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落子窪長城

才涉渾河水,又過青石蓮。

山高玄朔外,雲冷亂峰前。

孤堡出斜鳥,寒林起凍煙。

我來尋飲馬,思古一潸然。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落子窪長城

注:飲馬:即《飲馬行 》,又名《飲馬長城窟》,古樂府瑟調曲名。古辭征戍之客至長城而飲馬,故作是曲。青石蓮,指蓮花山,因為石如高聳的蓮花而得名。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落子窪村

落子窪,位於渾源縣城西南六公里的東方城鄉境內,東依恆山主峰翠屏山,西接龍山,北臨渾源平川,面積5.43平方公里。恆山金龍口自古為軍事咽喉,而落子窪又處於金龍口旁翠屏山與龍山兩山之間的一片較為平緩的山樑上,故自古為兵家屯兵駐守之地,同時也是古長城由東南而來又向西南而去的迂迴之處,土堡烽臺隨處可見。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敗楊峪

出渾源縣城,西南行二里處有村名李峪,村後有一峪,名敗楊峪,因當年楊宗保敗陣而得名。峪呈丫字形,長約三公里,有山泉無數,水源極其充沛,由於峽窄峪曲,形成天然小瀑布數個,在恆山地區極為罕見。峪內丫字形交匯處,是敗楊峪最為奇險的一處,峽窄九曲,奇險萬狀,峪兩側,絕壁排空,危崖參差;人入其峽,昂首青天一線,怪石交錯;若是夏天來,低頭峽水跌宕,卵石可人。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敗楊峪

出峪口,便是茂密山林,因此行為冬季,故而蒼茫了些。若是夏日,林深山翠,石奇水秀,原始自然,幽野可人。在山樑上,有一高土坪,當地人稱校場坪。土坪四周高聳著十多個烽火臺,為古長城烽火臺,當然人也稱“點將臺”。從“校場”、“點將”這些字眼中人們會聯想到,這是古代屯兵之處。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敗楊峪

傳說這便是戲曲中楊門女將穆桂英當年大破洪州的屯兵大營和點將校場。點將臺下,有誤陣破,傳說是穆桂英因腹痛而下馬誤陣的地方,坡下有一小村,便是落子窪,是穆桂英生臨陣生子的地方。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校場坪

此段長城原為齊長城,許多著名的將領如戰國時趙國的李牧,秦國的蒙括,兩漢的周勃、衛青、霍去病、李廣、馬武、吳漢,唐朝的尉遲恭、薛仁貴、北宋的楊繼業,楊延昭,明代的徐達、常遇春等,都在此地打過仗。特別是北宋的楊家將在恆山一代更是廣為流傳。

「五律」落子窪長城懷古

青石蓮

圖文原創首發:張夢章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首部詩集《鳴玉集》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