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逼迫跳車碰瓷少年離家出走:他們一直讓我滾

被父母逼迫跳車碰瓷少年離家出走:他們一直讓我滾

■新聞回放

14歲少年被逼跳車碰瓷

碰瓷近20次

獲利1.3萬元

傷害孩子多處擦傷、顱骨骨折

三輪車開到一條路上,顛簸得很厲害,爸爸拍拍14歲的小金的肩膀說“快到了”,這是暗號,意思是此時必須跳車,“我猶豫了一會,不敢跳,爸爸臉色一變,惡狠狠地瞪著我,我眼睛一閉,鼓起勇氣跳了下去……”

“世界上竟有這樣的父母!帶孩子跳車碰瓷,多達近20次,身上多處擦傷、顱骨骨折!”去年10月,浙江寧波公安局福明派出所所長的朋友圈動態,讓一則“狠心父母逼兒子跳摔碰瓷”的新聞浮出水面,當事一家四口均為四川宜賓人。

小金父親羅某勇犯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其母劉某芬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

11月4日,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某物流企業打工的小金領到首筆379元工資。穿著單衣離家出走的小金,準備拿這筆錢給自己買身厚衣服、水桶、棉被等生活用品。

去年10月28日,當時年僅14歲的小金被父母帶到寧波市火車站,乘坐三輪車時故意摔落車下“碰瓷”,被受害人識破致案發。警方調查發現,小金多次被逼迫碰瓷訛錢。其父羅某勇犯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其母劉某芬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

今年10月26日,小金的父親羅某勇出獄;27日,羅某勇返回其在臺州臨海前江村的租住屋;28日晚,小金與父母發生激烈爭執,父母打罵小金。當晚,小金離家出走,後在椒江找到一份臨時工作。4日凌晨,已經離家7天的小金告訴記者:“不會回家,但18號會回學校。”

父子再見

“我跟他沒啥子話說”

10月27日,羅某勇刑滿釋放回家。

他告訴記者,與其他父子久別重逢時的激動不同,小金父子再次見面時有點冷場。小金記得,父親回家時他正在拖地。“我沒喊他,我跟他沒啥子話說。”小金平時話不多,經歷了碰瓷、傷痛、媒體聚焦和父母獲刑,更不知道該和父親交流什麼。

第二天晚上,一家人到租住的房屋外的小飯館吃飯。

路上,母親劉某芬在羅某勇面前數落了小金的很多“不是”:不聽話、頂嘴,砸壞了電腦、毀壞了電瓶車。

聽說兒子各種“不聽話”,羅某勇便數落兒子,還沒走到飯館,小金就氣沖沖返家,自己做飯吃。一家人的聚餐不歡而散。

對於當晚的糾紛,父子倆各執一詞。

羅某勇聲稱自己只是輕言細語責問了兒子幾句,“我說你媽媽上班,才百十元一天,你把電腦整爛、電瓶車整爛,她又要花錢去修。”羅某勇還認為兒子不聽話,導致家裡“蝕財”,將來沒錢讓小金去讀技術學校等,並無惡意。羅某勇說他沒想到小金“惡狠狠地”地吼他:“你有啥子權利來管我?不要你管我!”

但小金卻又是另一番說法,“他一回來就找我麻煩,他埋怨我把什麼事都給警察說了,說是我害了這個家,跟我吵架。”小金認為父親把他坐牢的原因歸結於自己身上,故意找些生活中的瑣事理論。小金記得,父親甚至說學校是他找的,“喊我不要去讀了”。

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羅某勇報怨小金成績不好,將來找不到工作。小金回應說成績不好,就去讀個技校;但父親接下來又懟了小金一句:“鬼大爺拿錢給你去讀技校”。母親劉某芬說,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小金也懟了父親:“你愛拿不拿!”

孩子出走

“那天晚上他們一直讓我滾”

看到兒子氣沖沖走了,羅某勇和劉某芬也沒心思吃飯,先後從小飯館返回家中。

小金說,一回家父母就一起指責自己。劉某芬告訴記者,當時她責問小金:“為什麼要罵父親?”母子倆再起爭執,說到氣憤處劉某芬扇了小金三耳光,並叫他“滾”。

羅某勇告訴記者,激動的時候小金意欲和母親對打。“我看到他要和他媽打架,他媽打不過他。我就走過去,輕輕在他臉上打了一耳光。”此後劉某芬不斷指責小金:“你要是翅膀長硬了,就滾出去,不要回來。”

小金否認自己還手打了媽媽,“雖然這次確實想還手。”小金說,媽媽打了自己兩三下,但父親掐住他的脖子,騎在他身上,“他打的是要命的地方。”從小金給記者發來的照片看,其後頸、脖子上,都有抓撓的傷痕。劉某芬解釋說,那是她打小金時不小心指甲劃傷的,但小金稱是父親掐他脖子時留下的。

“那天晚上他們一直讓我滾。”小金說,被父親掐住脖子的幾十秒裡,“感覺是直接要我命似的”。

小金說自己實在忍受不了父母的驅趕,憤然離家出走。 出門時小金只穿了一件T恤和一件單外套,在江邊坐了一晚。遊蕩過程中,小金留意路邊的招工信息。“看到有個工作還覺得可以,打電話去問了,在椒江,我就去了。”小金告訴記者,自己做的是在物流公司分揀快遞的工作,不算累。

據小金介紹,他從19時工作到第二天凌晨6:30,中間一小時吃飯,工作時間為10小時,時薪13元,一天可以掙130元。工資可以月結,也可以日結。上班第4天,小金領到379元錢,因為老闆扣了11元保險費。小金說,他出門7天了,一直穿著單衣服,準備用這筆錢買棉被、桶、衣服、洗頭膏、床單、枕頭。

老師、民警:孩子快回學校,要學好

小金的班主任肖本龍老師對他評價尚可。“學習成績確實不算好,但總的來說過去這一年進步很大,品行方面還不錯。”肖本龍告訴記者,孩子對老師一直很尊重,老師對小金的要求是“儘量學,能學多少算多少,只是不能做壞事”。

班主任

母親教育方式有問題

肖本龍告訴記者,這學期以來小金和媽媽總是吵架,一吵架媽媽就給老師打電話。但是小金在學校表現很好,和同學相處也很融洽。肖本龍認為,媽媽的教育方法不對。“孩子這麼大,初中階段,正處於叛逆期。當父母的不能一不順心就讓孩子滾,老師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方法。”肖本龍認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肖本龍告訴記者,小金離家出走後,第二天沒來上課,他給小金媽媽打電話才得知孩子出走。肖本龍通過QQ規勸小金儘早回學校上學,不要在外面流浪。“小金說他不想流浪,但也不想回家。”

今年10月初,劉某芬給成都商報記者發來照片,說她從小金的枕頭下搜出四部手機,她懷疑小金“手腳不乾淨”,並以此為由責備他。

對於小金媽媽的指責,肖老師說沒有發現小金有這方面的跡象,也沒有接到同學的反映。在以前的溝通中,肖本龍發現小金媽媽有點責怪小金,“孩子在派出所,本就該如實交代,問題發現得早是個好事情,算是挽救了孩子。”

對於枕頭下的手機,小金的解釋是,他把自己的手機帶到學校去玩,被老師沒收了。“我找同學借。我以為他們可能沒有,然後他們都有,都借我了,就有四個。我媽媽不相信,打電話問我老師,老師說手機還回去就沒事啦。到現在她還懷疑手機是偷來的,我也沒辦法。”

“小金體育特長是跑步,我們學校22號開始舉辦運動會,我給他報了名,他答應18號回學校。”肖本龍說,“希望小金早點回學校,免得在外面學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小金也說自己打算18號回去上課,如果不能住校,就考慮自己租間房子住。

辦案民警

會繼續資助小金讀書

在“碰瓷”案中,多次被迫假摔甚至導致顱骨骨折的小金,同樣是受害者。自案發以來,負責偵辦此案的寧波市鄞州區福明派出所,從所長林烜到普通民警,都對小金和妹妹的生活、學習傾注了心血,多次給予幫助。林烜和民警,甚至專程從寧波趕到台州臨海市,到學校或家裡看望小金和妹妹。

得知小金離家出走,林烜很震驚,也很心痛,並馬上安排了當年的辦案民警聯繫尋找小金。“父親一出來,兒子就不想回家了?但願他別學壞。”林烜認為,小金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他表示,福明派出所將會繼續資助小金讀書。

在父母被抓後,小金多次聲稱想要逃離被逼迫碰瓷的家。後來因母親悔改,小金諒解了她,願意繼續和母親一起生活,但不想再和父親生活。今年3月20日,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撤銷被申請人羅某勇作為小金監護人的資格。”

羅某勇服刑期間,母親劉某芬以無力管教小金為由,多次嘗試恢復父親的監護權,都被小金拒絕了。

離家出走的孩子,未來何去何從?

觀點一

接納孩子迴歸校園

感受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支持

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宜賓市青少年心理諮詢協會會長熊小冰

從關係心理學的角度,小金的父母只是把孩子當斂財的工具,即使出了問題也不僅無法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還把責任推給未成年的孩子。這樣的關係模式既缺少了親子之間的關心和愛,也讓信任流失殆盡。再加上父母欠缺情緒管理的能力,無端的指責和暴力,與青春期趨於早熟獨立的小金之間極易爆發衝突。在沒有愛和信任的前提下強行行使教育的權利,只會適得其反。

很難指望小金的父母能夠改變自己去幫助孩子成長,順其自然,讓小金學會社會生存適應的同時,接納他迴歸校園,感受來自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支持,暫時無須去面對一個缺少溫度的家,或許更能調動一個小男子漢的成長能量,讓他在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收穫歸宿感和成就感。其他的就讓時間來見證吧。

觀點二

父親找份工作,情緒穩定了,才能給小金良好的成長環境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自貢市心靈花園婚姻家庭教育諮詢中心理事長歐大可

小金離開家庭,只是減少了父母與他之間的衝突。但親情的缺失會越來越大,實際上他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沒有感受到親情和家庭的溫暖,這一點從小金的性格就可明顯感到,幾乎就是“一點就著”,小金既不信任任何人,又渴望得到別人的信任。其實父親的刑滿釋放回家是一家人重新開始的機會。

對青春期孩子的尊重,應該表現在換位思考的理解和給予他一些選擇的自由,小金一家人的衝突大都是對細節管得過多,控制慾太強,衝突的原因不是為了解決問題,更多的是轉移和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使彼此的溝通無效並導致惡性循環。特別是小金,不僅僅是叛逆,更多的是在反抗。

現在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有各自的規劃和打算,特別是父親可以去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轉移自己的關注點和釋放情緒的途徑,並與妻子建立和諧的夫妻關係。生活穩定了,情緒穩定了,才能給小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小金及父母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碼上播物聯網視頻軟件官方網址:www.mashangbokej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