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全時房車生活有風險,尤其是選擇車型要慎重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視頻吸引了咱的注意力,一位名叫Lacey的女士面對鏡頭痛哭流涕後悔不該嘗試房車旅行,視頻標題是:“我不喜歡房車生活”(I am not Loving the RV Lif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Indg4VeTU)。Lacey是獨自一個人踏上房車旅行之路,開著一輛SUV越野車後面拖著一輛旅行掛車(Travel Trailer),哭泣的原因是這輛房車保暖性能差,並不是四季房車(4-season RV),車窗玻璃都是單層的,火爐的供暖能力不佳,在寒冷的冬季被凍得狼狽不堪,後悔不迭。Lacey在另外一則視頻裡也出了洋相,在入駐露營車位時,連接下水管被黑水箱的臭水濺了一身,當場哇哇大哭了三分鐘。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Lacey的房車保暖性能差,在寒冬裡被凍哭了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Lacey連接下水管時,被黑水箱的汙水濺了一身,當場嚎啕大哭

看了視頻讓人心生不忍,單身女士獨自開房車出遊風險很大,首先新手在挑選房車時就容易犯錯誤,Lacey所在的地區冬天十分寒冷,購買房車時居然沒有考慮到房車的保暖性能,是一個嚴重的失誤。其次,房車旅行很大程度上是一項體力活,開車、入駐露營車位、轉移營地、維護房車等都需要體力,女性獨自面對所有的工作的確挑戰性很高。

無獨有偶,幾年前看過一篇文章印象很深,題目是:“我們正在出售我們的房車並搬到波特蘭,原因如下”(We are selling our RV and moving to Portland. Here’s why - http://pacesmith.com/selling-our-rv-and-moving-to-portland/)。兩位女士Pace和Kyeli一起開房車旅行了僅僅五個月時間就決定放棄,主要原因是房車旅行途中遇到很多實際問題,當初預想不到。文章裡列舉的原因有:房車保溫性能差,夏天熱冬天冷;旅行費用過高,開支失控,特別是房車營地費用和燃油費用遠超預期;房車尺寸過大,只能從營地到營地,不能隨意到處跑,等等。其實問題的根源還是選錯了車型,Pace和Kyeli為了寬敞的生活空間,挑選了一輛雙後輪重型皮卡加一輛36英尺(10.8米)長的半掛式房車,如下圖所示。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重型皮卡加半掛式房車

這樣的房車組合優點是居住空間寬敞,缺點是過於笨重,在旅行途中各種不方便,不適合經常上路旅行。重型皮卡油耗也很高,和咱的A型大巴房車不相上下,不適合平時代步使用。一般選擇這種房車組合的車主都是長時間入駐營地,偶爾才換一次地方,另外往往還會添加一輛省油的小車或摩托車作為日常代步使用。Pace和Kyeli原本房車旅行的計劃是周遊全美,到處走親訪友、遊覽風景名勝,合適的車型應該是自行式C型或者A型。

從自己個人的經驗看,當初選擇A型大巴房車也有一定的運氣和巧合,主要是已經購買了斯巴魯森林人,最合適的房車就是A型大巴房車。如果選擇半掛式房車,需要賣掉新買不久的森林人,再重新購置重型皮卡,另外自己對皮卡一直不是太喜歡,女兒尤其如此,打死不願意坐皮卡,覺得好難看。現在回頭看,如果選擇半掛式房車就慘了,普通的半掛式房車品質都不太好,底盤和框架結構都不如A型房車堅固耐用,使用年限也短,唯一的好處就是維護成本低。未來自己如果有機會換房車,還是會選擇A型大巴房車。

總而言之,房車車型的選擇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需要根據自己實際需求來決定哪一種房車最適合。

今日天氣(Cathedral City, CA) 雨

  • 溫度: 攝氏10°-16.6°/華氏50°-62°
  • 紫外線指數: 2
  • 溼度:79%
  • 風速: 東南風16-24公里/小時
  • 日出時間: 6:41am
  • 日落時間: 5:17pm

今日行程(2/2/19,星期六)

在營地未外出,餐後散步五公里。上午本來計劃帶女兒去附近的兒童探索博物館(Children’s Discovery Museum),臨出門時小朋友說不想去了,寧願在家裡宅一天,讓人無奈。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房車旅行日記-232」從兩個失敗案例看房車車型選擇的重要性

今天幾乎下了一天雨,想出門散步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