的東西。

總說風水輪流轉,生活裡總有特別倒黴,事事不順心的時候;

總有付出努力得不到回報的時候;

總有灰頭土臉,特別迷茫的時候。

當這些問題出現在你的腦海裡,你別總是糾結:

我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失戀;為什麼會倒黴?

看問題的角度,往往決定了事情的結果。

由“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轉換為“這件事情是想教會我什麼”。

抱著這樣的想法,你就會一直成長,成長為更好的人。

-end-

你已經是成年人,該把情緒戒了!
你已經是成年人,該把情緒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