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農村的事,尤其是中國農村的事情是永遠也說不完的。而且恰逢過年,2019年的豬年,是值得興奮的一年,這一年裡湖北的一個小夥子,雖然今年不回家,在武漢過年,但是父親從遙遠的老家打來電話說,家裡的老房子要拆遷了。這個消息不管在如今的城市裡還是鄉村裡,都是爆炸性的新聞。因為那就意味著很多的年輕人可以少奮鬥許多年。所以小夥子立馬就起了回家的念頭。

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回家的火車帶著小夥子心底的期盼,駛出了城市。過年的冬天,寒冷的凍結了空氣,但是卻凍不住小夥子記憶里老家村口大槐樹下的那個阿姨潔白的雙手。那是一雙神奇的手,它可以變成冷風中絲絲口舌生津的甜香。經過了4個小時的火車,一個小時的大巴,小夥子終於回到了家鄉,村口原來的阿姨還在,圍著一堆阿姨,但是她為什麼沒老呢?小夥子頓時生了疑問……

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走進一看,一堆的阿姨當中原來還有一個60歲的老奶奶,看仔細了,她就是兒時村口的阿姨。雖然老了,手在冬天的寒風中乾燥枯黃開裂,但是擋不住嫻熟的技藝,十指翻飛,不一會兒那散發著甜香,灑滿了黃糖的餈粑就從老奶奶的手裡誕生了,亮晶晶的黃糖粉末還殘留在老奶奶的手上,她的手應該也是甜香甜香的吧。奶奶還像年輕的時候一樣,箍這一片暗紅色頭巾,額頭上看得見的皺紋,展現了這麼多年不變的記憶。

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小夥子咬了一口餈粑,綿長清淡的觸感與絲甜在舌尖漾開,這個味道讓他一下子感覺回到了兒時那個大槐樹下。這些年,小夥子很少回來,在外面打工,村裡掙不到錢,每次回來都感覺自己是個外人,或者一個遊客,對家的感覺很淡,很陌生。現在家裡的老房子也要拆了,又要變得自己不認識了。唯有這個熟悉的餈粑味道。

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其實過年的時候,不管是小夥子的村子裡都要打餈粑的風俗。找一個石盆,幾根底部粗重的木棍,然後把蒸熟的糯米糰倒進去,村裡的幾個大漢就開始你一錘、我一棍的打餈粑。實際上,村裡的餈粑,一到過年是全村出動,跟釀米酒一樣,把整個山村的人心連在了一起。每次打餈粑的時候,小夥子的父親和大伯都會擼袖上陣,說笑著,有的是力氣。小夥子力氣小,就幫忙倒米酒,婦女就負責把打好的餈粑加工。

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一個上午下來,經過蒸、打、煎幾道工序,灑上黃糖粉,小夥子們就可以開吃了。其實小夥子的村子裡信奉一個真理,那就是勤勞才能致富。回到家門口,老遠就看到隔壁家的姑娘坐在門栓旁的竹椅上,用棉線一陣一陣的納鞋。現在姑娘們都嬌嫩,這種粗活已經沒人願意幹了,隔壁的姑娘人好,孝順,想要傳承家裡納鞋的手藝,因為村裡時不時的會有一些城裡人來旅遊度假,姑娘的父母老了,希望自己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來。一道陽光從房頂上的樹縫裡射下來,照在姑娘的長辮子上,小夥子覺得,姑娘真美!

60歲老太用乾裂的手掌,打造農村的香甜回憶

而現在,家裡的老房子要拆掉了,這個姑娘也看不到以後。小夥子的哥哥姐姐早早的去打工,現在也很少回來了。人少,餈粑就做的少了,家裡的米酒,也由以前的大缸,變成了牆角的幾個小小的罈子,小夥子頓時覺得有一種失落。因為他感覺,那熟悉的味道可能真的就再也回不來了。

過了年,回城市,帶些餈粑回去吧!

中國的鄉村,在城市鐵蹄的踐踏下,又該走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