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大观之 钟繇《贺捷表》

碑帖大观之 钟繇《贺捷表》

钟繇(151-230),工篆隶、行草,尤以楷书擅名。

钟繇《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时写的贺捷表奏,是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碑帖大观之 钟繇《贺捷表》

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

碑帖大观之 钟繇《贺捷表》

今人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的体即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所提到的“八分楷法”。

如“言”字的横画,以及“有”、“里”、“方”字的横画,都有浓厚的隶书遗意;另如“并”字,特别是“同”字的左撇,“企”、“舍”、“获”、“长”字的捺笔,也明显的是隶书的习惯写法。另外,以每个字而言,在章法行列中无统一的倾斜度与约定的重心,也与形容的“群鸿戏海”有相近处。

碑帖大观之 钟繇《贺捷表》

值得提出的是,在标准楷书盛行的后世,这种写法已很一般,但放在汉代末期,楷化到如此程度已相当先进,这同已出土的的当时的书法相比,可以看得很清楚。故有“正书之祖”的美誉。

碑帖大观之 钟繇《贺捷表》

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险冒寒。臣以无任,不获扈从,企仰悬情,无有宁舍。即日长史逮(逯?)充宣示令,命知征南将军运田单之奇,厉愤怒之众,与徐晃同势,并力扑讨。表里俱进,应时克捷,馘灭凶逆。贼帅关羽,已被矢刃。傅方反覆,胡修背恩,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憙,喜不自胜。望路载笑,踊跃逸豫。臣不胜欣庆,谨拜表因便宜上闻。臣繇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臣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