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如果說農業和工業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那麼生態科技就是一個城市的未來!

今天農廣小分隊的靜海之行首先來到了靜海的城市綠肺——團泊湖溼地鳥類自然保護區。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作為天津市最大的自然生態保護區,團泊湖被列入“中國溼地自然保護名錄”,也是全市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區之一。湖區擁有1.8億立方米的豐富蓄水量,盛產魚蝦蟹等各類水產,有164種珍惜鳥類棲息繁衍,成為了候鳥遷徙的生態“驛站”。每到遷徙季節,上千只鷗鷺和成群天鵝相繼駕臨,上演著現代版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同為城市綠肺,結合上學遊基地和溼地旅遊,光合谷溼地應運而生。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光合谷溼地位於靜海區團泊新城東區,獨流減河南岸,近鄰團泊湖。溼地佔地面積約1100畝,水域面積900畝,以團泊窪地區獨有的溼地氣候為背景,在原有坑塘基礎上稍加整理,展示了原生態的溼地風貌。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生態離不開健康,天津健康產業園區已列入天津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區二十一園”,納入靜海區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靜海區“十三五”旅遊規劃中。

園區中包括體育產業區、醫療醫藥產業區、旅遊商貿配套產業區、養老康復產業區和高端地產產業。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我們今天就來到了養老康復產業區的康寧津園養老綜合體。

“康寧津園”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其中養老社區25萬平方米,設計戶數2000餘套,規劃居住老年人5000餘名。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康寧津園”充分採用適老化設計,具有大型化的入住規模、舒適化的生活空間、精細化的功能設計、專業化的醫療護理、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智能化的人身防護、全程化的酒店服務、適老化的營養配餐、便利化的社交空間、多樣化的社團活動等特色特點。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這一個個的白桶袋子裡裝的是什麼呢?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沒錯,就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杏鮑菇。這家專門生產杏鮑菇的企業就是中延菌菇業(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植、包裝、實體銷售、出口為一體化的現代企業。公司的生產區佔地130畝,建有完整的加工流水線和4000平方米的冷庫,公司日生產菌包10萬包,日產杏鮑菇45噸,年產量達15000噸,銷售額高達7300萬元。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靜海團泊示範鎮,以健康業、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已經形成,成為拉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全國農廣看靜海——「生態科技篇」


這次農廣小分隊的靜海之行至此也告一段落,領略了靜海工業、農業、生態科技業的發展,看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千變萬化。

40年的眾志成城,40年的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如今敢想敢闖敢幹的靜海人民正勇立時代潮頭,如蛟龍出海一般,續寫新的輝煌和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