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市長凌雲: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起一片“豔陽天”

专访市长凌云:为民营企业发展撑起一片“艳阳天”

總書記講話為民營經濟發展敲下“定音錘”

問:請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感受和體會。

凌雲: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為民營經濟發展敲下了“定音錘”,給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向各級黨委政府發出了“動員令”。總書記的講話如同一盞“航標”,讓我們方向更明確了,信心更足了,幹勁也更大了。作為地方政府,我們要為民營企業創造最優良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人文環境,讓民營企業在合肥創新愉快、創業愉快、發展愉快。

統籌做好立法、政策、改革、服務四項工作

問:近年來,合肥市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凌雲:近年來,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全力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起一片“豔陽天”。

一是從立法層面“保駕護航”。早在2013年,我市就以人大立法形式出臺了《合肥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條例》,這是全國首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讓民營經濟發展有了“剛性”的法治環境。

二是從政策層面“精準扶持”。從融資減負、資金獎補、公共服務、人才保障、雙創示範等方面,相繼出臺民營經濟實施意見26條、5大產業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頗具含金量的政策文件,讓民營企業更有“獲得感、收益率、滿意度”。特別是產業扶持政策,“真金白銀、雪中送炭”,僅2017年就兌現30多億元。創設4.94億元的天使基金,扶持孵化期企業,拿出29.77億元產業投資引導基金、18.3億元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扶持初創期、發展期科技型企業。

三是從改革層面“減負鬆綁”。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市本級已由過去的7天至11天壓縮至3天。大力清理涉企收費,近三年涉企收費項目精簡42%,今年全年將為企業減輕各類負擔超過150億元。強力推進“只進一扇門、只上一張網、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為全國十大不跑腿城市、2018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十佳城市。

四是從服務層面“排憂解難”。建立領導幹部聯繫包保企業機制,市四大班子負責人和各部門的“一把手”今年以來走訪市場主體2.49萬家,集中解決了一批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高質量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組織開展銀企、用工、供需、科企“四個對接”活動,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常年選調100名幹部深入企業園區,宣講政策、聽取意見、解決難題,今年以來為民營企業解決各類問題2100多個,幫助企業實現融資220多億元。

目前,全市民營市場主體已達75萬多戶,佔市場主體95%以上,成為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自主創新的重要主體、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來源。在全省民營經濟考核中,合肥連續11年位居第一。可以說,沒有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大提升,就沒有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生機。民營經濟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一定是合肥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多措並舉形成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導向

問:

下一步,合肥市將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採取哪些措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凌雲:學習和對標總書記提出的6項政策舉措,深感為“自己人”辦事就是辦“自己的”事。全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之後,我市及時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發展環境,以穩定預期的“決心”換取民企發展的“信心”,以政策支持的“加法”換取民企負擔的“減法”,以主動服務的“熱度”換取民企環境的“溫度”。所以在今後工作中,尤其要強調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政策制定要“更接地氣”。要根據民營企業的需求制定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升針對性、精準性和可操作性,讓政策“接地氣、能感知、有溫度、見效果”,把政策的含金量轉化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物量。

第二,政務環境要“更加溫暖”。

堅持“放”要放得徹底、“降”要降至底線、“幫”要幫到實處,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降低企業成本,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打破“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三,政商關係要“更加和諧”。深入踐行親情理念,把為民企服務當作為親人服務,鼓勵各級幹部與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結親戚、交朋友”,主動服務、熱心服務、靠前服務、精準服務。

今後,我們還要把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納入市委年度綜合考核、市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尤其要注重在增量、創新成果、吸納就業、貢獻率等方面加強考核權重,形成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導向。

专访市长凌云:为民营企业发展撑起一片“艳阳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