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一定要路讓一步,味減三分!

建築工人都知道,在建房子的時候,要在需要的地方恰到好處地留一點空間,從而避免出現拉裂或者擠壓變形,以不太完美的形式達到完美的境界。其實,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是這樣,留一點縫隙,也就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不把話說死了,也給自己留下口德。如果我們時時精於算計,事事錙銖必較,不給他人留半點餘地,不甘心自己犧牲一點利益,那麼我們與人之間的交往,必定是極易出現劍拔弩張的局面。

做人一定要路讓一步,味減三分!

有這樣一個女子在行路中吐口痰,因風的作用把痰刮到一個小夥子的褲子上了,該女子看到後慌忙道歉,並從包裡掏出面巾紙要擦去小夥子褲上的痰,但小夥子惱怒得不肯讓她擦去痰,並聲言:“你給我舔去!”女子再三賠禮:“對不起!對不起!讓我給你擦去好嗎”?但小夥子執意不讓她擦,就是讓她給舔去,這樣爭執下去,街上圍上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有的跟著起鬨打哨鬧著、笑著,無論女子怎麼說“對不起!”也無法使小夥子原諒她,非讓她舔去不可。最後惹得女子大怒,從包裡掏出一沓錢來,大約有一兩千元,當場喊到:“大家聽著,誰能把這個傢伙當場擺平了這些錢就歸誰!”話音剛落,人群中閃出兩個健壯的男人,對著那不依不饒的小夥子就是一陣拳腳,剛剛還非常神氣的小夥子被踢翻在地不知東南西北,等站起來找那女子時,那女子也揚長而去。可見,得饒人處且饒人,凡事不可過分,不然,吃虧的最後還會是你自己。

人要能站到高處,往開處想,便能理解別人,寬恕別人。看著像是“窩囊”,其實那是人格的完美高尚!帶來的那種崇高美感,是一種千金難買的精神享受。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頭大象,在森林裡漫步,無意中,踏壞了老鼠的家。大象很慚愧地向老鼠道歉,可是,老鼠卻對此耿耿於懷,不肯原諒大象。

一天,老鼠看見大象躺在地上睡覺,心想到:機會來了,我要報復大象,至少,這個龐然大物,我可以咬它一口。

但是,大象的皮特別厚,老鼠根本咬不動。這時,老鼠圍著大象轉了幾圈,發現大象的鼻子是個進攻點。

老鼠鑽進大象的鼻子裡,狠勁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粘膜。

大象感覺鼻子裡一陣刺激,它猛烈地打了一個噴嚏,將老鼠射出好遠,老鼠被摔個半死。

半天,老鼠才從地上爬起來,它忍著渾身劇烈的傷痛,對前來探望它的同類們說:要記住我的慘痛教訓,得饒人處且饒人!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像老鼠一樣,小肚雞腸,得理不讓人。倘若是重大的是非問題,自然應當不失原則地論個青紅皂白,甚至為追求真理而獻出生命。但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往往只是為一些非原則性的小問題,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睚眥必報,結果不外乎弄得兩敗俱傷,以至於好朋友之間因為一句無傷大雅的閒話爭得面紅耳赤,大傷感情;鄰里之間因為孩子的吵架導致大人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來;夫妻之間因為家庭瑣事分道揚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實,得饒人處不饒人,結果往往只會害了自己。

其實,我們完全不必把事情做得太絕,得饒人時儘管放人一馬,寬容別人其實也就是寬容自己,給別人留條後路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宋代有一個大臣,名叫呂蒙正,他向來以胸懷寬廣、氣量宏大著稱,頗具大將風度。每當遇到有人意見與自己相左時,他必定以委婉的比喻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僅贏得了皇帝的信任,滿朝文武都對他讚賞有加。

呂蒙正初次進入朝廷那會兒,有一個官員覺得他沒有什麼功績,當著他的面責問道:“這個人也可以當參政嗎?”

呂蒙正權當自己沒聽見,一笑了之。

他的同伴倒是氣不打一處來,為他憤憤不平,要質問那個官員叫什麼名字。呂蒙正馬上制止道:“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輩子也忘不了,倒不如不知道的好。”

當時在朝的官員無不對呂蒙正的為人大為讚賞,均佩服他的豁達大度。後來那個官員自己也認識到錯誤,親自登門致歉,雙方結為好友,互相扶持。

我們為人處世,時時處處想到為自己留有縫隙,不僅可以顯示自己的君子風度,同時也是一個人博大胸襟和深厚修養的表現。

給別人留餘地,其實就好似給自己留餘地。與人玫瑰,手留餘香。

不讓別人為難,多為自己留條路;讓別人活得輕鬆,自己也將活得瀟灑,這正是做人要留有縫隙的妙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