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簡明條款:李鴻章和法國人玩文字遊戲,把不平等條約變成平等

1883年清法戰爭爆發,戰事一開始發生于越南北部,後來戰火一直蔓延到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當時的法國人雖然在海軍和陸軍方面都佔據優勢,但是他們卻因為瘟疫等原因無法獲得真正實質性的勝利。而在清朝這一方,一開始的失敗導致了甲申易樞事件,慈禧借刀殺人,把恭親王奕訢及軍機處的一班大臣全部撤下。最後法國人還是沒有獲勝,法國總理和他的內閣只能下臺。

中法簡明條款:李鴻章和法國人玩文字遊戲,把不平等條約變成平等

我們也都知道,當時我們雖然在戰爭上贏得了勝利,但是卻在外交上出現了重大的失敗,結果就是導致清朝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1885年,清法雙方簽訂了《中法新約》,我方失去了對越南的宗主國身份。

中法簡明條款:李鴻章和法國人玩文字遊戲,把不平等條約變成平等

當然,也有人是這麼來看這個結果的:清朝沒有遭遇失敗,法國也沒有贏得勝利。因為法國雖然獲得了越南,但是他們的國際聲望卻一落千丈。而清朝雖然失去了對越南的權力,但是卻收穫了國際聲望,畢竟打敗了歐洲最強的戰力之一法國,也沒有割地賠款。如果長期的打下去,以當時清朝的國力來說,結果還很難說。

中法簡明條款:李鴻章和法國人玩文字遊戲,把不平等條約變成平等

整個清法戰爭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雙方簽訂《中法簡明條款》而告終的,當時的形勢確實有些複雜,各國都虎視眈眈,為了穩妥起見,李鴻章決定“乘勝即收”,才簽訂了這個條約。這個條約共分為五條,在條文措辭方面,李鴻章下了很多的心思,儘量在條文上為自己佔得先機。

中法簡明條款:李鴻章和法國人玩文字遊戲,把不平等條約變成平等

比如說,當時條款第二條規定,清朝將駐紮在北圻(越南分為三圻,北圻相當於北越)的軍隊調回邊界。這個“調回邊界”,在中文中有不同的解釋可以是調到邊界之內,也可以是調回到邊界線附近。第三條的“開放(西南)邊境”,也可以有兩重理解,一個是法國的商品和人員可以通過這個邊境進入中國,一個是同意和法國人在西南做買賣,但是法國人不能入內。

中法簡明條款:李鴻章和法國人玩文字遊戲,把不平等條約變成平等

還有一條,法國人在和越南簽訂各種條約時,條約內不允許出現有損中國體面的字樣。什麼叫“不得有損中國體面”呢?李鴻章可以解釋為法國不得簽署讓越南脫離自己的文件,因為不讓越南脫離是中國的體面。

凡此種種,李鴻章也可謂費盡心機了,雖然很多時候條文就是擺設,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至少道義上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