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隨著2019年逐漸臨近,我國的春運大遷徙馬上也要走完了上半場,這個上半場,主要演繹的是由城市到農村。雖然今年的一個熱詞是“逆春運”,但是大比重的人群還是坐著火車回鄉下。列車的身影從高樓林立的打工世界,一路翻山越嶺,穿過叢林和大河,來到冒著炊煙,披著雪掛的山野村莊,昔日裡的雞鳴狗吠,一下子被紅男綠女的風塵淹沒。

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據說,中國的春運大遷徙已經可以申請世界吉尼斯記錄,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了。足以說明它的“含金量”。最近公佈了以數字,就是各大城市的空城率,以往最堵的城市,北上廣深、廈門,如今變成了一座座鋼筋水泥城,失去了打工者,也失去了人的溫度。

視線回到列車,在火車站或者列車上,你會發現,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小社會。世界上所有的小團體一擁而入,除了打工族,你會發現還有小偷、大叔、菸民、豬販、母親。不過今天我想說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平均身高不足1.5米,然而卻已經成為了春運列車上的常客,用他們當中的話說:習慣了!

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這個群體就是:孩子!不知不覺,10後的孩子已經搭乘這輛“由貧窮到富裕、由富裕到貧窮”的常開列車已經五六年了,怪不得他說習慣了。能不習慣嗎?

我們把視線降低30公分,你會發現,整個候車大廳充滿著手機的嘈雜聲和閃光的微信圖,那彷彿是雲層的花朵,在父母叔叔阿姨的手中解放者等車的無聊和回家的寂寞。雲層下是一碗碗散發著濃郁香味的的醬料包,和吸溜吸溜的方便麵的味道。

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從喝奶的年紀參與大遷徙,到吃方便麵玩王者的個子,這些孩子還不懂,他們拼不了爺爺,更拼不了爹,甚至他們的孩子也沒辦法拼爹,只能靠自己加入一年又一年的春運大軍當中。其實仔細想想,中國火車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農村打工的傳承史。打工大軍從原本的80後、90後為主體,逐步加入了50、60、70後,所以現在你會發現火車上出現“四世同堂”的景象。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以前在綠皮火車上叫賣的“香菸瓜子打火機、方便麵火腿腸礦泉水,前面的腳讓一讓”,這些火車經典臺詞,在現在高科技的動車上依然在上演。經久不衰。

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不知不覺要過年了,我發現一個問題,之前公佈了一個數據,目前我國的農民工大遷徙的人數達到了幾千萬,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中國的火車其實就是為農民工專門定製的。如果失去了這幾千萬農民工,那麼中國火車的使用率會驟然降低,而且是降的很低。因為城市出行有私家車,短途有汽車,有錢人坐飛機,農村出行,基本上也去不了太遠的地方,無非就是從山腳下走到半山腰,從林間小溪走到山中石潭,從田間地頭走到鄉長家裡。就是這麼遠。

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還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村不賺錢和落葉歸根觀念的衝突。家裡要養活老人小孩,但是村子裡上窮水盡,窮山僻壤,靠天吃飯,一年的錢還不如城裡一個月的工資,無奈的只能選擇成為農名工。另一方面,中國人對於家鄉的感情,尤其是農村的感情根深蒂固,落葉一定要歸根,無論你在哪裡。這就導致了一個必然的問題,出去打工,過年回來。

春運娃娃未來會怎樣?繼續打工還是成為精英?

回過頭來說,這些孩子怎麼辦?10後的孩子,年頭的9歲,年尾的8歲以內,他們不知道父母帶他們坐火車背後的辛酸和無奈,來來回回,回去了有出來繼續坐火車。在異地紮根,談何容易。

小編不知道這些年輕的“春運娃娃軍”今後會怎樣,但是可以預見,二十年後,娃娃們可能要子承父業,帶著現在的父親,和未來的孩子,依然投入到春運大遷徙當中,他們可能依然是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早餐大哥、夜市小販……

你們覺得會怎樣呢?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