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太久不关注周播常态综艺了,今天冷眼君就来聊聊周播综艺里的这棵常青树。

1月5号,2019年的首期《快乐大本营》推出了新的环节——「啊啊啊啊之这一题我会」,作为快本新的季播单元。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其实这一次的「啊啊啊啊之这一题我会」,与六年前的「啊啊啊啊之科学实验站」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采用“科学实验+娱乐”的形式,每期设计不同的且易于表现的实验,由明星参与实验互动来普及科学道理。同时,也采用融入在其中的小游戏来保证节目的可看性和娱乐性。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图为2012年的「啊啊啊啊科学试验站」 在2012年到2015年的4年时间中成为大本营的固定环节

从2018年年初开始,《快乐大本营》连续推出了4个季播节目,将周播节目切分为了4个时间单元。第一季度为科普类的《这不是你以为的世界》、第二季度是备受争议的推新人环节《下一站是我》、第三季度则是口碑极高的演唱环节《不要说,唱!》,而第四季度则为弘扬汉字、拆解汉字偏旁部首的《我脑厉害啦》。

那么,这些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综艺老航母吗?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快乐大本营》为什么要做季播版块?

作为在20周年庆典上自嘲“老节目”的《快乐大本营》,自然要比其他综艺拥有更多的经验,在作出每一步决定之时应该也是想的很清楚的。冷眼君认为,《快乐大本营》推出季播单元应该有这几点原因。

第一、试探观众的口味,通过收视反馈来进行内容调整。12期不长不短,若是只推出1~2期,会很容易在环节的负面评论中,夹杂着对环节的不适应导致的差评;若是直接宣布成为《快乐大本营》的常驻环节,风险显而易见,并且若因口碑很差而突然消失难免会让人觉得“离开得不太体面”。12期的长度,又大胆又小心,很好地平衡了创新和稳定的关系。

第二、常态周播综艺的创新困境。其实作为为数不多的几档周播常态综艺,《快乐大本营》一直在做着微创新。在演播室和主持团这两个硬性要求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一期节目的策划就变得越来越难,想要做大刀阔斧的创新实在太难。于是就只能不断尝试各种小环节,而大本营的这种抽屉式结构使得这种微创新有了可行的前提。

第三、在一定意义上,季播单元迎合观众刚刚建立起来的季播观影习惯。近年来占领市场和口碑的基本都是季播综艺,3个月换综艺像随着季节换衣服一样习以为常。而《快乐大本营》作为毫不动摇的周播节目,不可能在节目期数上做文章,而用季播节目切分节目周期是最佳的选择。将过于密集的节目周期切开,保证在单元内部的连贯性和新鲜感,使得快本收获了一份明星之外的话题讨论度。

所以,用季播的小版块来去做微创新,用一个完整的播出季去试探观众对内容创新的认可程度,一方面激励着团队,一方面也解决了周播节目的策划压力。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快乐大本营》做过哪些季播版块?

《快乐大本营》的制作团队,的确不甘于现状(当然,在综艺竞争极其激烈的现在,安于现状就是死路一条),曾经推出过许多季播单元来撑住22年老节目的收视。

冷眼君以时间为轴,帮大家盘点一下《快乐大本营》近年来做过的季播单元,以及季播节目的前身“独立单元”(只是缺少明确的12期时间单位)也一并收纳。

一、2015年、2016年

关键词:初涉季播单元

环节:「池到了」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池到了」是快本曾经做过的夏季节目,采用水上游戏的方式。其中的许多游戏模式并没有明显的特色:要么就是普通小游戏的“水上”版,要么就是韩综《running man》等一些游戏的中国化。

但是能够看到自己偶像的若隐若现的身材和半素颜妆,也是「池到了」环节吸引观众之处。虽然在夏季开着空调不愿意出门,但是能看到一群明星在水里玩耍,也多多少少会接收到这个环节传递出来的一丝清凉,而传递出一种让观众共鸣的舒爽。

老实说,季播的概念就是从「池到了」环节开始的,毕竟这种泳池的清凉环节只能在夏季才有共鸣。所以2015年和2016年的这个环节都在7月开始,在9月结束。我们可以合理的猜测,《快乐大本营》在一定程度上受了「池到了」季播长度的启发,从而奠定了之后季播单元井喷的基础。

虽然「池到了」已经2年没有再出现,但是冷眼君还是认为这档环节的模式并没有过时,依旧符合《快乐大本营》如今的风格,

期待这个环节的早日回归。

二、2017年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20周年特别企划

环节:「不好意思让一让」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隔开两队的板子会随着投票结果而移动

「不好意思让一让」环节出现在《快乐大本营》20周年之时,主要设计为两队以歌舞节目对抗,得分高的可以得到较大的舞台表演,得分低的被挤压而掉落舞台。虽然只有8期的试水,但是冷眼君认为,这个环节恰恰是《快乐大本营》逐渐在季播单元中找到自身最佳状态的所在,这个环节的高口碑也为《快乐大本营》在跑男、极挑正当红之时找回了棚综的自信。

这个环节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再继续做下去,可是2018年的另一个季播单元「不要说,唱」也是继承了这个环节的最核心的部分——歌舞表演。虽然在「不要说,唱」中,表演的时候不再有来回移动的分割板,也没有观众投票的环节,但是冷眼君认为这些变量对于环节的可看性来说不是特别重要,甚至会觉得换汤不换药的改名,也是给观众以新鲜感的方式之一。

三、2018年

关键词:季播环节井喷

环节:「这不是你以为的世界」、「下一站是我」、「不要说,唱」、「我脑厉害啦」

  1. 「这不是你以为的世界」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这是一个像达人秀一样的环节,力图展现许多天才和能人的能力,也会现场见证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

虽然在电视节目中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司空见惯的环节,但是若是和新时期相伴的新素材结合起来,仍然可以取得很高的赞誉。《快乐大本营》已经在20年的节目中多次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早就擅长制作达人秀的环节,继续以新话题来制作这个环节没有问题。太阳底下无新事,但只要用心尽力,新瓶装旧酒一样可以成功。

冷眼君认为,这个环节的回归与否是次要的,毕竟这个模式已经被打磨了很多次,不需要再来以12期为单位去做实验,而直接将其作为单期节目策划时的备选即可。

2、「下一站是我」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这是湖南卫视推新人的环节,但是老实说,并没有很大的诚意。

录制是带观众的舞台,新人往往不会收到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应,而台上台下往往是相互刺激才能达成最佳效果。回顾这12期,在大多数设计的节目和游戏中,一众新人都弥漫着尬风。新人很难在有观众直接接触的舞台之上,还能保有强大的心理建设能力,超常发挥而圈粉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哥哥别闹啦》的节目效果都强于这个环节。《哥哥别闹啦》的“老带新”模式解决了「下一站是我」的许多BUG,比如更好地展现新人之间的人物关系、更完整刻画人物性格、不会和观众有大面积接触而接收到观众的负面信号等等。所以据冷眼君猜测,这个环节应该不会再有下文。

3、「不要说,唱」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不要说,唱」的设计,一开始是将明星的聊天记录、书信改编成歌曲,但这个主题没能坚持到最后,而逐渐滑落到单纯的歌舞环节。但即使忘了当时的初心,也并不影响这个环节的成功。其改编的歌曲在各大音乐平台有不小的下载量,并且这个环节也频频上热搜,收获到了很好的口碑。而对于此环节的评论多为正面的深层次原因,后文详述。

4、「我脑厉害啦」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偏旁组字游戏的「我脑厉害啦」

《快乐大本营》作为湖南卫视的王牌综艺,当然不会在当下忘记节目始终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这一功能,而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典型表现形式,也自然而然地被设计成游戏。所以「天才笨笨碰」(很早期的一个游戏环节)的用拼音来组词,或是「我脑厉害啦」的偏旁部首组词,都是这个背景下所打造的游戏模式。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这两个季播单元所弘扬的传统文化仍然是最浅层次的文化:汉语拼音或者是偏旁部首,太像10周岁以下的孩子和家里的长辈都可以看的内容。这其实是由快乐大本营的合家欢属性所决定的。《快乐大本营》一直力图打造阖家观看的节目,尺度必然相比较平常的电视综艺还要缩小;并且合家观看的节目,就必然要照顾到低年龄段的观众,不能有太多的深奥之处,并且视觉上越直观越好。

冷眼君认为,这种环节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存在模式单一的情况;用12期的时间来重复这一环节,会很容易将这一环节的闪光点榨干。这种识字类环节可能会更适合作为偶尔出现的游戏环节,更适合在避免审美疲劳的情况出现。

四、2019年

关键词:未来尚未来

环节:「啊啊啊啊之这一题我会」

2019年刚开年,「啊啊啊啊」系列便在首期节目回归。以科技感的蓝色为舞美的主色调,嘉宾穿上象征着科学家的白大褂,和明星一起以科学实验为经、以与科学有关的游戏为纬,实现普及科学知识和有趣的交融。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将科学和游戏成功交融自然是好事,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老实说,“意义”和“好看”之间有的时候(甚至绝大多数时候)会发生冲突,使得精明的导演组不得不牺牲一部分意义,而为可看性让步。比如刚刚播出的最新一期《快乐大本营》,本来的大背景是“如何在停电的时候给手机充电?”之后就开始莫名其妙地玩起了“用重力来给一个KTV的显示屏充电”

,生动地表现了“跑题”一词的真正含义。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还是希望「啊啊啊啊」系列保持其原有的寓教于乐的高口碑,在2019年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季播版块真的带动《快乐大本营》了吗?

从收视来看,这档老牌综艺始终坚挺在周六晚间的前三名。不管其它平台的周六晚间如何编排,上档怎样的季播综艺,《快乐大本营》似乎一直没有掉队。作为一档超过20年的周播综艺节目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然,节目自身的品牌价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季播版块也让节目时刻保持着活力。

我们都知道,对于这种棚内通告类综艺节目来说,局限性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真人秀流行的今天,大本营的叙事性几乎没有。

所以考虑到了这一点,《快乐大本营》中的烧脑推理游戏,往往会简化许多的规则。由《明星大侦探》改编而来的环节,也几乎变成毫无代入感的“剧本杀”。就连“狼人杀”这种环节,也不得不为了叙述方便而精简游戏规则。

季播版块的设置,真的能带动《快乐大本营》这艘老航母吗?

《快乐大本营》的“狼人杀”环节,简化了许多游戏配置,甚至简化到有逻辑问题

而在这种情况下,季播版块的价值就越来越突显。其实冷眼君认为,不排除可以策划户外场景的季播版块,比如大型装置的挑战游戏或者大型实验也是可以尝试走出演播室的,还有户外第二现场的设置也是可以考虑的。总之,季播版块这种微创新的方式还可以有更多的形式,也应该更加丰富才对。

有一个事实是,现在大多数人似乎已经不怎么看这档节目了,但是另一个事实是,《快乐大本营》的气质和节目调性一直没变。至于原因,只因为当初看着这档节目长大的我们,早已不再是这档节目的核心受众,大本营的受众一直在良性迭代,它始终服务着最年轻的一批观众。冷眼君也希望这艘综艺老航母能够持续航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