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成了每個人最後的儀式感

<head>/<head><body>

“如果把生活比作平淡的河流,那麼節日就是浪花。節日給了我們調整精神、再次出發的機會。”

1.我們終將逝去的儀式感

春節成了每個人最後的儀式感

這幾天,在上海工作的我,給遠在農村的父親打了個電話,大意是今年春節不回家了,大年初二就要與朋友出國旅遊。

這通電話讓父親心裡很不舒服。按照父親的設想,再過幾天,兒女和孫輩就回家了,這個農家小院肯定滿是過年的喧鬧。父親很生氣的說道:“不過春節,你心裡還有家嗎?”我在電話這頭愣了幾秒鐘,腦海裡不斷的反問自己這個問題。

春節成了每個人最後的儀式感

記憶中的過年,從要寫對聯、貼對聯、放鞭炮、姑娘媳婦就會聚在一起剪窗花。”臘月三十早上,大家就會早早地到家報到,女人在家幫老人準備飯菜,有些東西要做一大鍋,然後放在那裡,一直吃到大年初七;長輩要帶著兒孫到村北頭,在自家祖墳前磕頭、燒紙錢。回到家,小孩兒到大門口放上一掛鞭炮,鞭炮聲響,標誌著春節正式開始。

傍晚還有個小“儀式”,主角是根椽子。父親王國忠會把椽子橫在院門內側,叫做“擋節”。放好了“擋節”,全家就要去家族祠堂拜祖先,當地稱之為“拜影”。拜過了“影”,王宗靜全家人圍坐在大桌周圍吃團圓飯。之後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歲更子時放鞭炮——送歲。

大年初一一早起來,全家人會早早起來再放一掛鞭炮,意為迎春。此時,廚房裡的母親趕緊在鞭炮響的那一霎那,下餃子。然後,盛出頭一碗,給家裡的爺爺奶奶吃,小孩兒給父輩磕頭拜年,父輩則給村裡的長輩磕頭拜年。

其實,我們更在意的是過年的那些準備工作和滿滿的期待。”

春節成了每個人最後的儀式感

2.春節成了炫耀和樹立尊嚴的節日

現在已經不講老習俗了,更多的是吃吃喝喝,大家抱著手機玩,“只是形式上的過年”。生活節奏的加快,讓我們即嚮往美好生活,又焦慮。這些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著實提高了不少,勤勞是國人的美德,隨著工業化進程和互聯網的發達,我們的那份對新年的期許和美好盼望越來越淡,代替的事,你帶著父母躺在巴厘島的沙灘上,享受著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或許你在朋友圈分享自己今年如何奮鬥,終於帶著父母環遊世界,你心滿意足的接受著來自朋友的嫉妒和點贊。

但我們的父母內心深處知道,這一切都是不合時宜的融不進去。對,融不進去。我們年輕人為什麼要選擇在春節期間出遊?理由很簡單——“在家待著沒意思”。

對的,沒意思,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態,有吃有喝了,反而覺得沒意思了。每年返鄉打拼的人帶著疲憊的心試圖找安全感,但生活壓力讓他們沒有了這份心態。在都市打拼的人清楚,傳統的春節儀式感,讓我們有了歸屬感,但迴歸城市,我們又變得像無根的浮萍。乾脆不回去,讓自己斷了這個念想。

春節成了每個人最後的儀式感

於是,春節漸漸失去了年味。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似乎丟掉了那一點點期許和希望。

還記得那首歌謠嗎?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一段北方過年的童謠道出了以往春節前後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理說,喝過臘八粥,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鬧完元宵,完整的一個春節過下來得個把月。”

春節你會回家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會
<button>投票/<button>

(請大家寫出不回家的理由,留言區抽獎送給不回家的孩子們。)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