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指由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肾脏损伤。在世界范围内将近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DN),在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已达30-50%,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糖尿病肾病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也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后,其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速度为其他肾病的14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微量白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eGFR水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血压、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环境污染物等。

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确诊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UACR) 和血肌酐( 以计算eGFR)。这种筛查方式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伤,并鉴别其他一些常见的非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

Ⅰ期为糖尿病肾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但是临床无明显症状;Ⅱ期会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Ⅰ期、Ⅱ期为病理期;Ⅲ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Ⅳ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导致肾功能不全;Ⅴ期为肾衰竭期,即尿毒症期。

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是防治的重点

糖尿病肾病防治的关键是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如果到了尿毒症期,患者不得不进行透析或者肾移植。所以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是防治的重点!因为此期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最有效,它是我们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切入点,此期管理好血糖、血压、血脂可使糖尿病肾病发生逆转,而这就是内分泌科的强项。

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规律门诊随访和适时对症治疗,在内分泌科医生的管理和指导下,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合理控制体重;调整稳定血糖水平,合理使用胰岛素,长期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控制血压<130/80mmHg,总胆固醇<4.5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使用因人而异的糖尿病饮食,注意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药物,戒烟及适当运动。使用上述方法可使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发生率下降33%-39%。

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中医药与糖尿病肾病

中医古籍早就对糖尿病肾病有所提及,《证治准绳·消瘅》云“……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首提“肾消”的病名;《太平圣惠方》曰: “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消也”,指出糖尿病肾病会出现蛋白尿这一特征。其主要病位在脾、肾,但与心、肝、肺多脏腑密切相关。其病机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已显示出独特优势,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中药能多靶点治疗,且相对不良反应小、安全,适用慢性病长期服用。

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科室简介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2002年,是我省成立最早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科;是云南省糖尿病重点专科、消渴痹证中西医结合诊疗科研平台;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在我科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内分泌科同时作为老年病科三病区,是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中管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老年病区域诊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中医系统内规模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内分泌专科。目前开放床位47张,钱锐教授任科室主任,共有22名医护人员。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开展了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耳穴、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等多种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药物、饮食、运动、宣教、心理多方位立体施治。专科优势病种主要有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内分泌代谢相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妇科内分泌等。科室门诊业务全天覆盖,周末均开设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同质的诊疗服务和慢病管理。

审“肾”度势,重在预防

云南省女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到北京协和、广州中山、四川华西等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以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围绝经期综合症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

光华院区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四下午

滇池院区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