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植樹節不簡單

今年的植樹節不簡單

螞蟻森林

今天打開過螞蟻森林的小夥伴一定會看到這條消息,今天又是植樹節,支付寶邀請我們一起去看樹,這已經算是比較有意思的形式了,畢竟植樹節不像其他節日一樣,春節可以放鞭炮,貼春聯,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植樹節能幹嘛呢?那麼不禁有一個疑問,既然沒什麼形式,那植樹節是怎麼回事,是什麼時候形成的,為何成為了一個節日呢?

今年的植樹節不簡單

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就表明了在古代人們對於插柳這件事已經十分常見,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家層面主張植樹出現在西魏,據《北史·卷六十四》記載,西魏廢帝二年,韋孝寬就任雍州刺史,韋孝寬到任後,為防止測距用的土臺被風吹日曬,避免勤於維護,下令所有土臺都種樹,這樣既能乘涼,又能免於修復。這個好辦法很快就被推廣到全國。

今年的植樹節不簡單

南北朝名將韋孝寬

其實這樣來說植樹節並沒有特別特殊的意義,直到1925年3月12日,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座豐碑逝世改變了這一切。

今年的植樹節不簡單

孫中山,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國名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他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的踐行者。

自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民國政府為了紀念國父,將孫中山先生的誕辰日,逝世日,就職日等諸多有意義的日子拿出來既然孫中山,所以這就造成孫中山先生的紀念日非常多,多了以後就會有一個弊端,人們會習以為常,時間久了就會淡忘。於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敬意和緬懷,民國政府創造了一個“造節計劃”。

很不幸,植樹節被民國政府看上了,那麼為什麼看上了植樹節而不是別的什麼節呢,其實這還是和中山先生有關。1915年,孫中山提議每年的清明節社會大眾都要去植樹,北洋政府接受了中山先生的提議,把清明節定為中國的植樹節。

今年的植樹節不簡單

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演講時,又指出為防止頻繁的旱澇災害,要植樹造林。後來在3月12日這天紀念孫中山先生便固定了下來,1923年中山先生紀念日時,頒佈了一套植樹儀式,包括奏樂,肅立,像遺像敬禮,讀中山先生遺囑,默哀,演講,唱植樹歌等。諸多形式皆是為了緬懷中山先生。

很快歷史的車輪來到了新中國面前,植樹節也發生了改變,1979年,國家正式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規定為植樹節,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植樹節了。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今天正好是中山先生逝世93週年,讓我們深切緬懷偉人,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