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之名:中國古代六個“周政權”的得名緣由

用“周”字作為其政權自稱的我國古代政權,一共有6個,他/她們分別是:

以周之名:中國古代六個“周政權”的得名緣由

六個周政權的基本信息

那麼,這6個周政權,分別是為什麼自稱為“周”的呢?以及沿用至今的史家習稱又是為何稱他/她們為“某周”的呢?且看下文分解:

周之源起:周原與西周

正如漢朝與漢水密切相關,秦朝與秦川相互影響,西周的前身周方國亦與一個“地名”相關,這個地名便是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部的周原,它大體涵蓋岐山縣、扶風縣、眉縣等三個寶雞屬縣,從地理單元上講,正好處在關中平原的西部,是關中平原收縮於汧渭之會(千河、渭河交匯處)前的最寬廣處。

以周之名:中國古代六個“周政權”的得名緣由

周原與周族要地

周原是周人從涇水谷地的豳地走出以後定居的第一處肥沃寬闊平原之地,所以立馬為周人的壯大提供了絕佳的農耕環境,周人從此才一躍而成西方方伯,並最終以“小邦周”之姿取代了“大邑商”。有趣的是,三四百年以後的嬴秦也複製了周的這一路徑,從隴山以西的秦川一路向東,在周原西緣的汧渭之會立足(汧邑、平陽、雍城,注意此處的平陽並非後來位於臨汾的平陽),進而進駐豐鎬北部的咸陽,成就一代帝業。

當然了,現在並不能確定,到底是先有了周邦、周族的稱呼,還是先有了周原的稱呼,孰先孰後的問題由於過於玄遠且無任何資料,而無法確證。倒是關於“周”字,有一個很樸素的釋讀,值得回味:

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縱橫,像田中所植,田言種植之地,圄則指四周四至,兩者所指不同,而取誼則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張日舁

那麼,若是從“周字直作田”的甲骨文、金文釋讀思路入手,結合周人善於農耕的種種歷史印象(周祖后稷、周式井田),那麼周方國(小邦周)乃至西周的得名也便可以上溯到“耕田”這一相當樸素的意涵之上了。

周之續命:東周

周幽王末年,隨著關中地區天災人禍的持續加劇,周王室再度爆發了一次如同厲王時期那般的“政變”,傳統史書對於這兩次西周後期“政變”的記載一向含混不清、模稜兩可。寒鯤個人是比較認同攜平分立之說的,但是具體攜王在哪裡,尚且還沒有傾向於哪個說法。

幽王末年對褒姒的寵愛,激怒了王后一族的申邦,申侯與太子宜臼(甥舅關係)聯合繒邦、犬戎攻破鎬邑,且不論太子宜臼究竟是否“與謀”,亦不論幽王與鄭公之死究竟是不是犬戎失控過火誤殺,太子宜臼終究是有弒殺君父之重大政治嫌疑的。周室宗族當時就不幹了,立馬在虢公帶領下推戴了幽王之弟(餘臣是誤讀)為周王。(史稱“周攜王”,沿用的是晉人的說法,楚人稱“攜惠王”,“惠”或為政鬥失敗者為攜王上的諡號,楚人因為與這次政鬥無利害關係,所以敢於如此稱呼)。

由於掌握宗周、周原的宗室支持望,且犬戎失控後或許對豐鎬有所破壞,而宜臼的支持者除了秦,幾乎都是東方的侯伯(晉、鄭為首),所以宜臼便在支持者的推戴下最終遷徙到了同樣有所營建且是西周用來接收東方貢奉的洛邑成周定都了。由於晉國為首的勝利者掌握了流傳下來的史書《左傳》的話語權(西方秦國也不可能留存政敵的史料),所以我們並沒法兒知道究竟有哪些西方諸侯支持攜王,只能知道在此時與晉國結下樑子的虢公翰一族是帶頭人,再算上晉國在曲沃代翼期間虢國對於翼之晉嫡的支持,最終晉獻公假道伐虢也可以算是“新仇舊恨一塊兒算了”。

西周與東周的得名,便是在上述幽王末年大政鬥硬生生把姬周分成西、東兩都城為中心的兩個時期所致,宗周鎬邑在西,成周洛邑在東,因此分為西周與東周。

周之末代分封:西周君、東周君

除了前述“大西周”(西周時期)與“大東周”(東周時期)以外,還有一對西周君(小西周)與東周君(小東周),他們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呵,周貞定王死後,思王弒哀王、考王弒思王,兄弟之間連續弒殺,周王權威徹底蕩然無存,週考王之弟似乎也是一個掌握軍權有實力弒君自立的主,或許是週考王拉攏來弒殺思王之人。週考王擔心也弒君自立,便乾脆把周王還剩下的土地全部分封給了揭(前440年),美其名曰延續周公的職位,成立了一個周公國(揭便是西周桓公),作為周天子的考王反而寄居在周公國之中。

七八十年後的前367年,西周惠公朝對於幼子很是寵愛,也便利用手中為數不多的權限,把洛邑東方的“鞏”地分封給了班,成立了東周公國,班也便是東周惠公。至此,在戰國中後期的成周附近,也便不再被視為周天子的領地,而被視為兩週君的領地。秦國終結周赧王之存在也是以秦軍吞併西周公國為標誌的前256年,而非最終滅亡東周公國的前249年。

周之攀附:北周、武周、後周、吳周

北周為宇文氏所創建,宇文氏之稱周,首先應當是因為宇文泰的爵位——周公,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宇文泰之稱“周公”與其推行“周禮”“周官”一致,是其試圖用“周”這個玄遠稱號凝聚關中人心的重要政治舉措,而且堯舜禹與夏商周自秦漢之際便逐漸被編排成華夏族群乃至周邊非華夏族群的共祖,聲稱自己是“周”,就像赫連勃勃稱“夏”一樣,是一種頗具神話色彩的攀附,這種攀附可以從神話裡找出宇文氏作為一個非華夏族群融入華夏族群的統戰理由。後來唐代令狐德棻編撰的《周書》便在開篇就引用了或為北周官方當年的編排,以宇文氏為神農後裔了,而神農後裔往往被認為姓姜,姜姓氏族是姬姓氏族世代通婚的對象,這便可以與“周”攀上姻親關係了,在這一點上,宇文周的思路有點像劉淵。

武周為武則天所創建,武則天之稱周,也是把自家的“武姓”攀附到了周平王後裔上,反正姬姓後裔改各種姓氏的都有,這麼攀附雖然勉強,但尚且可以說得過去。而且,北周與武周畢竟各自以當年的宗周之地(關中)與成周(洛陽)之地為基本盤,以周為名,也算有點地緣因素的影響。

接下來的後周與吳周的攀附,就完全沒有地緣因素影響了,純粹都是武週一般的思路:後周開創者為郭威,郭姓的主流來源便是前文書說到的那個“虢”,由於虢邦始封君是周文王的兩個弟弟,所以這倆位於寶雞市陳倉區虢鎮的東西虢便成為西周時期的重要宗室成員,郭姓因此而攀附“周”,倒也說得過去。

吳三桂所建立的吳周政權,與虢很相近:由於吳姓是以春秋吳國王室作為得姓來源的,而傳說中吳國的開國君主吳太伯,則是周文王的大伯父,他吳三桂便是順著這麼一條藤摸上去,攀附上了“周”之國號的。

至於北周、武周、後周、吳周的史家習稱,武周和吳周很明顯都是以姓氏冠名的某周格式,而北周與後周則都是隨了同期系列政權“大流”所致:北周歸屬於北朝政權之一,而且確實在北方,所以與北魏、北齊一道稱“北”;後周則歸屬於五代政權之一,所以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一道稱“後”。不過,北周在五代以前,也是被稱過“後周”的,只不過是因為郭威又搞了一個被傳統史家勉強視為正統王朝之一的周,這才被撤銷了“後周”的別名。當然,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用姓氏冠名法,稱呼北魏為元魏、稱呼北周為宇文周、稱呼北齊為高齊,這就是北周的另一個小名型習稱了。

以周之名:中國古代六個“周政權”的得名緣由

綜上,本文梳理了西周、東周、北周、武周、後周、吳周等六個稱天子的中國古代政權的得名緣由,並順帶介紹了兩週君的來歷,如果您對周、秦、漢、唐等多次使用過的中國古代政權名稱都是為什麼被反覆啟用有興趣,歡迎關注頭條號:寒鯤,查看往期的“以漢之名”與“以秦之名”並及時查收日後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