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來了 李大霄:將開啟第五輪牛市

時代財經APP記者 何蘊虹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落地腳步漸近。

會議指出,要穩步試點註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

受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時推出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表明了中國股票市場已經有更多承載力,其將有望為國內資本市場帶來深刻的變革。

該消息也掀起了今日A股的“紅潮”。財聯社數據顯示,半導體、計算機設備、航天裝備、通信運營及證券板塊漲幅居前。截至今天上午收盤,滬指上漲0.51%,報收2594點;深成指上漲0.89%,報收7590點;創業板指上漲1.4%,報收1268點。

資本市場的重大變革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但各市場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創業板上市門檻略高,未盈利企業難以進入;新三板又因為註冊制下的短期快速擴容導致供過於求,流動性嚴重不足。市場對於科創板,存在一定的疑慮。

國泰君安證券的分析認為,科創板定位於科創行業,整體上市門檻低於創業板但高於新三板,可避免該兩板塊上述問題。科創板還承擔著制度試點的使命,將會對包括註冊制在內的一攬子制度進行綜合探索。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時代財經表示,科創板將有效補充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擁有鼓勵創新創業、增加就業、提升資本市場對創新服務能力的支持作用。科創板或能引領主板未來改革方向,為一、二級市場合理定價和市場接軌進行探索和嘗試。

年內即迎第一批企業上市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時代財經分析說,科創板規則徵求意見稿發佈在即,預計2019年下半年將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早在2015年12月22日,科技創新板(科創板)就已經推出了,目前總體上已經成形,但是成熟恐怕要等到2020年。

中金公司研報預測,2019全年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或在150家左右,粗略預估募資規模500至1000億元。

據媒體此前報道,監管層鼓勵券商投行重點推薦五個行業的企業,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及技術服務。對於這五個領域之外的企業,券商如果推薦科創板,監管要求其需要出具專項說明,並經諮詢委員會認可。

從企業個體而言,科創板企業需滿足以下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相關技術突破國際壟斷;相關技術是企業收入主要來源和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具有成熟的研發體系、研發團隊;具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同時,據第一財經報道,監管也對保薦機構有明確的相關規定。其中,如果未來投行要拿科創板項目,相關保薦代表人必須在兩年之內做過三單IPO項目,才能對科創板項目簽字。

有消息稱,目前已有一批公司瞄準科創板IPO。其中,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硬科技”公司,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電子、生物醫療類公司已先後提交了IPO輔導備案。

科創板設立對場內資金的流出影響有限

試點註冊制是市場聚焦的熱點。註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後者對其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

對此,國金證券策略團隊分析稱,註冊制並非不進行審核,註冊制審核的核心是信息披露;科創板會實施嚴格的退市制度。

國泰君安金融工程團隊認為,在註冊制下,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更高,因此,公開披露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將對投資者形成更重要的參考。具體在企業的知名度、研發支出在總資產中的佔比,研發所處的階段、實際轉換程度,新技術的市場壟斷程度以及已有客戶和潛在客戶數量等方面的可能,成為科創板公司定價的重要考量。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在我國註冊制實施的條件尚未完全成熟前,仍將是以監管部門審核作為企業上市的主要標準,對於發行節奏和上市數量,監管部門仍具有決定權,科創板設立對場內資金的流出影響有限。

財經評論員齊俊傑指出,註冊制的門檻可能會比審核制更高,不但需要標準門檻,還要有市場門檻。基礎上市門檻可能包括五種標準,包括市值,收入,利潤,現金流。他認為,借鑑國際經驗,科創板的投資者將以專業投資者為主,個人投資者需要有50萬元-100萬元金融資產,至少2年以上的相關投資經驗,這樣將把95%的投資者擋在門外。

科创板来了 李大霄:将开启第五轮牛市

紅籌和VIE架構公司有望進入

早前眾多境外中概股,如在美國上市的阿里、京東、百度、網易及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騰訊等企業均表示了回A意願。上述企業存在紅籌和VIE架構,不符合國內法律法規,部分企業著手搭建了CDR(中國存託憑證)架構。

紅籌架構是指中國境內的公司(不包含港澳臺)在境外設立離岸公司,然後將境內公司的資產注入或轉移至境外公司,實現境外控股公司海外上市融資目的的結構。要想將境內公司的資產注入或轉移至境外公司,一般可採用兩種不同方式實現,一種是通過境外公司對境內公司直接的股權控制(簡稱“股權控制模式”),另一種則是通過協議控制(即“VIE模式”)。

隨著科創板逐漸加速,有相關架構的企業能否入場成市場聚焦。目前來看,眾多業內人士的答案是肯定的。

李大霄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科創板接受紅籌和VIE架構公司的可能性較大,但CDR更可能在主板實施。宋清輝則認為,CDR企業也將直接受益於科創板。中金公司則稱,未來科創板有望吸引體量更大的海外中概股或獨角獸企業上市。

第五輪牛市的起點?

對於科創板設立對目前A股市場的影響,眾多專家各有觀點,但都較為看好後續行情。

國泰君安中小市值團隊對時代財經分析,從板塊結構來看,創業板和科創板相關性最高,“現階段時間窗口期較長,科創板推出對於目前市場已存板塊的正向/負向影響仍將會由今年的市場環境決定。如果科創板在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較快推出,且市場氛圍好轉,以創業板為主的A股市場將受此影響出現正相關性,估值水平有望受事件性刺激向上修正。如果科創板如期推出,但市場氛圍清淡,風險偏好趨向保守,科創板的推出或會在短期內衝擊市場流動性,且市場對科創板受政策傾斜力度加大而降低對創業板的預期,創業板的估值水平將與科創板的推出呈負相關,短期內受到一定衝擊。”

中金公司則認為,科創板對資本市場的短中期影響至少包括四個方面:對A股市場有一定資金面壓力但影響相對有限;更多優質成長性企業將在科創板上市,帶動主題預期提升的同時對現有公司也有一定的資金分流影響;市場化發行預期下,通過網下或戰略投資者形式參與需要注重基本面投資而非簡單的“打新”操作;創投類企業和券商將受益於科創板的事件驅動效應,或有階段性表現。

時代財經就科創板能否走出獨立行情的問題採訪了李大霄。他以美國納斯達克市場舉例,認為在科創板規模比較小的時候,可能會走出獨立行情,但到了一定的規模後,仍將會受到大盤行情影響,走勢較為趨同。

他進一步表示,“2440點是股市的第五個大底。伴隨著科創板的誕生,中國股市第五個牛市即將開啟,熊市結束。但是籌碼供不應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投資者需要買好股,理性地價值投資,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