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01

前几天去闺蜜家玩,一进门我就惊呆了,刚花了几十万装修的新家,墙面上全是宝贝的各种涂鸦,甚至名贵的家具也未能“幸免于难”。

闺蜜无奈地和我埋怨“真是要气死我了,也打过,也骂过,怎么都没有用,几十万新装的家就变成现在这个熊样了。”

孩子到处乱画其实是很多妈妈的烦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开始喜欢上了涂鸦。而且最让人郁闷的是,他们不止在纸上画,更是拿着笔到处画,墙壁,桌子,衣柜、地板,只要能画的地方统统不放过。劝也好,骂也好,就是没有用。

为什么孩子会如此痴迷于到处涂鸦呢?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两岁的小宝宝握着笔到处涂涂画画,也不管画在哪儿。到了三、四岁,这种行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恨不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画布。

其实孩子这种到处涂鸦的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如果孩子开始出现这种行为,说明他已经进入了“涂鸦敏感期”。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那么什么是“涂鸦敏感期”呢?

”涂鸦敏感期” 一般出现在孩子2-9岁之间,孩子开始喜欢涂涂画画,墙上、地板上、沙发上,只要是可以着笔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大作”。虽然家长被孩子的“任性胡闹”搞得一头火,但实际上“涂鸦敏感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的好时期!

一大堆乱七八糟毛线团似的线条,孩子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这是大树,这是房子,这是妈妈。你是又郁闷又烦恼,郁闷的是”这都画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烦恼的是:“家里的墙和地板怎么办?”

于是有些妈妈就会压制不住火气,把孩子臭骂一顿,要么强制要求孩子只能在纸上画,要么就制止孩子的创作。

02

德国著名艺术家赛茨曾说:“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把内心的经历可视化。”

弗洛伊德精神学派的理论认为:幼儿内心无意识的东西是从绘画中反映出来的。

绘画其实是孩子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用他那稚嫩的笔真实的反应了他的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在孩子的涂鸦里找到他的各种情绪,各种想法,那些看似不成章法,一团糟的胡写乱画,实际上都是孩子与这个世界的对话。

贾静雯的女儿咘咘就特别喜欢涂鸦,有一次咘咘拿着一幅画告诉爸爸修杰楷,这是她画的全家福,虽然画得很抽象,但咘咘还是能有模有样的说出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哪个是BO妞。让人不禁佩服她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蔡少芬的女儿张楚儿和张信儿的作品,看上去是毫无规律的颜料涂鸦,但是却能给人很好的视觉享受。这些画作表现的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他们徜徉在天马行空中,随着自己的心意和性子进行创作,如果这时你对孩子进行干预,不但会影响孩子的作画心情,打断孩子抒发感情的机会,甚至还会磨灭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创造与想象力。

03

那么,作为爸爸妈妈,应该如何有效地应对这段“脏乱差”的敏感期呢?

一、遵从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尊重并接受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要对孩子涂鸦的行为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应该多鼓励孩子,甚至对孩子的兴趣给予适当的引导,比如带孩子看看画展,给孩子购买色彩搭配的图书。引导孩子观察学习和增加色彩的敏感度,学习色彩搭配。充分尊重孩子的灵感爆发期,让孩子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作力。

孙俪曾经发微博说,等等和小花在墙上涂鸦的时候,她忍不住想去阻止,邓超却说墙纸可以换,孩子的灵感没了就不会再有了,从此孙俪再也不管兄妹俩如何在墙纸上涂鸦了,甚至还开玩笑从此家里多了很多限量版的家具。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法国漫画家托马斯·罗曼的孩子特别喜欢涂鸦,这些作品给了托马斯大量的灵感和创意,他·在孩子的作品上进行二次创作,走红网络。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拥有这样开明的父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你的孩子在兴致勃勃的乱涂乱画的时候,请用欣赏的眼光支持和鼓励孩子,不干涉,不打扰,不阻止,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亲子关系才会更加的融洽。

二、读懂孩子涂鸦行为背后的意义

如同婴儿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是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心理情感,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多观察孩子的画作,多去感受,从孩子的画作中来理解孩子的行为。

三、为孩子的涂鸦创造条件

随时给孩子准备好纸和笔。

如果孩子喜欢在墙上画,可以给孩子做一面黑板墙,让孩子自由涂鸦。“涂鸦敏感期“是孩子审美与艺术感觉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不要过多干涉,给予孩子充分的绘画自由。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四、尊重孩子的创意

不要用“像不像”来评判孩子的画作。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画的乱七八糟,就给孩子购买了很多绘画书,逼着孩子照书上的画。结果却毁掉了孩子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天生的,他们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想象是非常宝贵的,不惨一点杂质。这些丰富的想象力,甚至是很多大师都渴望拥有的。

5岁的澳大利亚的小女孩Cassie Gee,从三岁开始画画,至今已经卖出去上百幅了,每幅售价50美元起。被成为“小毕加索”!

孙俪:比起被孩子毁掉的墙面,家长应该更重视这件事

Cassie3岁时,妈妈琳达为了让她安静下来,就拿来画笔和颜料,让她自己画画。没想到的是,卡西画出来的图案让妈妈大吃一惊。她的作品色彩缤纷,奇幻瑰丽,充满了想象力。

因此,家长不要胡乱指导孩子绘画,强迫孩子一定要把杂乱无章的东西画得“像”,而是应该充分地给他们提供创作空间,让孩子把心中所想毫无保留地画出来。

敏感期是孩子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面对“涂鸦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应该将孩子的作品看作是拥有感情,智慧的结晶,是孩子创造性的反映,家长应该通过作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

只有多鼓励,多引导,家长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