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編者按:鷺鷥是天地間最美的精靈,它們像身披白紗的仙子,在藍天白雲下翻飛出優美的舞姿,令人賞心悅目。即便是靜靜站立時,也有一種高貴的氣質,給人超凡脫俗的感覺。鷺鷥自古以來就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千百年來流傳的佳詞麗句不勝枚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等美妙詩句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喚起我們對鷺鷥的無限懷想。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鄂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最後一隻白鷺鷥》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坪林村的山豬潭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因為開發商興建高級山莊,山豬潭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讓原本有著和人類和諧共處美好願望的白鷺鷥被迫陸續搬走,環保人士大聲疾呼:還給大自然原來的面貌的故事.它使我們感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還美麗的東湖,綠蔥蔥的蛇山、蔚藍的天空……這些不僅僅是吸引白鷺鷥的生態環境,也是要保護我們耐以生存的環境,讓最後一隻白鷺鷥的悲劇不再有!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可以說白鷺鷥對生態環境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一塊土地有沒有受汙染,它們是生態環境的“指示鳥”和“監測鳥”,習慣分佈在健康的沼澤、湖泊、灘塗、河岸等溼地。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就是一位記者家鄉的真實寫照,但願我們的環境越來越美好,這樣鷺鷥這大自然的純潔精靈,就會永遠在我們的家鄉廣袤的原野上縱情歡唱,我們也就可以在清風明月裡找回我們的共同鄉愁!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遠方山侖,辛苦飛越濁濁紅塵,來到濁水溪農園的白鳥,從空中俯瞰,牠們敏銳的視覺,穿透輻射光影,直視色澤深淺不一的田嶇,迴避開大面積濁氣逼人的慣行農田,盤旋尋覓,把高蹺的長腳,輕巧地落在尚水農民的乾淨田。牠們尖細的嘴喙,顯然辨識得出清與濁的差異,感受到這一處田畦,露水的清爽。

六月的稻穗飽滿低垂,寬闊躺臥的大地,如姿態豐腴的姑娘,披散著成熟的金髮。割稻機,刷、刷、刷──,是一部高效率的理髮刀快速滑過,古銅色的肌膚立即坦露無遺,形成一番清爽氣象。

太陽的步履疾行匆匆,節氣是無法耽擱的行者,大暑才歇,立秋接踵而來,農人才剛剛把割稻機清理乾淨收倉,耕耘機立刻投入泥漿中上場。

在水田、旱地、湖泊、沼澤、溪澗、海邊,經常都能夠遇見的小白鷺,似乎很熟悉農耕的作息韻律,只要農田的耕耘機一開動,儘管平常牠們棲息在遙遠海岸那邊的山侖土丘上,這邊濁水溪畔水田土地的騷動,也能感受到,立刻群聚飛了過來。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當犁耙開始翻攪,潛伏在泥土中的魚蝦、昆蟲被驚動現身。白鷺鷥高蹺的長腳,尾隨著耕耘機環繞奔跑,不時停駐下來,伸出黃色彎勾的腳趾,攪動爛泥,撈起蟄伏泥中的底棲生物,伸出細長的黑色嘴喙,迅速叼起吃掉。等到農事收工的黃昏時刻,牠們把頸脖勾成S狀,奮力伸展強壯的翅膀起飛,又朝著落日的方向飛走,回到慣常棲息的小山侖了。

緊接著第二期稻秧速速播下,柔軟的幼苗,站開成寬闊的分列式,葉鞘尾梢堅毅昂起,承受仲夏陽光嚴苛的閱兵式,主秧苗不斷分蘗出更多新側芽,叢狀成長在日與夜的輪轉中。兩週前還零零落落的細秧,如今已是堅挺的稻杆叢,整個農鄉鋪上翠綠的絨毛地氈,綿延數十公頃。

然而,炙熱已經是世代的瘟疫了,高溫燃燒著整片田野,日照下的水田,蒸騰起薄薄的水霧,連耐勞累的勤奮農人,也不得不停下趕時趕陣的工作,找一處蔭涼角落歇歇。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那一天,我穿行經過農園,看見一群小白鷺鷥家族,從不知道的遠方飛過來,越過廣闊農田,停駐在其中一小處田畦當中。這一處水田,連接平地造林區,與蓊鬱森森的林木相互依伴,有別於周遭大面積慣行農田,是由“溪州尚水農產公司”的農民,以友善耕作農法,所種出來的尚水田。

這樣的夏天,千百年來一樣徐徐的南風,依舊吹拂過綠色的農園,稻秧像湖水,泛開一層層淺淺的漣漪,白鷺鷥們一身潔白的羽衣,苗條輕靈的身姿,點綴在整大片翠綠的青田上,遠遠望過去,看起來很優雅,一幅閒逸自在的畫面,難道牠們不像我們一樣,一點也不怕熱嗎?

南風一點也沒有帶來令人舒適的親切感。氣溫越炙熱,病蟲害越猖獗,數百公頃慣行農法耕種的農田,為了抑制不停增生的病蟲害,彌天蓋地的噴灑化學藥劑,農藥的霧雰慢慢蒸散,隨著風向飄移,陣陣刺鼻臭味,連農鄉人都適應不良,不得不掩鼻屏氣,矯健的白鷺鷥卻蒞臨了。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水田、耕牛、白鷺鷥相依相隨的畫面,原本是我們農鄉的具象圖騰,但是近些年來,為了越來越艱難的覓食需求,白鷺鷥們尋尋覓覓,辛苦入出危境,到處找尋任何清淨地。能見到如此生動的畫面,即使像我這種長年居住農鄉的人,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恐慌已經是這個世代所有生存者的共同焦躁。頭上如烘爐般的豔陽,腳下燒燙的田水,物種正在逐漸消蝕中。慣行耕作法,讓自然田園原本具有的多樣生機,日漸貧脊。大面積單一化種植的結果,使得生物的生存競爭相互衝突,威脅著白鷺鷥們汲汲覓食的本能需求,逼著牠們從落腳的海邊土侖,飛越一處又一處冷硬的水泥城鎮,來到這個同樣是危機四伏的農鄉。

大太陽底下,牠們機警的東張西望,為了驅趕周遭可能的驚擾,發出粗啞“啊─啊─”的叫聲,偶爾把雪白的翅膀展開,撐成遮蔭的大傘,隔絕田水反射的粼粼波光,直視水下昆蟲、貝類的蹤跡,快速地發動敏銳攻擊。這兒若是食物足,環境好,也許牠們會願意留下來,就地築巢穴,定居、繁衍,成為群落。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但是,蓬勃發展中的石油工業,正在轉動整個世界的演化;農業,同樣搭著石化業的順風車前進,用來“撲滅”蟲害、催促作物“速速”成長,抑制草族生命的各種藥劑,全都是石油生產複雜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化學藥物。

今日全世界大宗發展中的農業,幾乎就是化學農業。化學藥物解決了農作物受損的問題,讓生產量大大提高,彌補了人類對糧食的需求,卻因為絕大部分農藥,被病蟲害以外的眾多非目標生物所承受,造成多樣性生態的浩劫。

我們的農業跟隨化學潮流的速度,絕對不亞於其他地區,可耕地非常有限的島嶼,單位面積土地所承受化學藥劑量,幾乎居世界之冠。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藥物讓作物豐收,讓果實肥美碩大賣相好,滿足消費者的挑剔。得來容易的物資,讓人們不再珍惜糧食的可貴,以至於隨便浪費糟蹋掉。而無節制施藥的後果,病蟲害的基因,就像科幻電影中被核子能量反覆鍛鍊的怪獸酷斯拉(Godzilla),越變異越頑固,耕種也越來越困難。如此無止盡的惡性循環,我們一直視為理所當然,還稱之為“慣行農法”。

其實真正的“慣行”,不是千百年來,父祖輩們所一貫採用的自然農法嗎?才不到半個世紀吧,縈繞在我們的記憶中,那樣活潑生動的農鄉生態,田溝裡,魚蝦,泥鰍蠕蠕遊動,放學後的小孩,拿了畚箕往水草處一插撈起,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總能為自家的晚餐增添一些鮮美。頷水忍過寒冬,在春夏生生不息大量繁殖的田螺,也是農家人餐桌上經常性的好滋味。田間野地孕育著無數底棲生物,在我們腳旁,身邊,頭頂來來去去。蚯蚓、糞金龜在翻土,昆蟲、青蛙,小蛇跳耀爬行,蝙蝠,水鳥盤旋飛翔,眾生雲集的豐富世界,連結起生命共生的軌跡。那時的父祖輩們,不都是以敬天惜地,不敢強求的有機方法在耕作嗎?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夾雜在大面積化學農園當中,溪州農鄉有少少部分的農民,開始懂得以一種追朔原生環境的信念,組成“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公司”。這些年來,“尚水農民”堅持實施友善耕作法,絕不施放化肥、農藥、除草劑,要生產乾淨無汙染的糧食,要建構一處尚水好農田。儘管這些面積少少的乾淨田,依然被包夾在周遭大面積的“慣行農田”之間。

然而,有一些奇蹟正在悄悄發生。

根據我們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調查人員,長期在尚水田畦追蹤調查,他們以垂釣及蝦籠採集法進行取樣記錄,結果發現,原本我們河川,許久未見蹤跡的原生特有種青將魚、白魚,居然漸漸回來了;而我們田野已經囂張很久的外來種,諸如福壽螺、吳郭魚等,數量比例反而漸漸降低。這裡土地隱微之處,正在進行一場艱辛的生態奮鬥,原生魚類努力繁衍,正在抑制橫行當中的外來種,新一波更優質的生態平衡點,正在形成。而這樣令人振奮的好訊息,感官駑鈍的人類,是難以察覺的。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遠方山侖,辛苦飛越濁濁紅塵,來到濁水溪農園的白鳥,從空中俯瞰,牠們敏銳的視覺,穿透輻射光影,直視色澤深淺不一的田嶇,迴避開大面積濁氣逼人的慣行農田,盤旋尋覓,把高蹺的長腳,輕巧地落在尚水農民的乾淨田。牠們尖細的嘴喙,顯然辨識得出清與濁的差異,感受到這一處田畦,露水的清爽。

處境艱困的白鷺鷥和處境艱困的尚水農民,似乎有著相同的命運。當大部分人類的感官,長期習慣於紛亂刺激,汙濁穢氣的浸,而如此駑鈍不明時,這些飛掠而來的白鳥,比我們更能感受這片好田,所默默散發出來,接納萬物生機的溫暖善意。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特意經過去探視。“哇,還在,還在。”小白鷺不只逗留、棲息,似乎打算在水田旁的平地造林區定居下來了。白鳥的蒞臨,是一種指標,一種生機回返的徵兆。這些小白鷺鷥,彷佛讀懂了上帝所傳達的神諭,有如宣告好消息的先知一般,來到尚水農田,預告了某些美好的生命活力正在甦醒。(文:莊芳華 編輯:耕讀工坊 僅供網友學習參考)

生態農耕的監測鳥:你的耕地有沒有被汙染,白鷺鷥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