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在没有飞机坦克的冷兵器时代,双方阵营的大规模交锋,除了极少量的奇谋妙计以外,最常见的还是通过排兵布阵后,进行双方硬碰硬的正面交锋。两军对峙,凭的就是哪边的装备更好、士气更强、战力更猛。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站在第一排的士兵,肯定是最容易阵亡的。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这个解释乍看上去很有道理,毕竟不管是弓箭也好,步兵也罢,最先接战的都是第一排的士兵,伤亡肯定最大啊!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排如此“凶险”,为何士兵们还抢着站在第一排呢?难道古人都不怕死吗?别着急,脸谱君马上为大家“揭秘”!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件事,在真实的战场上,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其实是最不容易死的。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军队的整体士气考虑,军官们是不会让“新兵蛋子”站在前排的。因为几万、十几万人的军队如何进攻不仅要有鼓点和旗号的指引,还需要第一排的士兵做出进攻方向,如果他们往后退就会给后面的士兵造成已方败退的错觉,这一点是每个统帅都要尽力避免的。能在第一排的人必然都是精作战经验丰富的“百战”精兵,而他们更了解怎么在险象环生的战场上提高存活率。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第二,古代杀伤力最大的远程武器莫过于弓弩、投石机之类的远程武器,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最先被伤到的就是第一排的士兵,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了防御弓箭,前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刀盾手或者枪盾手,在敌方箭雨来临的时候可以举盾防御,再者弓箭手也不会把目标放在前排上面,不仅因为有盾,还因为如果针对前排的话,会有很多箭矢射不到敌军的后阵。所以,前排士兵承受这些“大规模杀伤力武器”的伤害其实是最低的。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第三,也行还有人说,战场上除了弓箭还有步兵和骑兵,短兵相接之下,还不是前排士兵承受的伤亡最大?这话说的倒也没错,但骑兵冲锋一般是在敌阵混乱的时候切入,然后把敌人分割开来,那么前排士兵的作用就是阻挡骑兵,让他们把速度降下来,失去了速度的骑兵跟步兵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在这个前提下,前排士兵所配备的武器和兵种都是混合性的,比如影视剧中常见的把长枪放在盾牌上面形成枪林,以此迟滞敌方进攻的步伐,而敌方步兵在进攻的道路上则会受到弓箭的洗礼,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前排士兵所承担的任务大多是前期防御和后期敌军败退后的掩杀。

第四,真正的战场交锋,统帅们通常把军队分为我们常常听说的三军,即前军、后军和中军,开战前期双方各派出一部分兵力进行试探性进攻,中军和后军不动,这时的前排士兵只是为了防止敌军冲击中军而存在的,前军的作战几乎都是混战,没有什么前排后排之说,要说区别的话就是阵型的差别,要么是要把对方包围的“月牙阵”,要么是冲击对方中军的“锋失阵”,而此时前排士兵通常扮演的都是压阵和调整队形的作用,和中后排士兵比起来,他们和敌军接触的机会其实是大大降低的。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最后,前排列阵的士兵除了要防御敌军的冲击外,还要防止自己人溃败所带来的冲击,要知道在战场人如果一方溃败的话,这些士兵就会不管不顾的冲击已方的阵型,敌军大举掩杀之下很容易打胜,所以前排的士兵还要承担督战队的职责,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军官们的心腹,升职加薪、娶漂亮媳妇的概率也比后排士兵大很多。

为何士兵打仗都愿意站在第一排?古人都不怕死?原来是我们想多了

综上所述在战场上位于第一排的士兵,并不是那么容易死,反而那些在后面的在开战后才会承担更大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