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老師有什麼樣的體驗,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傳遞給學生”。可是我們卻用最原始的方式——靜靜的聽講,來培養今天的老師。

所以,我們的培訓,如果能夠迴歸到以學生學習的方式為主,有問題,有互動,有思辨,有爭論,那我們的老師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生動、充滿活力的“教與學”的場景。

到今天,我們一年級的孩子們入學兩個多月了,老師經常說“前兩個月就是立規矩,培養習慣的關鍵時期”。我想這句話並不全面,好像在這兩個月裡就要幹完這個事,一輩子就不需要學習了。

其實,在小學階段的六年裡,每一節課,每一天孩子們都在學習合作,學習秩序,學習規則,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隨學習的全過程。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個班的孩子太不會合作了,所以這節課我不能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殊不知,合作學習正是要讓孩子學習怎麼與人合作的最好方式。

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你要好好學習,你要認真聽講……我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經常這樣唸叨,我們的學生就會學好。事實上,孩子的學習遠不止這樣簡單的教導。

“學習”是需要學習的。我們要思考的是,學習怎樣發生?

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沒有思考清楚,社會卻早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學習變成隨時隨地的可能,當孩子們的學習地點不再唯一,當老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提供者的時候,未來,讓學生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就越發顯得重要而關鍵了。

因而,再去看今天的學校,我們最重要的宗旨是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什麼是好奇心和求知慾呢?一位專家說就是孩子表現出的那種新鮮感和興奮感,我很認同。我們就要保護孩子這樣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課堂的改革,老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孩子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都要圍繞著“學會學習”這樣一個主題去做。而學會“學習”,伴隨著我們學習的全過程。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需要學習思考問題

沒有什麼比人的學習這個事情更復雜了,兒童的學習更復雜。所以,老師是專業性含量很高的一個職業。

真正的學習一定是從問題開始的,是從問題,以及努力解決問題開始的。

那我們的課堂上有沒有那樣的大問題?

比如,有一個老師在上“圓的周長”的時候,有合作,有實驗記錄,根據測量的這一組數據,孩子們最後也得出一個比值,是一個固定的值π,然後推導出圓的周長的公式,練習了很多題目,這節課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後,孩子們說,這節課太好了,因為老師讓我們動手了,合作了,探究了。

又經過一年,老師覺得這樣的課似乎缺點什麼,孩子為什麼要探究,孩子為什麼會尋求那個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因而,他又做了一個新的教學設計,先讓孩子猜想,圓的周長可能會與什麼有關係,孩子們議論紛紛,大膽猜測,設法求證,如何尋找到圓周長的一般數學模型?這樣就與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建立了聯繫,接下來,依然有猜測、測量、驗證。這節課也有合作探究,也有記錄,也得出來比值,但是下課了,一節課一道題目都沒有練習,似乎這節課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後續我們對孩子進行訪談,“如果遇到一個新的圖形,你怎麼得到它的周長呢”?之前孩子會說,我就找到它的公式計算就行了。現在孩子想了想說,那要看它是什麼圖形,如果它的邊是直的,量一量看有什麼規律再計算,如果邊是彎曲的,恐怕難度就很大,得好好進行一番研究,看能不能找出點規律。你看,這就叫學會思考。

接下來我要談到的是一節語文課,《唯一的聽眾》,很多老師校長都聽過這樣的課堂,一般老師都會圍繞文中的“我”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去分析,再分析變化的原因又是什麼。老師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教學設計的思路:

有一些老師以講解正確的答案為價值取向,關注把課文講對就行,讓學生獲得的正確答案;

還有一種老師,會從語句上分析,怎樣“看出‘我’心理的變化,‘我’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通過字詞的分析,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第三種方式,教師會把故事的內容與“‘我’的心理以及對方的心理”關聯起來進行分析,關注幫助孩子在大腦裡建立文中內容與語文學習的關聯。

而第四種方式,老師會通過創設情景,將孩子們帶入情景當中,同時還注重同學之間對這個故事的體驗、分析、認同、思辨,不僅與學習內容建立關聯,而且通過學生同伴之間的相互分享與學習,建立了不同大腦之間的學習關聯,讓學生透過一節語文課積累學習方法提升的經驗。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需要幫助建立關聯

為什麼學習需要幫助建立關聯?因為人與人,就是一個大腦和另外一個大腦之間建立的橋樑,其實就是一個大腦向另一個大腦學習。大腦的通路越多,大腦觀看世界的觸角越豐富。

我們在教學當中不僅要幫助孩子建立知識間的關聯,還要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和我自己認知的關聯,與別人是怎樣思考的建立關聯。這就是學會反思。

追問一下“我是怎麼學會的”“別人是怎麼想的”,通過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多樣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用多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學生認識到差異性和多樣性,我想這是今天我們老師的責任,是更大的挑戰。

學生在校的時間是相對固定的,而要求學習的內容卻越來越多。我們從完整的人的角度上設定學習目標,可是我們學科體系又很鮮明的把它割裂開來。怎麼樣幫助老師從一節節的課堂當中跳出來,從“相鄰洞穴”當中走出來?

所以,一種改革的趨勢開始誕生了,就是超越班級授課制的一個班、一節課的侷限,建立一個生態的大課堂,在這個背景之下老師的教研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研究一堂一堂課怎麼教,到研究這個單元應該注重把握的能力要素有哪些,然後上升到一個學期,一個學年,形成一個科學的、專業的鏈條。

比如“圓柱的體積”,學生先去猜想它的體積大概是個什麼樣子呢?已有知識是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進而想到圓柱體和長方體之間的關聯。在這種關聯的狀態之下,找到底×高,就是建立關聯,通過類比推理,然後再去尋找出來一般的模型。

那圓錐體和誰有關係?學生會通過思維關聯,尋找與圓柱體的關係。而圓柱體是怎麼得到的呢?它是通過一個長方形的旋轉得到的。圓錐體是一個三角形旋轉得到的,就是動態形成的立體。三角形的面積是長方形面積的1/2,所以他猜測圓錐體的體積應該是圓柱體的1/2。帶著這樣的猜想,開始探究,當發現怎麼就不是1/2呢?進一步探究的慾望再逐步的深入,最終建立起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1/3模型,這樣在探求知識的來龍去脈時,學生在學習如何思考,如何面對一個未知的問題,調動自己的全部經驗,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

所以,我們的教學不能簡單的告訴孩子,也不是那種淺層次的探究,而是要通過一個個單元的整體設計,鼓勵孩子參與到深度學習之中,在探究中,積累學習方法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學習經驗的不斷積累,學習如何把握共性,分辨差異。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以上是從學習的層面說的,我們再從社會層面上看。

人有兩大類的需求,一種是成長的需求,一種是安全的需求。當這兩種需求相比取其一的時候,人人往往會首選“安全”的需求,因為只有在一個人有安全感的時候,才會有探求未知世界的願望。

這樣看,我們今天的課堂教學要民主,要尊重不同孩子的聲音,以及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團組式”的學習方式,都是在營造一種安全感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在團體當中互相學習,產生一種歸屬感。

中關村三小的“班組群”就是這樣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組團當中,三個不同年級的三個班的孩子學習生活在一起。這個空間是可以通過隔斷牆的打開來共享兩個空間或三個空間,是一個“三室一廳”的家庭式的生活學習基地。由“導師+班主任”共同肩負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孩子們的交往既有同齡,也有跨齡,既有分科學習,也有跨學科的學習。因而學生的成長受惠於更多的老師,老師的眼裡就不再是“我的班”“我的學科”,而是我們班組群的孩子們。

當分科的學習和跨學科的學習成為常態時,就創造了一種更真實的人際交往環境,孩子們學習怎麼和同齡的孩子交往,怎麼和跨齡的孩子交往。所以,這樣的設計為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在學校總該有點閒暇時間,我們可不可以給孩子留下一點時間由他做主,學習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學習如何做決定,學習是否要發起或者參與一個團隊,學習如何與同伴共同學習……

所以,我們學校每週有兩個午間,每次大約40分鐘時間,給孩子成立那種“可生可滅”的自主性社團,今年我們發展到了一百多個,孩子們通過尋找志趣相投的夥伴,在自己想要的社團當中生活,或是自由玩耍。

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孩子在學習規則、契約、合作、領導與被領導。所以,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有一些真實的社會性的體驗。包括要經歷的失敗挫折,“沒有人來參加”“被人踢出去”等體驗。

這恰恰是孩子要學習的。我們的老師也不是完全放手,而是定期有許多次與學生的預約,為他們面臨的問題支招。

比如社團如何復活,聽前任社長講講怎麼解散了,聽有些“現任社長”管理的好技巧,包括不是社長的民間高手也可以來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其中,孩子學習規劃時間、尊重他人、遵守規則,以及當你不能遵守規則的時候你需要接受被別人淘汰出去,重新再學習、再尋找同伴的經歷。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需要讓“學習可見”

學校是什麼,是一個充滿成長機會的博物館。所以,在學校還需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可見的知識,讓他們能看得見這種學習。那就是給孩子提供一些機會,提供一些支持。

我們常見的有優秀作業展示、勵志語言、各種評價的加分和減分,我想,我們的學習味道是不是可以更多樣性,更具有支持性,而不僅僅是榜樣的力量,引導孩子這事該怎麼去做。因為即使有一本教材專門告訴他這麼做,我們現有的課程裡也很少有一個專門的課去教給孩子,所以只能伴隨著學習的過程來獲得整個人生的更加豐滿的學習經歷。

比如說,孩子們除了學習知識還要需要什麼呢?

學習操作:有條理的使用工具、學具;

學習合作:友好對待同伴,主動在團隊中擔任具體任務;

學習思考:可以用操作、模擬、解釋、比方等多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困難和觀點;

學習傾聽:瞭解他人與自己的不同,而不是隻顧自己的發言。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今天我們的課堂上比較多的是孩子都想積極發言,但是很少有孩子去傾聽,所以,怎麼傾聽別人也是要在學習中學習的。

我們可以把這些學習目標可視化,讓孩子能夠直觀的看到,耳濡目染的去薰陶。

再比如,學會守規矩。

良好的合作的前提是規矩和秩序。

規矩是制定給所有人的,也包括你。

要用你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你的同伴。

你決定不了別人的行為,但可以決定看到別人的行為後的反應。

當經常有這樣的語言去影響激勵孩子時,也是在為孩子提供一個有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其實,學生“懂了”和“會了”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教學要的是在“會”上下功夫。會學習,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上面這些需要學習的“學習內容”,包括孩子的學習自信,都是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的,是在我們每一個老師,每一節課上去落實下來的。

劉可欽:學習是需要“學習”的

我們今天談課堂教學的改革,就是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朝著增長知識,增加見識上下功夫,願我們一同去創造,讓孩子的學習真實可見,讓孩子的學習過程更加飽滿,學習過程的附加值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