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武侯情——武侯区召开援藏和驻村工作队宣讲报告会

2月1日,武侯区召开援藏和驻村工作队宣讲报告会,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援藏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勇担重任,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行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示范区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

刘洪文、杨剑军、刘成舟、刘磊、刘刚、叶明荣等6名援藏驻村干部代表用质朴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满怀深情地讲述了他们在白玉县的援藏驻村经历和故事。在他们当中,有人顾不得家中患病的幼女,四处奔走,联系企业,为藏民的高原土豆打开销路;有人在风雪中背着设备艰难爬上近4000米的山顶,不畏高反,只为让13户村民能收看电视;有人拖着残缺的病体,义无反顾为藏区学生传业授课;有人不怕悬崖峭壁深入走访贫困家庭,开办农民夜校,身体力行推广高原种植养殖技术;有人结婚当天就收到援藏驻村通知,毅然告别新婚妻子奔赴援藏第一线……报告会现场,精彩不断,掌声不断,感动不断,一个个故事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2010年以来,作为甘孜州白玉县的对口帮扶单位,武侯区先后选派了5批次、122名武侯援藏干部、200余名支援教师、210余名医护人员扎根白玉,鏖战高原。他们敢于吃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藏区脱贫攻坚、加快发展、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广大白玉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四处奔走 高原土豆成网红

接到援藏出发通知时,刘洪文一夜没睡,他的母亲长期患病,一岁半的女儿也刚做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就这样,带着对家人的牵挂,他奔赴金沙江畔的白玉县。2018年11月,赠科乡的有机红皮土豆喜获丰收,高原深处物流不便,望着堆积如山的土豆,村民们忧心忡忡。如果土豆卖不出去,群众一年的辛苦就只能打水漂。刘洪文和队友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微信上推销,联系企业寻找销路。几次碰壁后,刘洪文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拜访了彩虹集团。当晚,彩虹集团董事长刘荣富拍板“武侯援藏我们应该支持,订购1万斤土豆,作为福利发给员工。”得知这个好消息,刘洪文立即向队领导和乡党委作了汇报,通知队友连夜装车发货。第二天夜里12点,当刘洪文和队友刘磊把1万斤土豆卸到彩虹集团食堂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这是第一批卖到成都的白玉土豆,也打响了武侯援藏队助力白玉土豆销售的第一枪。如今“高原有机红皮土豆”已深入人心,被消费者亲切地称为“网红土豆”,走上了越来越多成都市民的餐桌。

要让党的声音,覆盖全村的每一个角落

杨剑军所在的尼龙村号称白玉县最穷的乡里最穷的村,通过入户走访,杨剑军了解到尼龙村还有13户村民因为没有接通广播电视信号,至今从来没收看过任何广播电视。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党的声音,覆盖全村的每一个角落”。11月的尼龙村到处白雪皑皑,通往13户村民的联户路上共有3座木桥在夏天被雨水冲毁,另有两户住在山顶,都只能徒步进入。想要一天时间内接通所有信号,时间非常紧迫。当天上午,与县文广局的两名技术人员会合后,杨剑军就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装了两台电视机和11个“锅盖”的蛇皮袋子就出发了。下午5点半,在顺利安装调试好了10户村民的设备后,杨剑军背着一台电视机带着一名技术人员开始向居住在坡度近于垂直、海拔接近4000米山顶上的两户村民家走去。由于山高坡陡,雪地路滑,他们一路手攀脚爬,步履维艰。强烈地高原反应让技术人员跌倒在山腰。焦急万分的杨剑军一路护送着高反严重的技术人员安全下到了山脚。来不及停下休息,他匆忙找到另一名技术人员,又一次艰难地向山顶缓慢出发。一个小时后,他们艰难爬到了山顶,又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将山顶上两户村民的广播电视全部接通,其麦志玛全家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电视节目,感动地连连举起大拇指,其9岁的女儿还高兴地跳起了舞蹈。

让藏区的孩子们收获学习的幸福感

刘成舟来自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现为白玉县中学物理教师,8年前的一场意外,让他曾瘫痪在床,后凭借惊人的毅力,他带着颈椎里的8颗螺丝和3根钢针,重返三尺讲台。此次援藏,他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刚到白玉的夜晚,刘成舟被高原缺氧导致的心脏不适,折磨的彻夜难眠。白玉县教学资源匮乏,但学生们用一口生涩的普通话,毕恭毕敬的叫一声“老师好”的时候,刘成舟的心热乎乎的。在白玉中学任教的这一学期,刘成舟的一双腿从夏日里的一瘸一拐,变成了冬日里的举步维艰;他的一双手也从七月的灵活自如,变成了十二月的左支右绌。刘成舟想用2年的援藏支教,让藏区的孩子们收获学习的幸福感,为他们铺设一条走出大山的道路。

结婚当天奔赴援藏第一线

刘磊结婚当天就收到援藏驻村通知,他毅然告别新婚妻子,在家人不舍的泪水和殷殷的嘱托中奔赴援藏第一线。在赠科乡格沙村驻村的半年多时间里,他把实在做事当做自己的准则。“如何尽快脱贫并能让村民长效致富”一直牵动着驻村队员们的心,为此刘磊通过实地调研、详细掌握了格沙村产业发展需求和贫困户困难需求,设计出一些帮扶项目,主动对接结对帮扶企业,为村民们发放了3台带播种和收获土豆功能的手扶拖拉机、3台笔记本电脑和45套加厚棉被套,在寒冬中温暖了村民的心。现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格沙村成功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进行市场化运作,帮助村民打开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但在刘磊心中,商标注册、产品检测、品牌推广、打通物流等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扶贫任重道远,他的“藏区情结”依然豪情满怀。

让“红玫瑰”盛开在雪域高原

刘刚当兵期间曾在藏区驻防,他对那片美丽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来了白玉就要做一个来自武侯的白玉人”,有14年军旅生涯的他把军人的顽强意志贯彻在了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刘刚所在的生戈村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贫瘠、牲畜存栏量较少、种植品种单一,村民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为帮助村民拓宽生产经营门路,刘刚和队友们在网上查资料,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本送到科研部门进行成份分析,联系县气象部门对当地降雨、风力、冰霜期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在省农科院专家教授的推荐下,最终选取了“红玫瑰”等5种耐高寒葡萄品种,刘刚自己出资两千余元,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试种。此外,他还自费订购了一批高原狮头鹅苗,准备春暖之时送给困难群众养殖。每当听到村民们用藏语说“咔卓”(谢谢您)时,刘刚都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

9年来,武侯援藏干部不负重托、不畏艰险、不辱使命,在帮助藏区脱贫攻坚、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次参加报告会的6名同志是武侯区前五批援藏工作队的一个缩影,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远离故土的思乡情结,面对脱贫摘帽的千斤重担,他们用艰苦付出和心血汗水书写着新时期武侯干部的忠诚担当和无私大爱。

“召开援藏和驻村工作队宣讲报告会,就是要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援藏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勇担重任,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行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示范区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武侯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音表示,武侯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此次宣讲报告会为契机,以优秀援藏干部为榜样,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学习援藏精神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全区各项事业领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扬“敢于吃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援藏精神,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把学习援藏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切实担当起一马当先、领先领跑的重大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市“四套”班子在武侯区现场办公会各项决策部署,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行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