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華依舊 芳華已故

01

剛上初中時,學校裡來了一批新的老師,都是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教我們語文的孫老師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語文課快下課時,他喜歡在黑板上寫上一首古詩詞,給我們大概講解下意思,讓我們抄默,但是不強迫、不檢查,全憑學生自願,這是孫老師對我們詩詞的最初啟蒙。

有一次孫老師寫了一首蘇軾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孫老師講解道,這是一首描寫花蕊夫人夏夜納涼的詞。花蕊夫人是後蜀皇帝孟昶的貴妃,美貌異常,花不足擬其色,似花蕊之翾輕,被賜號花蕊夫人,而且具才情、善詩文。這是我第一次知道花蕊夫人其人。

直到讀了《宣華錄 花蕊夫人宮詞中的晚唐五代》這本書,才知道寫宮詞的花蕊夫人並非蘇軾筆下的花蕊夫人。

在《宣華錄 花蕊夫人宮詞中的晚唐五代》的開篇,花蕊夫人宮詞之斷代問題中,作者蘇泓月經過嚴謹考證後,得出結論:前蜀花蕊夫人,才是百首宮詞的寫作者。

宣華依舊 芳華已故

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成都徐耕之女,亦稱花蕊夫人,又稱小徐妃(其姐為大徐妃),少主王衍之生母,王衍登基後被尊為皇太后,有詩才,善宮詞。

02

宮詞,即詠敘宮中事之詞。宣華苑,即是花蕊夫人生活的皇家園林。花蕊夫人近百首宮詞,描寫的均為宮中的所見所聞。

作者蘇泓月根據花蕊夫人筆下的98首宮詞所涉及的內容,重新疏理,分為十二類,即十二卷,分別為:宮闕樓臺、繡陌交通、良工巧物、花果栽植、宴飲行樂、應時飲饌、四時嘉節、閒情逸趣、騎馬射獵、歌臺舞榭、謫仙冠裳、宮人日常。

作者旁徵博引、註解每首宮詞,寫了98篇詞句清麗、融合考古與訓詁的精緻小文,重現了晚唐五代時期,蜀宮宣華苑的繁華勝景、皇家生活。

宣華苑的景緻從“五雲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閒”開始,起筆有高樓,盡在瑞雲間,苑中四季鮮花盛開、時時長新,處處好風光。

百花洲裡,群芳成就海棠宴,宣華苑中,“昭儀侍宴足精神,玉燭抽看記飲巡”,燈火通明的殿宇,熱鬧非凡的酒局,神采奕奕的昭儀,這邊翻酒令填詩詞,那邊執箭投壺做遊戲,美人個個妝容明豔,嬌花顫枝。

宣華依舊 芳華已故

宣華苑中的亭臺樓格,依水而建,宮娥乘船來往,“嫩荷花裡搖船去,一陣香風送水仙”,雖是深宮廣院,卻有王昌齡《採蓮曲》中的情趣,“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使覺有人來”。

閒睱時“獨自憑闌無一事,水風涼處讀文書”,若無閒事掛心頭,人生處處好時節。

03

一本《宣華錄 花蕊夫人宮詞中的晚唐五代》,寫盡宮中繁華,人間樂事,卻終是繁華一夢,譬如朝露。

宣華依舊 芳華已故

掩卷靜思間,看到封面上“今日樓臺渾不識,只餘古木記宣華”這句詩,竟然莫名其妙地想到了《紅樓夢》中的“陋室空堂,當年笏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不管是花蕊夫人筆下的宣華苑,還是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都已不復往日之繁華喧鬧,美人不在,只餘古木記宣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