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2019年1月22日,臺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林清玄最後一次發微博,寫下了如上一段話,提到了關於死亡的話題。一天後的1月23日,林清玄先生離世。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有時,談論死亡和真正死亡之間,也許只有短短的24個小時。

從微博熱搜上看到這個消息時,我的心裡“咯噔”一下,很是震驚——這個名字太過熟悉,中學時,我幾乎讀遍了他的所有著作,偶爾在自己的作文中引用他的名句,也總會引來語文老師盛讚,併為自己的作文加分不少。而這個人又實在還很年輕,65歲,原本不該是人生落幕離場的年歲。

林清玄幾乎是臺灣最高產的作家,多年來出版作品逾百部,最知名的有《在雲上》、《清音五絃》、《心的菩提》、《情的菩提》、《溫一壺月光下酒》、《人間最美是清歡》等。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他的作品《身心安頓》、《煩惱平息》曾在臺灣地區印刷次數多達150版,《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臺幣的熱賣記錄。他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我承認,自己最初在書店中被林清玄作品吸引,是源於這個風雅禪意的名字。談到自己名字的由來,林清玄曾打趣地解釋過:我的名字是個意外。我們家有18個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輪到我的時候,我父親已經想不出什麼名字了。因為我出生的時候,跟別的小孩不一樣,我都沒有哭,是笑著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我父親覺得我很奇怪,他就給我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林清怪”。去報戶口的時候,旁邊有一個人說,我正在讀一本武俠小說,裡面有個清玄道長,你要取“怪”,還不如取“玄”字比較好。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關於清玄道長究竟是哪部武俠小說的,林清玄的書迷們甚至還在網上開展過激烈的討論,有不少人認為是古龍小說的可能性比較大。

林清玄的文字,一向以溫潤清新著稱,寫盡生活智慧與人生禪機。他和冰心、汪曾祺、余光中、餘秋雨等人並稱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于丹評價林清玄說,“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星雲大師讀完他的作品讚歎道“文如流水,語似冬陽”;一代宗師南懷瑾也曾表示,“我的下冊,就交給林清玄寫了”。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曾經有一個位列臺灣“十大殺手”之首的死囚在臨刑前,最後的心願竟然是見林清玄。他在關押期間讀了林清玄的大量作品,感嘆道,“在我的成長過程裡,如果有人能提前告訴我讀書是這麼好的事情,會讓人這麼感動,我就不會成為一個殺手”。

林清玄早年在報社當記者,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一個小偷的報道,文章感慨道“心思如此細密,手法如此靈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成就的吧。”多年後小偷出獄,開了好幾家羊肉館,有一天林清玄碰巧來吃飯,小偷拿出二十年前的那張報紙感謝林清玄,“就是你的那段話引導我走向了正路。”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對於不少人來說,即使沒有系統地讀過他的文章,也必然在《讀者》、《文摘》等報刊雜誌上偶然間讀到過幾篇。他的多篇作品曾入選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中小學語文課本,其中《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入選了中國大陸人教版、北師大版的小學語文課文。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提到林清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標籤——“得獎專業戶”。他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作協文學獎等等。


得獎過於頻繁的林清玄害怕引起別人的反感,有時改名換姓,短短几年時間裡用過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三十多個筆名。

就在2019年1月,林清玄的作品《秋聲一片》還在首屆“東方文藝獎”中榮獲了散文獎項。而這個獎項,也成為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一個獎項。

2018年12月,林清玄出版了生前最後一部授權的散文集《人生幸好有別離》,而這本書,也成為了他寫在65歲的絕筆。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在這本書中收錄的篇章,大多和“別離”有關,給人以“一語成讖”之感。然而在林清玄的筆下,生離或死別固然是人生痛事,他和所有人一樣難以免俗地會遺憾會難過,但是面對人生中不可逆轉的無常與無奈,他自有一套豁達與樂觀。

其中在《在生命的路途中》這篇文章裡,林清玄講述了好友大陳的故事。在一眾朋友開玩笑道“經過一個優美的地方,不經意就在美中死去了”之時,大陳卻堅持“一切準備好了才能去死”。然而一切的死亡,都不是在目的地發生,而是在旅程中發生的——想要“準備好”的大陳,卻在一次出差途中猝死。

聽聞好友意外去世,林清玄固然震驚難過,然而面對著生命的無常,他卻尋找到了比悲痛欲絕比一蹶不振更可行的道路: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誠摯地珍惜,要深深地疼愛。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努力地追尋,也要保持靜觀。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有所敬畏,也要有所無懼。

這並不是林清玄第一次談論死亡。在一次活動中,林清玄對廣大讀者談起了對死亡的看法:“我有一天一定會死,但我會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我的書會和你們相伴。”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這就是林清玄對死亡的看法,他始終用積極的、正向的態度來大方地面對它,既敬畏又無懼。在當下“喪文化”流行的社會,林清玄的觀點儼然是一股清流。

在《枯葉蝶的最後歸宿》一文中,林清玄親眼目睹了一隻一生都在塑造自己成為一片枯葉的蝴蝶,最後真的化為一片枯葉,死在了樹葉堆中。

從蝴蝶的角度來講,“它終於打破界限了,它終於放下執著了,它還原,而且完整了。”但是作者考慮的卻不止這些,他在蝴蝶死亡的悲劇中,樂觀地聯想到禪行者一旦喚醒內心的蝴蝶,創造了飛翔的意志,就不再停止飛行,並且在文末貢獻出了“如果內心的蝴蝶從未甦醒,枯葉蝶的一生,也不過是一片無言的枯葉”這般滿含哲理與禪機的金句。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熟悉林清玄的讀者一定會發現,他的文章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看似樸實無華的語句卻蘊含禪意。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去渲染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而他眼中的一花一草一茶一餐都象徵著生命的意義,代表著造物的良善。

比如他曾說過,“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再比如他的另一句名句,“我也願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而林清玄文中的禪意,和他從小生活的家庭氛圍緊密相關。他的父親對佛家非常崇拜,幼年的林清玄常常跟隨父親參拜各類廟宇殿堂,在神聖的建築中,使其“感受到了溫暖的情懷“。

同時,林清玄深受中國二三十年代部分文人的作品影響,如許地山、豐子愷等人的散文,都蘊含著精深的佛教哲學意味。

32歲那年,林清玄在創作的鼎盛時期正式成為佛教徒,皈依臺灣陽明山,深入經藏。

三年之後,林清玄修行歸來,當他下山後,在一個水果攤等候之時,被旁人誤認為是水果攤的老闆。他很失望,“經過了三年修行,大家竟然看不出來我很有智慧?”

他由此覺悟到:應在紅塵中領悟佛法,並將這種智慧運用到生活當中。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從此以後林清玄開啟了新一階段的創作歷程,把佛教思想融入文學創作,用文學的語言去詮釋“禪”的奧義,他的禪理散文清新又幽遠,質樸又智慧,生活小事都能映射出眾生的因緣,返照出宇宙的真相。

之後他創作了“菩提十書”系列,包括《紫色菩提》、《鳳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等。“菩提十書”是林清玄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花了十年時間,一經推出即暢銷數百萬冊;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他又先後創作了“清歡三卷”(《境明,千里皆明》、《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禪意四冊”(《不爭,是一種慈悲》、《不辯,是一種智慧》、《不聞,是一種清淨》、《不看,是一種自在》);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人生三書”(《我心光明》、《讓人生無憂》、《柔軟的時光》)。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憑著對佛學典籍的熟悉與對禪宗思想的積澱,林清玄把枯燥無味的佛家語言轉化成芸芸眾生都能理解的內容,使世人通過文學的渠道領悟到佛家的真諦。

林清玄的禪理散文,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將高深的禪意與日常的生活融為一體,將消極的“出世”與積極的“入世”融為一體,直面現代生活中的種種社會問題。

有一次他帶孩子拜佛,孩子問他,“為什麼大佛也要裝避雷針?”

林清玄回答道:“如果佛像不能保護自己,又如何保護我們?”

所以餘秋雨曾評價,林清玄先生的文字,大多是從身邊人都能感受到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

佛家所崇尚往生極樂、避世超脫等精神,難免會有悲觀厭世之嫌,對於這種追求彼岸解脫的思想,林清玄一直都持有摒棄的態度。他把這種消極的情緒轉化成了充滿希望的積極力量,認為佛家思想的精髓並不是要求人們遠離世間,而是“心遠地自偏”,處於喧囂塵世而不沾染凡俗氣息,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林清玄的散文,總是把關注點放到塵世間芸芸眾生之中,對待現代生活充滿著憂慮與悲切,卻又以佛教徒普度眾生、慈悲為懷之心,更多的是寬容和期待,常使人感受到超脫於苦悶現實的溫情。

同時,他熱愛著自然界中的高山流水與日月星辰,也享受著微風細雨與彩虹白雲,他認為世間萬物皆有禪意,而“禪”就是本真,是良善,是和諧。

也正是在禪的理念的影響下,林清玄眼中的生死固然是大事,是值得悲痛和眼淚的,但他更願意用豁達的態度去看待生死。比如由麻雀的死亡,他會想到不要忘記想飛的心與飛翔的姿勢;由枯葉蝶的死亡,他會想到要喚醒內心的蝴蝶;而由他自己的死亡,他又能樂觀地指出還有他的書會陪著讀者。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林清玄去世後,家人特意給讀者們寫了這樣一封信

正如他自己曾寫過,“可以死的地方有多少,可以活的地方就有多少“

我們相信,林清玄先生會以另一種方式,在文字的世界中永遠活著。

最後,我們為大家蒐集了一些林清玄的經典語錄,一起回味先生的那些智慧和靈性:

1.再溫柔平和寧靜的落雨,也有把人浸透的威力。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2.生命的歷程就像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跡。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3.愛的開始是一個眼色,愛的最後是無盡的蒼穹。

<strong>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4.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5.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無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6.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念。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7.生命裡偶然的歡喜、悟、心靈的光,就像鴿子麻雀突然來到我們的窗前,當它們飛走時,我只要保有那種歡喜就好了。

<strong>


豐富了我們中學時代作文名句的林清玄走了,離世前他已看透了生死


<strong>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好看”吧,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