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的名字後,我感覺心被假象矇蔽了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獨立的存在,即使雙胞胎也會有些區別,這是因緣和合的緣故,每一個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所承擔的責任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宿命。如若覺得雙胞胎的老大應該比弟弟更有責任感,這只是你認為,所以,“我以為”的結論多數時候會讓人大跌眼鏡。


看到她的名字後,我感覺心被假象矇蔽了


今天外出參加了一個學習場合,是企業間互幫互助給對方找問題的活動,簡單說就是“挑刺兒”,課上見有一言語犀利的女子,非常敢於直面問題,屬於有話直截了當說出來的那種性格。心下對這種不顧及對方情面的“行為和言語”感覺到一種莫名的不舒服,與此同時轉念一想,她說的那些話倒也句句實情,能夠如實的講出來也是一種真性情。


看到她的名字後,我感覺心被假象矇蔽了


這一轉念,開始覺得凡是不能坦然接受的往往都是自己不具備或不擅長的一種能力,這一轉念就是從“不知不覺”到“後知後覺”的一種進步,離“即知即覺”不遠矣,就在這樣的念頭出現時,她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後隨手把桌牌往旁邊移了一下位置,我坐的位置剛好看到了她的名字,原來是溪老師!


看到她的名字後,我感覺心被假象矇蔽了


溪老師是我的微信好友,一直以來都是微信方式聯繫,想不到今天以這樣的方式見到了本人,於是我感覺到了自己心態的變化,由那種“主動轉念”變為“欣然接受”,或許因為我知道她在行業中的影響力,瞬間明白了為什麼她能如此的自信和直言,再聽她對企業的點評時已然感覺不出什麼“逆耳反應”。

同樣是一個人,近乎同一時刻,由於這一念之差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這背後的真相是什麼?人是如何被自己的觀念矇蔽的?分別心!有了對所見所聞的分別,真相就被自己的知見和以為給矇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