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08年,伯希和拍摄的18张敦煌莫高窟绝版照片


保罗·伯希和,是世界上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志力于中国学研究。1908年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并带回法国。后来,这些珍贵的文物被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

利用流利的汉语和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伯希和1906--1908年曾活动于中国甘肃、新疆一带,对新疆的喀什地区和库车图木舒克的脱库孜萨来以及甘肃的敦煌石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图为伯希和正在筛选莫高窟中的文物。

1907年10月,伯希和考察队到达乌鲁木齐做必要的休整。

在一次偶然的会面中,伯希和从清朝官员载澜那里,得到一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经,汉文造诣很高的伯希和一眼便判断出它的价值。

于是,伯希和立即放弃考察吐鲁番的计划,直奔敦煌,于1908年2月25日到达敦煌莫高窟。

伯希和能讲流利的汉语,所以很快获得王道士的信任,被允许进入藏经洞。

一进藏经洞,伯希和就被面前的稀世珍宝震惊了。

在昏暗的烛光下,他以每天翻检1000件左右的速度,用了三周时间,将所有的写本过了一遍。

与王道士一番交涉后,伯希和用约500两白银的价钱将敦煌写本的精华囊括而去。

伯希和考察队收集的文献材料,基本上全部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美术品入藏巴黎卢浮宫,后归集美博物馆。

集美博物馆1879年建于里昂,1888年迁至巴黎,是法国著名的东方古物收藏单位。

1909年11月,当伯希和收集品运回巴黎后,有220多幅绘画品,21件木雕、丝织品残片和画幡、经帙等美术品,入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1947年,集美博物馆改组为法国国家博物馆的亚洲艺术部,收藏于卢浮宫的所有伯希和所获美术品也就转归集美博物馆收藏。

在敦煌期间,伯希和一行人对所有洞窟进行了编号、测量,并拍摄了大量照片。

后来,当初伯希和拍摄的许多文物已经毁坏,所以人们只能从伯希和当初拍摄的照片中一窥究竟。

1932年底,伯希和为调查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并为巴黎大学中国学院采购普通应用书籍,再度来华,经香港、上海到达北平。

在平期间,他受到学术界的热烈欢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营造学社、与学术界关系密切的《北平晨报》馆以及当地的学者名流,陆续举行欢迎宴会或约其讲演。

1935年,年近花甲的伯希和携夫人最后一次来华。

一者是出席6月在上海举行的法国公益慈善会向东方图书馆赠书典礼。

二者是以1936年初将在伦敦举行的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选择委员身份,到上海选定准备运英的古物。

1945年10月29日伯希和去世。

总体来说,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共劫走六千余种文书,此外还有二百多幅唐代绘画与幡幢、织物、木制品、木制活字印刷字模和其他法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